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与实践》教学设计施教时期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9页“探索与实践”第11~14题及“评价与反思”。共几课时共7课时第7课时课型复习课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3、让学生在评价反思中实事求是地给自己做出评价,并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独立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分析问题时思路的条理性、清晰性和严密性。教学资源1、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在系统地解决问题的学习中,会有条理、清晰地思维,同时对探索数学规律有浓厚的兴趣。2、教师准备:课前分好小组,准备若干小黑板。3、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测出自己和爸爸(或妈妈)每分大约步行多少米?预习设计1、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长是3厘米的长方形。2、把12个苹果分成两份,使其中的一份是另一份的3倍,怎么分?3、和家长一起,测量自己和爸爸(或妈妈)一分钟步行各是多少米?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依据目标,自主梳理。(预设2分钟)学生明确本课练习的内容及目标。二、成果分享,梳理构建。(预设8分钟)1、交流预习作业板块一问:前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哪些知识?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充分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探索与实践。(揭示课题)板块二1\n(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2)全班交流。2、释疑解惑: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有疑惑的地方。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0分钟)1、“探索与实践”第12题。学生独立解题后集体交流。2、“探索与实践”第13题。同桌两人合作,列出方程并借助计算器计算出假设两人同时从长2000米的一条路的两端相对而行,大约经过几分钟可以相遇。4、“探索与实践”第14题。同桌互玩。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1、“评价与反思”根据书本所提供的指标,仔细回顾相关的学习情况。举例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实事求是地给自己做出评价。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2、完成后交流订正。、小组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结果。组织交流;2、全班交流:(1)第1题:可以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决;(2)第2题:可以用方程,也可以从份数的角度来思考解决;3、集体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板块三1、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解题前要先测量出这条线段的总长度。展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让学2、交流每一组的解题思路。4、明确游戏规则。教师先找一个学生进行示范游戏。作业设计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0页。《一课一练》的智力冲浪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第10页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施教日期: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书本第33页中的“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3。共几课时3课型练习第几课时1\n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3、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反思和罗列知识内容,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教学资源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预习设计1、学生根据书本第33页的“回顾与整理”进行自主整理。2、用10厘米长的铁丝焊接一个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厘米铁丝;如果用铁皮封住正方体的各个面,至少要用铁皮( )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容器可以盛水( )立方厘米,合( )升。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学生认定半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成果分享、梳理建构(预设15分钟)1、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板块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等知识。(出示课题)【板块二】\n 2、全班交流讨论题(1)学生依据自己整理的表格。从面、顶点、棱长说说特征。讨论题(3)学生举例说说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3、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集体交流。4、交流预习作业第2题。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1)说出每个形体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理由。(2)估计一下哪个形体的体积最大。(3)独立计算各个形状的体积和表面积。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讨论:水面的高度为什么上升了?这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学生独立计算。1、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知识,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现在,请大家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按一贯的要求做到:(1)小组交流,互相倾听(2)发现问题,及时指出(3)修改补充,不断完善2、全班交流:讨论题(1)引导学生从面、顶点、棱长三个方面考虑,板书学生的预习成果。讨论题(3)指出:先要弄清这个物体有几个面,这些面的面积用哪两条棱相乘求得?讨论题(4)引导学生回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适时组织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进行交流。4、交流预习作业第2题。【板块三】1.问:上面各个形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你是怎样判断的?先估计哪个形体的体积最大?再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提醒学生计算时要仔细认真。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出:先向杯中倒入一定的水,再将土豆放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前后刻度所显示的体积相差200毫升你能想办法测量你拳头的体积吗?\n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说说是怎样想的。(3)尝试小结这类题的方法。3.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体积单位见的进率。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选择错例指名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小结方法。作业设计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分钟)补充题:1、10.0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9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1350毫升=( )升=( )立方分米2.005升=( )毫升=( )立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无盖的水箱,长0.8米,宽0.65米,高0.6米.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立方米?如果每升水中1千克,这个水箱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铁皮的厚度不计)3李老师要为班级做一个长方体的图书箱,长6分米,宽5分米。如果要使这个书箱的容积达到120立方分米(木板的厚度不计),做这样一个图书箱,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分米?五、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第22页。 \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