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一、想想填填。(20分)1、5080立方厘米=()升4.6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2、0.6==12÷()=():10=()%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4、从12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5、在一幅地图上,用40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6、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8、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比例。9、圆柱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侧面积就扩大()倍,体积扩大()倍。1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如果甲数是30,那么乙数是( )。11、在含盐8%的500克盐水中,要得到含盐20%的盐水,要加盐( )克。12、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4厘米,表面积1406.7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厘米。二、认真判断。(5分)(对的打“√”,错的打“×”)1、比的后项、分数的分母都不能为0…………………………………………()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定成比例关系………………………………………()3、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4、如果AB=K+2(K一定),那么A和B成反比例………………………………()\n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缩小5倍,圆柱的体积不变……………()三、细心选择。(5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圆柱形油桐的表面有()个面。①2②3③4④62、()能与:组成比例。①3:4②4:3③3:④: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5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①4:3②3:4③:④14、把0306090千米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A1:30B1:900000C1:3000000D5、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圆柱形容器。(单位;厘米)①②③④r=1d=3r=4d=6四、正确计算。(29分)1、直接写出得数。(5%)×=÷=125×1.6=12.56÷6.28=7×÷7×=-=3.14×5=3.14×40=75×10%=÷3-=2、解比例。(9分)=X:12=:2.8:=X:3、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6.3+8.7+8.7×3.7(-+)×12×+÷4、用递等式计算。(9分)0.625×(8.3-2.5×0.12)3÷-÷3÷[×(+)]\n五、动手、动脑。(8分)1、(1)求下面图形的实际面积,比例尺。 4厘米 6厘米 2、画一个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3厘米的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要在图上标明尺寸),再求出表面积。12六、解决问题。(33分)1、(只列式不计算。)(6分)⑴生产了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0个,1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实际多少天可以完成?(用比例方式列式)⑵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0.5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6吨,这堆沙重多少吨?⑶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多少立方厘米?1、拖拉机厂今年前3个月生产大型拖拉机850台。照这样计算,全年产量可以达到多少台?(同比例方法解答)(5分)\n1、一种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4分米、高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5分)4、一间房间,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144块,如果用边长为3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5分)5、把一个底面半径4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3分米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分米?(5分) 6、一筐苹果卖掉后,又卖掉6千克。这时卖出的重量正好是剩下的。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4分) 7.一个长方体木块,长为10分米、宽为8、高为6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3分)附送:\n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3、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4、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二、情况分析(工作重点)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教材情况分析: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三、教学程序(附教学进度表)周次章节主题活动设计教学时数备注1《在公共汽车上》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采用小组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对话中激情、明理。2\n234567891112131415《想想他们的难处》《伸出我的手》《我们赢了》《绿色小卫士》《我们的民风民俗》《家乡的变化》《怎样到达目的地》五一放假《媒体连着我和你》《办一张自己的报纸》《怎样和他联系》复习考查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春游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22222222222平时收集资料四、教学措施(具体做法)\n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1、通过播放录像、课件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健康闲暇的本领和闲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n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1、在公共汽车上教材学情分析: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汽车上的行为教育,从而升华到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教学目标: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2.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教学重点、难点:\n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二、激情明理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2、边听边想。A、如果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B、如果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考呢?C、如果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3、写一写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4、实话实说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5、演一演1、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坐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n2、仔细观察p2上的三副图画,小组讨论3、你在等车和上车是还遇到哪些值得赞扬或应当批评的行为,请以表演的形式来交流一下。三、总结: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能够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称赞的或是应当批评的,在这些事情上的表现,往往反映出了我们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文明小乘客。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2.小组交流: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行为准则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行为准则就叫“公共规则”。 板书:公共规则4、同桌讨论。(1)你知道的公共场所还有哪些?在那里人们所应有的行为准则是?什么?板书:自觉遵守(2)师:有了公共规则,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规则呢?二、激情明理 1.阅读P5上的两个短文,选其一谈感受。2.出示图片P6,小组讨论:这起严重交通事故是怎么发生的?3、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周恩来总理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阅读P4上的《他,冒雨赶来》2.说一说:你觉得小王的做法对不对?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冒雨赶到图书室?3.全班交流 4.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n5.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四、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规则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板书设计:自觉遵守公共规则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教学后记:过程与方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媒体的辅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打电话、写信等联系方式的方法与技能。这一课时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落实:2019-2020年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及计划2、想想他们的难处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想想他们的难处》“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教学要求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n3、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2、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教学准备:图片、名言收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画欣赏 1.出示图片:(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二、角色扮演 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思考: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述说什么?2、指名扮演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小结: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板书课题:想想他们的难处。三、体验启发 1.观察P8上的图片,看一看这位无臂演员是如何生活的。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 2.师书述:是呀,由于某方面的残缺,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3、指名说。 \n4、小结:我们真不敢想象残疾人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他们退缩了吗?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了吗?没有。不仅没有,甚至于还用他们坚强的毅力谱写出了许许多多让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之动容的优美篇章。你们看——5、学习P9-10上的资料,小组讨论:谈感受。6、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7、师述:桑兰、刘涛、舟舟、霍金,他们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也许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一项又一项奇迹。他们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仅要钦佩他们,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四、总结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样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要学习。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述: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我想到此,同学们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对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学生自由发言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二、辨一辨1、出示P11图画 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2、补充阅读P11《小辞典》3、出示P12《一个残疾儿童的信》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办?4:小结: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三、说一说: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n3、师: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四、全课总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教后反思3、伸出我的手教材学情分析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对于小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教学要求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3、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教学准备:歌曲、图片、小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说“爱”\n是什么?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师: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谁能来说一说我曾经遇到 ( )我在电视里看到 ( )我在报纸上看到 ( )我听爸爸妈妈说的 ( )我在网上查到的 (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三、学一学自读P16《我怎么办》1.小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2、小结: 当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时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非常痛苦,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这爱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安慰。3、阅读P17上的日记(同桌互说感受)4、讨论: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5、阅读P18上三段场景文字,小组说一说我该如何做?四、读一读全班带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手》五、总结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n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难中的人,所幸的是我们社会上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他们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渡过了难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受资助的人们的心声。二、想一想1、自读P19上回音壁2、同桌交流感受三、读一读1、阅读P19小资料2、提问: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3、看看P20小讨论 说说文中的同学谁的想法对谁的想法不对?为什么?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四、说一说1.小组交流理解P20说一说内容2、出示小黑板: “愿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贫困的角落,赶走贫病与忧伤。” “愿每一个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个给予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3、请同学在小组中谈感受4、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收集的类似名言5、师: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伸出友爱之手,为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让我们每个人的爱汇成江河,滋润所有的心灵。五、全课总结激发情感 1.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生同唱。 2.总结升华: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学、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六、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活动对象:本校、本地区、其他地区的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活动形式:写慰问信,捐送图书,学习用品等,或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反思我们赢了2一、导入\n师:同学们,xx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发生了一件让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北京申奥成功了)当大家听到了这个消息时北京市,乃至整个中国都沸腾了。大家此时都在共同欢呼(齐读)“我们赢了”。(板书课题)谁愿意把屏幕上的文字读一下。同学们再看一下右上角的这个钟面上显示的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一起说一下是什么时间?(10时零8分)你还想知道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吗?这节课老师就同大家一起来认识时间。二、新授5(一)认识钟面1、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活动,边观察你桌子上的钟面,边讨论如下问题:(1)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2)钟面上有几根指针?短针叫什么针?长针叫什么针?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板书:格: 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钟面: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针: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3(二)认识时、分1、那么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长时间?(一分)问: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分?走3大格呢?那么走一圈呢?\n2、电脑演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小时。问:时针从12走到1是几小时?从1走到2又是几小时?那么时针从8走到10才呢?5(三)认识时、分的关系。那么时和分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用你们的钟面拨一拨,把分针转一圈共同来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讨论一下时和分的关系。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师:谁愿意汇报一下,当你把分针拨了一圈,时针有哪些变化?生:分针拨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师:那我们用电脑演示一下,看他说的对不对?(电脑演示操作)师:说对了你真会观察事物。同学们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那么你从刚才的动手操作中发现了时和分的关系了么?(1时=60分)(板书)51、整时的认识。师:在一年级我们就已经学过认整时,现请同学们看电脑。指着第一个钟面问:这是几时?(9时)你是怎样认的?(刚才我们复习了认整时,那么钟面上的时刻是整时时,分针都是指着哪一个数?)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下方出现的这些数字,是我们平时用的另一种电子钟面的显示方式,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时间的写法。现在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先写时,再写两个小圆点,代表时,再写两个零占位代表整时)你会读吗?(9时)5(2)几时几分的认识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钟面上的分针不是正好指着12,时针也不是正好指着数几。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呢?怎样认时间呢?\n(屏幕显示9时零8分面图。观察后提问:这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是整时吗?如果分针不是指12,时针也不是正好指着一个数,怎样知道钟面所指的时刻呢?)师:老师现在告诉大家,记住呦!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谁能重复一下,看几时几分的方法?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请大家试着读一读钟面上所显示的时间?(9时零8分)大家觉的他读的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那么我们看看这个时刻怎么写?(电脑显示)学会了吗?现在请大家打开数学书64页,请大家把“试一试”的后三个钟面表示的时间试着自己读出来,并写出来。一会我找同学汇报。(生自由汇报,师点评,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四)练习5现在老师要和大家作一个游戏,(这里有一个钟面,还有两个按钮,按这个蓝颜色的笑脸按钮这个表就开始走,按这个黄颜色的按钮,就停下来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喊开始和停,停下来后请你来说出钟面上的时间。)绿色小卫士【教学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n【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并从自己做起,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及其危害;2、制作多媒体课件;3、准备其它教具。【教学时间划分】共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设计意图:进行环境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是使人们普遍具有环境意识,在工作、生活的各种场合和活动中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自觉选择无损于环境的行动。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决策者和劳动者。小学阶段又是奠定、形成一个人意识、观念的关键时期,“人之初,性本善”,“孺子可教也”\n。今天从小事、从身边开始培养保护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授以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粗浅的技能,那么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决策者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地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那么在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能力、技术等原因可能逐渐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基本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的局面将得到延缓,中国的社会发展将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少年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在对环境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本身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推动力量。素质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就顺应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今天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播洒的种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厚报。【教学活动流程】课前活动:观看动画,渗透教育。观看一组环保公益广告宣传动画片。设计意图:上节课讲的垃圾问题是引子,教材试图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解决,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其他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节课涉及的“污染的包围圈”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多个方面来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其中“你知道吗?”和“要不要进行这样的交易”意在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活、经济的关系。活动(一)走近生活,揭示环境污染的现状1、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污染。2、交流“课前调查”--身边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3、观看有关污染的录像资料。\n4、小结:在许多地方,人们原来拥有的是美丽的土地,但现在却不得不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挣扎。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观看有关污染录像资料,汇集典型环境公害事件、数据、图表,凸现水污染、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高度关注,主体参与该问题研究。活动(二)讨论交流,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1、出示印染厂的污水,引导交流水污染的危害。2、讨论各种环境污染还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3、出示一组调查数据,揭示污染危害的严重性。4、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上面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观看有关污染的资料基础上,尤其是学生关注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围绕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现象展开,让学生对生态环境恶化有“切肤之痛”,激发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有迫在眉睫之感。活动(三)强化体验,感知环保人士的努力。1、讨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2、交流感受,体会环保人士的心愿。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为学生指导环境保护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工作,人们已为之作出了哪些努力,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为学生参与环保作社会价值确认。活动(四)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环保的热情。\n创设游戏活动情景,师生共玩趣味环保跳棋,其间引导学生:1、设计环保宣传口号。2、了解部分环保纪念日和环保先进城市。3、了解环保监督热线电话。4、知道垃圾要分类存放。5、为城乡环境保护提合理建议等。设计意图:这是“拯救地球有办法”的内容落实。把教材安排的活动“环保提示语选登”、“小小情报员”融纳贯穿在师生共玩趣味环保跳棋中。希望借助游戏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开展更多、更好的环保活动热情。其中“设计环保宣传口号”是总动员,了解环保纪念日和环保先进城市是落实行动的基础与榜样。了解环保监督热线电话和知道垃圾要分类存放是行动具体指导,提合理建议是让学生们为环保发挥聪明才智。活动(五)合作探讨,延伸保护环境的行动。1、讨论:我们小学生能为保护绿色环境做些什么?2、小组合作,制定班级《绿色行动宣言》。3、行动延伸。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上述了解分析家乡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产生持续的环保行为绿色小卫士\n 教学目标: 1、复习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危害,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生活做起,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确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为“学校垃圾”分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出方法回收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 2、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2、分类: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 (1)讨论: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代表发言 (3)小结:(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 三、分组制作 1、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 2、师讲解创作注意点 3、学生分组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 5、小结 四、延伸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保。6.我们的民风民俗[作者:张永春(俞汇小学)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41文章录入:admin]一、教学目标:认知: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二、教学准备:1、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民俗的资料,查找相关的网站、网址,了解有关信息。\n2、教唱歌曲:《大中国》。三、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大中国》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教师小结: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2、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呀。(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板书课题:不同的民风民俗。(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播放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录象)看了这个录象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呢?当警卫员要去用伞给他挡水时,他为什么不让呢?学生展开讨论:(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住水是对傣族人民的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与傣族心心相连)。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学生交流、汇报。(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n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大家想帮助他解决吗?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烦恼:自己的各个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不可理解。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要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怎样到达目的地一、图片再现序号内容具 体 要 求\n1图片文字《交通连着你我他》(参见教材P49页)1、出现图片:飞机、轮船、火车、轿车、公共汽车等。2、显示文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交通。2图片文字《小资料》(参见教材P50页)1、出现磁浮列车的图片。2、显示“小资料”的文字内容。3图片文字《告诉你》(参见教材P51页)1、出现“告诉你”背景(教材51页)。2、显示“告诉你”的文字。4图片文字《怎能忘记他们》(参见教材P53页)1、出现交通警察、车辆厂工人、筑路工人。2、出现文字:怎能忘记他们5图片文字《小资料》(参见教材P55页)1、出现“小资料“背景(教材55页)2、出现“小资料“的内容。二、备课参考:教学建议:1、总体教学建议:⑴本课由“交通连着你我他”、“惊人的发展”、“怎能忘记他们”、“交通带来的问题”等几大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建议用两课时,完成此课,教师可灵活掌握课时安排。⑵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资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讨论。⑶教学前要重视准备工作,如课前可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交通发展的状况,了解交通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了解本地区有哪些物品是从外地运来的,调查从事交通业的人的工作情况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从而在教学时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⑷注意课堂与课外的结合,把课堂上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2、具体教学建议⑴“交通连着你我他”这一部分通过几种图片展示:飞机、轮船、火车、轿车、客车等,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交通工具有哪些?\n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和家人曾经使用、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以及这些交通工具带来什么方便?在讨论交通工具的作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交流,从而真正体会到交通工具的用途,并从学生丰富的答案中,抓住“交通工具可以运人(旅客)和货物”这一实质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小调查”部分,可提示外地的水果、木材等图片,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在你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外地产的,这些物品是怎样来到你所居住的地区的?这一调查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在课堂上交流汇报。“交通工具擂台赛”部分:意在告诉学生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常见交通工具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创设的具体情境,突出其实践性,侧重于帮助学生解决“怎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选择,只要合情合理,均应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可创设情境,指导实践:“五一”期间从南京到大连旅客可乘坐哪些交通工具?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及理由。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都应支持。⑵“惊人的发展”这部分通过“小辞典”告诉学生什么是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通过“小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在交通运输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留白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家乡在公路、桥梁等多方面发生的变化。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交通业的发展变化,在学生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从古到今,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变化之大,变化之惊人。⑶“怎能忘记他们”这部分利用一组图片,意在展示为了交通的便利而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交警、车辆厂工人和筑路工人,并介绍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图文,也可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旨在以真实的画面和事例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促使学生从内心尊重那些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⑷“交通带来的问题”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平时的观察、积累、体验等来谈一谈对交通发展的看法,既要看到有利的因素,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可组织学生开展对话,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中的方面去认识这个问题。在课后延展性活动部分,教师可提供几份已完成的交通资料卡,在教会学生方法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做一张有关方面的资料卡,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建议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调查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外地产的,调查本地区交通发展的状况和交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利与弊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n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交通发展方面的故事。3、有关多媒体课件、录音故事、录像资料的准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趣味谜语导入1、请学生猜谜语,激趣导入:远看像城墙,近看一排房,日行千里路,能载万吨粮。小小一间房,有墙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走两旁。:水面一座楼,没腿四处走,载人又送货,江海任它游。耳听赛雷鸣,眼看像只鹰,早晨去拉萨,晚上回北京。(打四种交通工具,谜底:火车汽车轮船飞机)2、提问: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3、揭示活动主题:《怎样到达目的地》。活动(二)交通连着你我他1、出示多媒体课件:行驶着的飞机、火车、轮船、小轿车、客车等。提问: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交通工具?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2、观看多媒体生活录像片段:早晨大人们有的骑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乘公交车上班;妈妈拿着旅行包乘火车出差;周末一家人坐出租车去大商店购物;春节全家乘大客车去姥姥家。讨论:在生活中,你和你的家人使用、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方便?3、出示多媒体画面:(1)外地运来的芒果、椰子、水蜜桃、荔枝等新鲜水果;(2)外地运来的名贵木材;(3)外地运来的医疗药品、器械等。讨论: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外地产的,这些物品是怎样来到你所居住的地区的?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通工具得到广泛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4、播放多媒体动画片:交通工具擂台赛看后交流:你有什么看法?选择:从本地的食品厂把食品运到超市;从林区把木材运往城市;从秦皇岛煤运码头把煤运到上海;从南京把一批急需的救灾药品运到江西九江时,分别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n小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5、播放录像:xx年1月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行。磁悬浮列车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关于磁悬浮列车的资料吗?出示小资料,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给大家介绍一下。6、多媒体动画情境再现:张天明家在南京,“五一”节期间,他们全家准备到辽宁省大连市旅游。你知道从南京到大连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提示交通工具动画图片:飞机750千米/小时,轮船20千米/小时,火车130千米/小时,客车60千米/小时。假如你是张天明,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说出你的理由。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只要合情合理,均给予支持。7、出示“告诉你”,读一读。说说你知道的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有关的交通管理法规?小结: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活动(三)惊人的发展1、从古到今,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播放多媒体录像: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上,各种交通工具繁忙来往的情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陆运输、航空运输的飞速发展。2、出示“小辞典”,读一读后说说什么是“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3、交流:课前了解的近年来你的家乡在交通运输方面所发生的变化。4、小结:从家乡到国家,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活动(四)怎能忘记他们1、观看录像片段组合:交通警察无论严寒酷暑,都坚守在岗亭上,为维护交通秩序付出了无数的辛劳;车辆厂的工人辛勤劳动,制造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筑路工人为了修筑好一条道路,艰苦拼搏,顽强战斗。2、讨论:当我们在感受各种交通便利的时候,你认为有哪些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为什么?3、交流:把你课前所了解到的其中某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个介绍。4、听录音故事《征战雪域筑天路》。5、说一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6、小结:我们应当从内心尊重那些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n活动(五)交通带来的问题1、观看录像:城市中,出租车、私家车越来越多,车辆穿梭的道路上,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2、出示“小资料”,了解汽车尾气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3、小小辩论:在日本,有人把汽车称为“奔跑的凶器”“奔跑的棺材”,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来谈一谈对交通发展的看法,既要看到有利的因素,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4、教师通过多媒体画面补充介绍有关交通噪音污染、水上交通污染等方面的资料。5、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交通污染方面的现象。6、对于当前的交通污染现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活动(六)做一做1、听录音故事《詹天佑和京张铁路》2、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3、出示几种精美的交通资料卡,提示学生做一张有关交通方面的资料卡,做好后拿到班上集中展示一下。10.办一张自己的报纸(四下册)一、教学目标:1\n、了解报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渠道。2、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收集社会中的有效信息。3、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快乐,享受活动成果。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收集有效信息。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社会上的信息,并进行整理。教师准备报纸制作的流程。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拉近距离。1、教师形形色色的报纸,谈对报纸的感觉。2、询问自己家庭里的报纸种类。各是谁征订的?各有什么作用?(二)、报纸的作用。1、同学们,喜欢看报纸吗?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什么呢?学生交流。2、学生间进行报纸的推荐,重点要介绍出推荐的理由。3、介绍中国最早报纸的产生。(三)、了解报纸的组成部分。1、同学们,在我们众多的报纸中,他们都有共同点,你觉得是什么呢?学生组织交流讨论。(四)、小组为单位设计报纸的轮廓与排版。《怎样和他联系》一、教材分析《怎样和他联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内容。教材安排了“怎样和姑妈联系”“我来试一试”“通信的发展”“小故事:传递快乐”这些丰富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在具体情况下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人进行联系,这一课的安排,对于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学生分析\n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通信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而学生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是打电话,对于其他通信方式,有的有所了解,但并不常用,有的甚至不了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过程与方法:在模拟的情境中了解、掌握各种现代通信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们确定了本主题的教学重点是:知道什么是通信;了解常用通信方式和通信的分类与信息传递途径。了解常用通信方式的各自特点,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联系。五、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有:1、互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建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交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同桌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2、创设情景教学: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他们获得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我们在这节课中创设了学生“六一”庆祝活动将邀请校外的人来参加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通信方式及其特点,并学会合理选择各种通信方式。第二课时:了解通信的发展史,明白通信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故事懂得尊重邮电职工和他们的劳动。七、教学过程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小目标是:这一课时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落实:第一步:了解各种常用通信方式1、从学生生活切入,选择庆“六一”儿童节搞活动,需要邀请校外的人来参加,你打算怎样和他联系这样一个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交流中出示联系方式。(设计意图:谈论“六一”\n儿童节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教师选择学生最喜欢的内容,用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与人联系的通信方式,具有针对性。)3、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通信方式,那么什么是通信呢?快快打开书71页,看一看,读一读小资料,可以动笔画一画,还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交流交流收获。4、你了解到关于通信的什么知识呢?交流(相机出示媒体、实物)(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谈论,学生对于通信方式已有大概的了解。这里,让学生自己读、画、交流,并把学生交流的资料巧妙地用板书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认识的基础上,更能让学生理解透彻。)5、这么多的通信方式,你都用过哪些呢?一、学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明确特点情境一:迎“六一”我们藕塘中心小学也正准备隆重庆祝呢,我班里一个叫田甜同学就在为庆祝“六一”进行精心准备,可是,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媒体出示)怎么和急救中心联系呢?1、学生交流得出打电话(120)。你为什么立刻想到了打电话?(板书:快捷方便)2、模拟打电话。认识盲音、长音,懂得打这样的电话就应该语言简洁、说得清楚、有礼貌。(相机板书要点)3、拓展:了解其他特殊的电话号码和拨打常识。情境二:由于抢救及时,田甜的妈妈痊愈出院了,(媒体出示)爸爸工作繁忙,又出差去了上海,在这期间,家里有事要找他,田甜可以用哪些方式和他联系呢?为什么?(1)组织学生讨论。(2)指名交流。(3)小结。(4)了解区号。情境三:前段时间爸爸出差了,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田甜很久没和外地的爷爷奶奶联系了,“六一”前夕,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媒体出示)田甜多想向爷爷奶奶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啊!用哪种通信方式好呢?为什么?1、讨论交流肯定写信这种通信方式。要写信的话,首先要学会开信封(出示信封)学习开信封的知识。(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如何来合理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首先就要明白各种通信方式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帮田甜想想办法”\n这一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帮田甜的过程中了解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的特点,并知道在不同的条件下,只要条件许可,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问题来源于生活。这一设计有效地创设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情境,又让学生在打电话的模拟实践中,亲历、体验、感悟从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很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交流引领,又高于生活,使各种层次学生都能在已有经验上更进一层。)2、田甜的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爷爷奶奶的回信啦,可是她把信拿到手里一看,却发现角上的邮票不翼而飞啦,同学们,你怎样看待这种行为?3、读一读73页的“告诉你”,看一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媒体出示)4、现在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三.巩固1、把“六一”的快乐告诉亲戚、朋友。(媒体出示表格)这些情况你认为选择哪种通信方式更合适呢?说说选择的理由,可以同桌讨论一下。具体情况选择方式选择理由告诉国外留学的表哥和四川手拉手小伙伴联系和无锡亲戚共享快乐2、交流。3、小结。四、总结延伸1、这节课我们帮田甜解决了很多困难,在帮她的同时你有些什么收获呢?2、捧着满满的收获,踩着“六一”的快乐,让我们以后常联系,成为分享快乐的朋友,引导学生交流和葛老师怎样联系。(设计意图:正所谓“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品德课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以后的生活。这一环节的设计,贯穿庆祝“六一”的情境,以分享快乐和老师联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本课所学,能学以致用,将教学效果很好地延伸入学生自己的生活。)\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