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回顾整理教案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进行笔算试商。2.能力目标: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3.情感目标: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活动一:师: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那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些什么呢?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回顾整理。(学生整理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商的位数来分,可以从计算方法来分,还可以从它的发展难度来分……)师: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集体交流:生1:我会估算。师: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可以把被除数三位数估算成整百数,把除数两位数估算成整十数)生2:我会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我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师: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生1:在进行除法计算时,要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生2:我能判断出商的位数。生3:应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活动二:\n师: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出示资料:世界上最高的人是一个美国人,身高是272厘米;最矮的人是一个印度人,身高仅为57厘米。)师: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世界上最高的人身高大约是最矮的人的几倍?学生列式解答。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一说吗?生1:这是求272里面有几个57,用除法计算。生2:我估计大约是4倍多……生3:我用乘法验算……生4:我用笔算……活动三:师:同学们这个单元学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综合练习1是一道口算的题目,把加、减、乘、除四种计算方法混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综合练习2是一道数学与人体知识相决和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计算,然后借助计算的数据,通过讨论,了解人体的有关知识。综合练习4是一道竖式计算的题目,在做这道题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试商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练习3是数学计算与有关鸟类的知识相结合的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解答,然后借助计算出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第二课时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第5题\n是一道借助数学计算了解天文知识的练习题。练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进行推算。计算后,教师可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太阳黑子、太阳风暴以及对地球的空间环境的影响。2.第6题是一道用到试商的题目。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商是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并且这道题有几个答案,就要写出几个来。3.第7题是一道数学计算与环境知识相结合的题目。应引导学生明白,400后面的单位是万个,58后面的单位也是万个,而50-60后面的单位是个,要变成一样的单位再进行计算。4.第8题是一道口算的题目,让学生在找出规律后再进行计算。5.第11题是一道综合运算的题目。在做之前先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6.第9题是一道介绍鱼类知识的题目。要学生明确速度=路程÷时间,然后独立练习。7.第10题是一道联系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8.第12题是数学计算与气象知识相结合的练习。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的方法。此题中,台风需要36小时到达我市,也就是第三天的上午9时到达。教师应借助此题给学生介绍一些与台风有关的知识。9.第13题是一道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弄清楚数量关系后再计算。计算过程中,可用笔算与估算结合完成。计算后,让学生想象出明代纸币的大小。10.第14题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理解计算的道理。此题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将845÷65得出的结果,再去掉1,才是设服务站的个数。必要时,可引导学生画一画或用学具摆一摆,帮助理解计算的道理。11.第15题\n是一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商不变的性质的题目。练习时,可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交流时,把重点放在第(2)问上,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掌握时间推算的方法。12.第16题是一道开放题,渗透了不等式思想。有些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只要合理就可以。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填数,然后广泛交流各自的想法,使学生相互学习,加深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2.能力目标:能正确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书写格式。鼓励算法多样化。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计算前先估算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教学难点:乘得的积的末尾也有0,易与添上的0相混淆。教学准备: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28×400300×17*15×60500×25*24×5016×300师:(1)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口算的?请列举一题说说。(2)为什么(*题中)积中的0与因数中的0总个数不一样?师: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出示课题: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n二、探究新知:1.媒体出示主题图(1)你收集到什么信息?怎样列式来解决问题?(2)尝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3)小组交流。得出:(1)用推算的方法做较简便,即先把两个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2)把两个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对齐列竖式计算格式最好。2.看书P19-20页,发现小巧的方法与汇报的小朋友都有一根分界线,你们认为需要吗?3.试一试:像小巧那样用列竖式计算(20页练习)160×400180×260300×240讲评:(1)竖式书写格式是否正确。(特别是300×240的格式)(2)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0是否正确。(3)计算是否正确。归纳:说一说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和竖式书写格式。要注意些什么?三、巩固练习1.根据38×24=9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直接在原题上改为35×24=840)380×24=380×240=3800×24=380×2400=3800×240=3800×240=2.在□里添上合适的数。460×70600×2507500×50=460×7×□=250×6×□=7500×□×□3.指出下列各式中的错误,并改正。65003080\n×40×25026000154061677000师: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时,注意不要和添上的0相混淆。为防止漏些“0”的个数,可采用什么好方法来解决?4.选择(1)下面算式中()是正确的。A.4800B.4800C.4800D.4800×50×50×50×50240240024000240000(2)一个因数末尾有2个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A.两个0B.三个0C.至少三个0D.四个0(3)25×□×50×125的积的末尾有4个0,□里应填()。A.2B.4C.6D.8四、总结:(1)谈谈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2)应注意什么问题?\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