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教材简析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利用计数器、小棒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的意义及加减法(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重点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单元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加减计算。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时《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n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方法三字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有一只好客的小兔要过生日,它准备请客。(板书课题)你们想去吗?小兔说如果想去参加它的生日会,就要通过它的考验。有勇气试试吗?(课件出示复习题)(1)2个十是(),5个十是()。\n(2)70里面有()个十。(3)90里面有()个十。(4)每盘10个梨子,4盘这样的梨子有()个。(5)3个十和5个十合起来是()个十。师:小白兔非常满意你们的表现,它决定把你们都请去参加生日会。高兴吗?那我们赶紧去给小兔过生日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师:(出示主题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2、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重点解决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3、师: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代替果子在小组内一起摆一摆,拨一拨。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法的表象)4、学生汇报。(50个)师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该怎样列式?板书:20+30=30+20=5、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会算的学生想一想是怎样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n6、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加法算式中每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你觉得他们叫什么合适,你来给它们起个名字吧。板书各部分名称,再完成课本第21页第1题左图,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三、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师:正在大家开开心心地享用果子的时候,小刺猬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要马上赶回家。但望着这些美味的果子,小刺猬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同学们,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了?(指名提问题)(板书“还剩多少个果子?”)2.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怎样列式,怎样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讨论后请个别同学在全班交流并汇报:教师板书:50-10=40(个)3.了解减法各部分名称。师:在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叫什么名字好呢?边说边板书介绍之后让学生反复读几遍。再完成课本第21页第1题右图,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四、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n 1.师:在小兔的生日会上学到了这么多新的数学知识,我们的同学真不错!你能用这些知识来帮鸡妈妈解决问题吗?(出示课本第21页第3题)有三只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请聪明的小朋友们帮这些鸡妈妈找回自己的孩子好吗?打开数学书第21页完成“练一练”第3题。(请几名学生将口算卡送到到相应的位置)。2、拓展延伸一共有几根小棒?二、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板书设计:小兔请客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还剩下多少个果子?20+30=50(个)50–10=4(个)30+20=50(个)被减差加加和减数数数数\n教学后记:第二课时《采松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如何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方法三字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n1、出示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指名口算13+4=19-3=3+15=16-4=11+7=17-4=6+12=15-2=18-3=12+4=17-3=5+15=19-5=14+3=15-5=8+12=17-2=13-3=2、填空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个十和二个一合起来是();2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二、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了多少个松果?谁采的多?三、建立表象,列出算式1、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2、用小棒代替松果摆一摆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三、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n摆摆想想,学会计算1、用小棒再摆一摆2、引导学生交流体会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明确:5+4=920+9=295-4=120+1=213、完成算式,说说结果的实际意义29表示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29个松果,29是25和4这两个数的和21表示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21个松果,21是25和4这两个数的差四、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2、他们该坐那个车厢,连一连。3、找新家。4、试一试,你准行。5、小猴摘桃。6、运动会。\n五、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师:谁能说一说今天复习的哪些知识最有趣?哪些知识最有用?哪些知识学起来让你感到困难?板书设计: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5+4=2925-4=21教学后记:第三课时《青蛙吃虫子》课型新授课\n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在十位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信封、成捆的小棒、答题卡教学方法三字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快问快答:口算32+5=70-60=78-6=39-4=6+3=88-5=30+20=83+6=\n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老师今天带给你们的谜语是什么?(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生:“青蛙”。师马上予以肯定。师:那你们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呢?生:青蛙会吃害虫。师:对!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青蛙吃虫子这一课。(揭示课题:青蛙吃虫子)师:青蛙会吃害虫,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呢?(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听听两只青蛙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课件点击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课件点击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师: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n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害虫?解决数学问题,探讨计算方法教师把三个问题呈现在白板上。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师:56+30等于多少,该怎样计算呢?师: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合作,利用你们的学具帮忙算一算。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行直观操作。二、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全班探索交流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6根,合起来是86根。2、从计数器上拨珠子,我先拨出56,然后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这样十位就是8个珠子,个位上是6个珠子,合起来就是86。3、\n我们没有摆小棒也没有拨计数器,我们是这样算的:先把个位上的6+0=6写在得数的个位,再把十位上的5+3=8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得数是86.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呢?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汇报交流。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师小结:56+30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出了好几种,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一种你最好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师: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和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生:56-30师:56-30怎样计算呢?(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二、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师:同学们,大青蛙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动物之王为慰劳他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音乐会,你看多热闹啊!(课件出示“练一练”第5题)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n生:有38只青蛙。2、师:音乐会结束了,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还剩下几只青蛙?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五、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青蛙吃虫子56+30=86(只)56-30=26(只)教学后记:\n第四课时《拔萝卜》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3、初步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教学方法三字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小白兔和小黑兔正在菜地里进行拔萝卜比赛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n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1.小白兔和小黑兔一共拔了多少根?2.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根?解决“小白兔和小黑兔一共拔了多少根?”1.求“小白兔和小黑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该怎样列式呢?2.学生列式“36+23=”你能试着算算看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来帮帮忙。3.探究36+23的结果,交流算法。4.学生汇报:(1)用小棒摆(2)用计数器拨珠:23中的2为什么要拨在十位上?(3)口算:20+30=503+6=950+9=59(4)竖式的方法:请同学到前面板算;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方法。三、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介绍竖式:1.竖式的书写及读法。2.竖式计算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呢?\n解决“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根?”1.你会列式吗?你能用竖式计算吗?2.学生列竖式解答“36-23=”。3.交流方法,引导学生熟悉并总结计算方法4.试一试:用竖式计算56+23=75-24=63+5=36-22=四、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练一练第二题2.29页第三题3.29页第五题4.29页第六题五、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拔萝卜一共拔了多少萝卜?36+23=59(根)\n教学后记:第五课时《收玉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三字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n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秋天到了,地里的玉米熟了,笑笑和淘气都是爱劳动的孩子,他们正在帮爷爷收玉米。(板书课题)大家来看一看笑笑和淘气收了多少玉米呢?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根据主题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笑笑收了42个玉米。淘气收了57个玉米。2、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1笑笑和淘气一共收多少个玉米?生2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生3淘气比笑笑多收多少个玉米?三、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解决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淘气比笑笑多收多少个玉米?这两个问题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你能列式吗?57—42=2、你们能计算这个算式的得数吗?分小组在组内讨论计算方法。学生汇报算法。3、方法1用计数器计算。方法2用7-2=5、50-40=10、10+5=15方法3用竖式计算。(师板书竖式)\n师小结:列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四、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57页,说一说,错在哪里?2.58页,练一练。3、学生分组进行比赛。4、第4题,学生独立做题,全班讲评,评出最佳医生。五、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今天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板书设计:收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57-42=15(个)教学后记:\n第六课时《回收废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进行计算.3、通过情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点“比多比少”进行分析.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小方块教学方法三字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要爱护环境的情境教师活动:“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在学校的走廊里,或是在公共场所在你的旁边有一个垃圾袋,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找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n(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谈话,对学生能见到垃圾就拾起的做法进行表扬,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并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活动:为了表扬同学们这种爱护环境的做法,老师给同学们放一段动画好吗?1.活动一教师活动:图上的小朋友都告诉我们什么了?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说给全班的学生听.你们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呢?进行反馈:教师活动:我们现在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来解决小丽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教师一边和学生分析题意一边摆小棒.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教师活动:你们能列出算式吗?课堂反馈:学生发表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板书)三、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画面出示第三个小朋友,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n教师活动:你们能摆一摆小芳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并把算式列出来.四、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口算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少几的数.2、练一练的第1题。投影出示图。(1)观察图,找出已知条件。(2)学生同桌摆小棒。(3)独立列式。师:你是怎样列式的?生:42+6=48(只)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笑笑比淘气多6,也就是比42多6,所以就是42+63、练一练第2题。师:“我们班再捐12本书,就和你们班捐的一样多”这句话怎样理解?生1:也就是说笑笑班没有淘气班捐的多。生2:应该比淘气班少12本。4、给问题补充条件.\n5、教师活动: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要进行一场比赛,它们要比一比谁高谁矮?首先出场的是梅花鹿,我们看一看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课件播放(梅花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其次登场的是大象,它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课件播放(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就下来出场的是小白兔(小白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最后出场的是小熊猫(小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教师活动:聪明的小朋友,到底这四个小动物谁高谁矮,我们来当评委,给它们解决这个难题好吗?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反馈.五、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其实生活中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只要动脑筋就会解开其中的奥秘,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动脑,人人都当智慧星。板书设计:回收废品小红收集了多少塑料瓶?13+3=16(个)小青收集了多少塑料瓶?13—4=9(个)教学后记:\n第七课时练习三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同学们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的口算。2.进一步熟练100不进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3.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和笔算。教学难点1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和笔算。教学准备课本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生成一、计算能力培养。1.板书例题:57+2065+288-460+48+7057-2065+2088-4064-6078-8注意比较区别方法。2.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3.板演(列竖式)。\n45+13=75-65=64+3=4、注意及时反馈。独立完成第2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5、游戏练习。6、完成第4题,小熊投篮,让学生脱离竖式计算,并连线。二、几何知识渗透。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看图(板书在黑板上),三个点分别代表三个地点,三条边代表路线,并让学生明白两点之间的路程分别是多少。读题理解问题(1),可让学生实地走一走帮助理解。然后列式解答在书上。42+35=77m做完(1)后问:小明要从家到少年宫怎样走比较近一小些?77>54读题理解问题(2),列式解答在书上。三、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完成第5题。先找规律,让学生说一说,再完成在书上。四、计算能力综合练习。\n完成第6题,你能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吗?写在孔雀的尾巴上。可以让学生换一个得数再写。五、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完成第7题。读题,理解题意,小组讨论完成。板书设计:练习三57+2065+288-460+48+7057-2065+2088-4064-6078-板演:45+13=75-65=64+3=教学后记\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