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巩固训练

更新时间:2022-09-07
类型:doc
大小:19.00 KB
页数:6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一种不用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法。“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的熟练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而且它对儿童注意力、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n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口算和笔算计算能力的前提。二、讲清算理是关键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24×13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 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达到提高学生口算和笔算计算能力的目的。三、针对计算特点进行专项思维训练是核心\n“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必须针对计算特点进行专项思维训练。如何加强专项思维训练呢?根据自已的实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以下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基本口算强化训练训练口算要抓住重点。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三、四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口算的重点。又如二年级学习的表内乘法既是最基本的口算,也是口算的重点,这些都应强化训练。以表内乘法为例,如何强化训练呢?对于低中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决。开始记忆口决,可以顺着顺序记,以后就要打乱顺序,训练他们只要听到或看到两个数就能突口而出说出它们的积。对于高年级学生主要训练他们把11至99的数分别与2、3、4、5、6、7、8、9这些数相乘。以11这个数为例,就是口算11×2= 11×3= 11×4= 11×5=11×6=11×7=11×8= 11×9=这些题。每天训练几个数,开始只要求学生计算正确,以后要求学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速度。因为一定的速度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很有好处。这样坚持训练,既强化了表内乘法,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针对法则专项训练\n口算要结合教学进行。尤其对新法则,练习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或难点。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法则,重点在如何确立积的小数点位置,练习时必须突出这一重点,设计单项练习。如根据38×12=456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38×1.2=  3.8×1.2= 0.38×1.2= 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法则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计算的速度。3、体现特点对比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易产生感知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组织他们把相似的法则、算式进行辨析,促使其分化。例如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是高年级口算的重点内容。可把下面的题编成一组进行对比练习:在口算中,学生容易被一些凑整的数目所吸引,没有按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规定计算,导致一些错误,如:17.2+8=18 75+25-75+25=0 +×1.5=1.5,我们可这样设计:17.2+0.8   (75+25)-(75+25)      +x=1.517.2+8      75+25-75+25        (+)x=1.5通过这种对比练习,不仅巩固了口算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4、探索规律灵活训练。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已较多,这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如学生在掌握125×8=1000和25×4=100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推出 1.25×8=10 0.125×8=1 0.25×4=1等。又如口算5.28×5这道题时,应引导学生看出5.28×5即\n5个5.28是多少也就是10个5.28的一半是多少,从而通过简便算法5.28×5=5.28×10÷2=26.4。这样持之以恒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数字特征、合理变形算式、巧妙运用定律的计算能力,并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5、多种形式混合训练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口算练习,注意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全面参与口算训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形式.视算可以利用口算卡片、口算表或黑板上抄好的口算题进行。让学生读算式说得数,直接看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找朋友――把算式与得数用线连起来,开火车或口算比赛等各种形式穿插进行,这样学生就不会厌倦。听算要求要高些,因为学生既要记住算式又要想得数,通过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要重视听算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里始终保持着渴求和积极状态,还要尽量做到视算和听算相结合,如进行一些数学宫邮递员送信、爬山,个人赛、集体赛、接力赛等大多数学生能参与的游戏,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效果。这样多次的反复训练,学生兴趣浓厚收效大,口算能力也在多次的练习中得到了提高。6、持之以恒达标训练\n口算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而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各年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明确口算教学的内容范围和具体要求,按照新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体系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都坚持有3-5分钟的口算训练内容,每星期开设一节口算训练课。只有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口算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总之,口算不仅能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表达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持之以恒达标训练口算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而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各年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明确口算教学的内容范围和具体要求,按照新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体系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都坚持有3-5分钟的口算训练内容,每星期开设一节口算训练课。只有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口算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