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数的意义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更新时间:2022-09-07
类型:doc
大小:86.00 KB
页数:7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青岛版数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的意义教案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1.能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平均数的意义及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认识他吗?谁?(姚明)从事什么运动?你们认为他的球打得怎样?一个球队要取得好成绩,除了自身素质,还有什么也很关键?(教练员)。你们想不想当一名小教练员?师:现在你就是我们二小的篮球教练员带领队员与一小进行比赛。看身穿蓝色球衣的是我们二小的篮球队,身穿红色球衣的是一小的篮球队。师: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都进入了状态,场面非常激烈,当比赛进行到36分钟时,我们二小与一小的比分达到38:37,仅仅领先1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突然我们的一名队员受伤。怎么办呢?二、合作探究:生1:换人师:说的真好!师:小教练们,你会选一名怎样的运动员上场呢?生1:我会选一个身材比较高的能得分的队员上场。生2:我会选一个投篮准的队员上场。\n生3:……师:看来你们都是合格的小教练。师:可是现在两名队员的身高、体能等都差不多。那你会考虑什么呢?生:得分快、投篮准的。(派谁上场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看一看7号和8号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得分情况。)师:其实,教练也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的时候找准队员,教练就拿出了两人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对他们的以往战绩进行分析。请看: 场次队员123457号9—1113—8号713—128 师:从成绩记录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斜线表示没上场)你还能知道什么?你会怎样来作出决定?小组讨论、计算、分析,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汇报交流。生1:我们组算了一下,7号在小组赛中共得了9+11+13=33(分),8号共得了7+13+12+8=40(分)。所以我们认为应选8号。生2:我们也是算了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总得分,8号队员得分多,所以也选8号。师:听了他们的交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3:我们不同意你们的看法,这样比较不公平。生4:是不公平。7号上场3次,8号上场4次,他们上场次数不一样,不能比总分数。师:恩!经同学们这样一说,我也觉得不公平。但如果不比总分,怎样才能比较出两个队员的成绩呢?(学生动脑思考、讨论)师:有办法了吗?好,你说。\n生1:算平均分。生2:对,算平均每场的得分。师:你们同意吗?师:你们真棒!真是个好办法!用平均每场得分来选队员比较合理。那这两个队员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呢?应该怎么算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也可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好。生讨论研究并动手操作。交流结果。7号得分:8号得分:(9+11+13)÷3(7+13+12+8)÷4=33÷3=40÷4=11(分)=10(分)师: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他们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出每个运动员的总得分,再来求平均得分。师:11分和10分分别是7号和8号哪一场的得分呢?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不是第一场的;有的学生说也不是第二场的;那么是…….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出:10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11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师生总结:10分不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而是反映四场小组赛的得分情况;11分不是7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而是反映三场小组赛的整体得分情况。观察平均数11、10和每场的得分数,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每场的得分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真聪明,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师:现在大家知道该选谁上场了吧?根据什么?对,是借助于平均数。看来平均数很实用。7号运动员,果然不负众望,表现积极。最后我们以48:46的比分战胜了一小的。\n师:下一场比赛我们的对手是三小的篮球队。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去了解了三小篮球队同学的身高。请看大屏幕。师:为了迎接与三小的比赛,我们进行的体能训练。师: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分钟排球比赛,请看大屏幕。(学生独立完成)师:刚才,我们不但感受了平均数的含义,而且还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平均数如:生举例:求平均成绩,歌手比赛等。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课!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平方千米1教案沪教版教学内容:平方千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2.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观察、思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认识上海、感知上海的变化,从而热爱家乡。感知祖国国土的辽阔。教学重难点: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2.知道一般表示大小、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一、创设情景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面积单位的知识,你们已经收集了这方面的信息,交流一下。师:刚才的信息中用到哪些面积单位?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千米师: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平方千米。板书课题:平方千米学生交流回答通过学生交流准备的信息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核心推进(一)引入平方千米出示课页16页的陆家嘴地区的航拍图片师:这是数年前陆家嘴的航拍图片,照片里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物?哪些有名的建筑物还没有建设?师:根据给我们的信息,这张照片拍摄的区域的面积有多大?生:1000×1000=1000000(平方米)师:这块区域就有一百万平方米,整个上海面积有多大?整个中国面积有多大?师:表示大面积时,就要用到平方千米。(二)深入学习1平方千米1.手势比划:师:我们以前总是用手势来表示1cm2.1dm2.1m2,谁来表示一下。生:1cm2大约是我们的一个大拇指指甲的大小,1dm2大约是一个3寸软盘的大小,1m2大约能放15本数学书(或请4人手拉手来表示)。师: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师:我们的校园占地面积是××平方米,1平方千米大约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这么大?2.展示P17题2的图片。师:如果1平方米可以站17人,1平方千米可以站多少人?生:可以站17000000个人。学生尝试练习通过学生观察、发现较大面积应用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感受浦东开放的速度通过用手势表示、用校园的占地面积、及1平方千米可站的人数,使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并感知我国、上海国土之辽阔。\n师:如果1平方米可以站17人,那么1平方千米可以容纳整个上海市的人口,1平方千米这么大。出示:P18华东六省的面积。师:读一读华东六省的面积。生:山东153000km2安徽139600km2江西166900km2江苏102600km2浙江101800km2福建121400km2师:上海市的总面积约是6341平方千米,我国的总面积大约是9600000平方千米。我国是个地大的国家。并介绍与其他国家之间国土面积之间的倍数。学生交流讨论三、拓展练习练一练1.P23/3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师:你是什么想的?2.P21/3求下列地块的面积学生独立填写、核对。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格积计算的同时,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使用范围延伸至平方千米。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么用在生活当中?学生回答交流。整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反思:建议:1.(一)引入平方千米中,可以用身边学生熟悉的某一个地块,这样学生感觉会更加深刻。2.学完平方千米后,用生活素材时一定选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如:体育公园,动物园,人民广场等。3.练习中让学生选择单位时,不仅关注单位还要关注数据的变化对单位的影响。\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