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采松果教学设计教 学目 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 学重 难 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 学 准 备:课件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今天上山去了,快看,他们的收获可真不小! (二)讨论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生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n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 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n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二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 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 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 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 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第1题(出示情境图)。\n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生:19-9=10(颗)。2.第2题(出示情境图)。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生:25-2=23(米)。 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师: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板 书 设 计 采松果 一共采了几个松果? 25+4= 29(个)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