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教案详案学 校 东 街 小 学 年 级 四 年 级 科 目 数学 授课教师 杨 清 选 \n教学进度计划周次月日至月日教学内容节次18.27——8.31一、认识更大的数529.3——9.7一、认识更大的数539.10——9.14二、线与角549.17——9.21二、线与角559.24——9.28三、乘法5610.1——10.5国庆节5710.8——10.12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5810.15——10.19四、图形的变换5910.22——10.26期中复习51010.29——11.2期中考试51111.5——11.9五、除法51211.12——11.16五、除法51311.19——11.23五、除法51411.26——11.30六、方向与位置51512.3——12.7七、生活中的负数51612.10——12.14整理与复习(二)51714.17——12.21八、统计51812.24——12.28总复习5191.1——1.4期末总复习5主管领导签阅(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n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本学期:(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1.认识亿以内的数,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进行估计。认识并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4.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5.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6.体会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7.了解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课程要求1.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重难点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n学科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设想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3.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评价方法设计1.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与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2.以直观评价为主,综合评价为辅。主管领导签阅\n第1单元课题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1)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教学准备人民币图片若干教学思路设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感知并体验生活中较大的数,对较大的数的计数单位已有所了解,通过“拨一拨”的练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助于对较大数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们知道买一辆汽车需要多钱?一座别墅需要多钱吗?在三年纪我们已经学过了万以内内的数,这节课我们学习比万还大的数。你们想学吗?二、探究新知1.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她正在清点储户储存的人民币。小青妈妈把100张100元扎成一叠,一叠是多少钱?小青妈妈一共收了9叠人民币,共多少钱?再加一张10000是多少?教师强调:10个10000是100000,读记作“十万”2.用计数器演示90000+10000=1000003.教学生读数三、巩固新知一辆汽车卖100000,2辆卖多少钱?3辆呢?4辆呢?……10辆呢?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单位的进位是10。出示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使学生更加明白所学的知识。四、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回答有的说8000,有的50000,回答各不同。答:想在三年纪我们已经学过了万以内的数。教师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数。抢答:10000元。因为一叠是一万元,九叠就是九万元(90000元)。学生抢答:100000元。指名学在计数器上上拨90000+10000=100000学生练习读数十“十万”学生回答:200000 300000,400000…… 1000000学生跟着读学生齐读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n第1单元课题数一数2第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思路设计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个10000是多少,10个100000是多少,10个1000000是多少,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5.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一千万有()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三、总结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四、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认真回忆积极回答100000100000010000000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学生闭目思考学生上台操作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学生派代表上台演示其他学生在下面一同跟着数学生数:一千万,两千万,……九千万,一亿学生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按要求数\n第1单元课题人口普查1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教学重难点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教学准备让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各媒体收集较大的数。教学思路设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大数的意义并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但是有部分学生对大数中零的读法可能较多,这方面应多加练习。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出示数位顺序表亿级万级个级……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在读数是我们按照四位一级,用分级线把它分开,然后再读,比较容易和准确。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232000044558412216584412136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三、比较数的大小: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你是怎样比较的?四、巩固新知:出示挂图,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加拿大;三千零七十五万沙特阿拉伯:两千一百六十六万英国:五千八百八十三万巴西:一亿六千九百八十万指名读数师生评1.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2.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3.指名读数它们是四位数是一级。在读数时我们按照四位一级,用分级线把它分开,然后再读,比较容易读准确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232000044558412216584412136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指名学生上黑板先分级再读数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学生自我评价。指名回答位数多的数比较大,数位相同,从高位开始\n第1单元课题第4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会正确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教学重难点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教学准备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我主要借用课本鲜活的图片和切实的数据,让学生产生兴趣,自己去读,自己体会,总结较大数的读法,教师仅归纳评价。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谁能正确读出下列各数12000300 4454878125 780000002.那么你们能写出这些数吗?二、探究新知1.谁能说出这些数怎么写?教师评价:你们说的都正确。2.出示数位顺序表及数字。要求学生按照表的顺序从高向低位一级一级向下写。检验写的对不对。用分级线分开读。看读法与原题是否一样。三、小结写亿以内的数:从高位向低位一级一级往下写,写到哪一位一个数也没有就用零来补充。四、亲身实践,巩固新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四十四万平方米。火箭每分钟至少飞行四十七万四千米。地球和月亮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三峡水力发电站每年可发电八百四十六亿八千万千瓦时。五、同桌互相评价。指名学生读数师生评价指名板书,有的说,怎样读就怎样写,有的说从高位向低位写。指名学生板书1235830000 138200006780000 44000010010000检验写的对不对。用分级线分开读。看读法与原题是否一样。学生小结;学生代表上台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学生先读数,再写数。\n第1单元课题国土面积1第5课时教学目标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表示大位数。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教学重难点学会把数改写成为用万、亿做单位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一组以万、亿改写的数据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探索。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数据。2.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二、探究新知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询问学生对国土的了解情况,并逐步引出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让学生读一读。如果要记录方便,应怎样进行改写?让学生试改写。让学生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观察这些数,总结改写方法。三、小结:1.将数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只要求把万级后面的尾数省略掉,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2.把数怎么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数?10000000000=100亿3.让学生总结把数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方法三、巩固新知1.把下列的各数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20500000 8000000 1200002.把下面个各数改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600000000 900000000 10200000000教学反思: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他们会发现特点,并且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不同。数学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确,让学生先观察,发现规律,在讨论,总结规。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数学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确,让学生先观察,发现规律,在讨论,总结规律。四、自我评价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数。北京城市人口:13820000人=1382万人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0000K㎡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K㎡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1220000K㎡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0000K㎡江苏省土地面积100000K㎡改写后的数字好写好记。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祖国西部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让学生读一读。小组讨论;要记录方便,应怎样进行改写。九百六十万 一百六十六万一百二十二万 四十五万 十万指名学生上黑板改写:960万;166万;122万;45万;10万学生各自谈自己的方法。教师给以肯定或指正。学生总结把数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方法。大部分学生总结的都正确。指名学生上台写,其他在本子上写,教师巡回指导。\n第1单元课题国土面积2第6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会数据改写的方法。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教学重难点熟练的掌握改写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思路设计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会数据改写的方法并体会到了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借用学生感兴趣的中国地图,教师做适当讲解。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请大家很快读出下面的数。9600000000 1230000100 145612014450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九亿三千八百万 一亿四千六百五十五万四千 十一万九千七百六十一3.请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已亿或者以万做单位的数。556552000 790000000000二、探究新知1.你们知道我国西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吗?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地方。在西部,有着丰富的资源,是我国21世纪重点开发的区域。那么大家又知道西部有什么资源吗?教师出示数据:耕地:125930000(全国)47080000(西部)林地:230720000(全国)121000000(西部)牧草地:263520000(全国)258000000(西部)其他农用地:25650000(全国)10590000(西部)2.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指名学生读数请你写出下列数据。九亿三千八百万一亿四千六百五十五万四指名代表表演,其他在本子上写,写完后师生共同纠正十一万九千七百六十一指名表演,师生共同纠正。学生热情很高。踊跃发言。学生回答;让学生读一读\n第1单元课题森林面积第7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难点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学生在电视、报刊等收集一些数据教学思路设计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了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讨论数据收集方法及数据的实际意义。老师有选择的把某些数据写在黑板上,并追问: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吗?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收集同样的数据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二、探究新知认识近似数据请大家注意图中P10的信息“2002年我国造林面积约747万公顷。“这里为什么要用“约是多少”来表示呢?为什么“12个月”不加“约”呢?请大家把上述数据分类为什么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指近似数)?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现在谁能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数据中有那些是近似数?学生积极回答,12个月,约960万平方公里,50斤一年有12个月我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一大袋面粉约50斤通过了解和调查得到的有因为不是准确数据是准确数据约960万、约50斤是一类;12个月是一类约960万、约50斤都是大概的数据学生讨论,再派代表上台口述,师生共同评价\n第1单元课题练习一第8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学准备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教学思路计设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复习,学生对较大的数的读写、用万和亿做单位改写较大的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上应多加练习。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快出示P13的1学一学出示2,二、实践活动,按照P12的3要求,让学生两人一组你读我写,并相互交换角色进行比赛,看谁的学习更扎实。比较4中数据三、练一练按照5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组合老师念的数据让学生独立完成6题,9()846≈10万64()825≈64万3()4990000≈4亿学生回答,十七万是六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表示十个一万指名读数,并写出指名读数,并改写数据,然后再鼓励学生说一说不同位数上的数字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学生回答:水星离太阳最近冥王星离太阳最远水星与太阳有5805万千米,第一个5表示5个一千万,第二个5表示5个一万。学生积极参与最后选出四组进行决赛,其他学生裁判学生用卡片各自组合出听到的数据,教师抽查。指名代表表演,并说出道理。\n第2单元课题线的认识第9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教学准备[单击]计设思路本节课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学生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线有几种,都是些什么线?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P15的图片,看一看让学生辨认从实际中抽象出的直线、线段与射线。2.认一认出示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3种图形的特征。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说一说出示P15的①②③图形,辨认直线、射线和线段那么怎样读这些线呢?请同学试读教师强调,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与线段的读法有两种强调:射线必须从端点O读起线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学生回答:图①、②、③是直线、线段、射线指名学生读图①读作直线AB或BA,或直线L;图②读作线段CD或DC;图③读作射线OF\n第2单元课题平移与平行1第10课时教学目标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准备两支铅笔,一张方格纸。计设思路本节课学生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并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应多加练习。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移一移1.用两支铅笔在方格纸上平平移。平移后的两支铅笔是什么关系2.用火柴棒或小棒,放在下面图形中的一条线段上平移,然后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3.出示P17的2让学生认真观察特别是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关系,谁能说说什么是平行线?小结: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二、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打开看看那些折痕是平行的。三、说一说生活中有很多的平行线,想一想下面那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交流。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那些是平行线吗?再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平行线,并分组派代表回答。四、回家后,观察家中有没有平行线,看谁找到的最多。学生按要求操作1.用两支铅笔在方格纸上平平移。2.用火柴棒或小棒,放在下面图形中的一条线段上平移,然后说一说哪两条线AB平行于CD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踊跃发言3.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4.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打开看看那些折痕学生折法各异展开观察后发言学生积极发言回答种类很多。学生小组讨论,由代表回答,热情很高\n第2单元课题平移与平行2第11课时教学目标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画平行线。教学重难点找平行线,话平行线教学准备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盒子一个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谁能说说什么是平行线?二、实践活动给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的每个顶点旁标上字母,并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那些边是互相平行的。三、小结:观察立体图形,找平行线,不能只在表面找平行线,还要想到,图形可以经切割而得到新的平面以及其上的平行线四、回家后自己动手切切看学生积极回答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观察立体图形,找平行线,不能只在表面找平行线,还要想到,图形可以经切割而得到新的平面以及其上的平行线课后反思\n第2单元课题相交与垂直1第12课时教学目标借助实际情况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认识垂直线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正方形纸一张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们相信用两枝铅笔或两根小棒相交,可以搭很多的图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二、摆一摆、量一量1.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2.让学生观察P20的第一行图形、讨论这些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并引出其中的特殊角———直角。3.你们知道哪些是直角吗?知道用直尺怎样检验直角吗?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亲自演示。三、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如P20第二行图中AO垂直于OB,O是垂足。学生热情很高,跃跃欲试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1.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图形学生观察P20的第一行图形、讨论这些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并引出其中的特殊角———直角。3.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请学生检验;P20第二行图中AO垂直于OB,O是垂足。学生很聪明,很快就正确的检验出来了\n第2单元课题相交与垂直2第13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垂直,能用三角尺画垂线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画垂线教学准备三角尺、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垂线,那么你们知道应该怎样来画垂线吗?二、画一画1.用三角尺画垂线(1)已经有一条直线,你们知道怎样画出它的垂直线吗?(2)教师示范: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叫尺的一个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就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就是垂足,一般用O表示O过A点分别画直线L的垂线问:这道题与上道题有什么不同处?你们想想该怎么画学生学习热情高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用三角尺画垂线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画教师指名学生上黑板画,教师订正学生仿画: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再用三叫尺的一个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再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就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就是垂足,一般用O表示过A点分别画直线L的垂线答:这道题不但要画直线的垂线,而且还要过A点我想:另一条直角边必须要和A点重合。\n第2单元课题旋转与角第14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准备活动旋转学具,钉子板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到过旋转与平移吗?请大家说说。2.以前我们都学习过哪些角?3.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平角和周角有什么特点?4.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角,平角和周角及它们的特点。二、试一试1.说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2.出示P24的2,图中是围绕哪一点转的?三、练一练1.让学生做P24的12.在钉子板上做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四、课后实践回家观察,除了钟表外,还有别的计量表,它们学生积极回答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周角的两边从重合又旋转到重合。有的说:钟表在六点时,时针和分针是平角,12点时它们是周角。向后转也转了平角,翻书也是平角等等。是围绕圆心转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学生自由练习\n第2单元课题角的度量第15课时教学目标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重难点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准备硬纸板做的活动学具,量角器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角,都有那些角?如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等,怎样量角的大小呢?二、探究新知1.出示∠A和∠BA B你们知道这两个角哪个大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量角的大小2.用纸板剪出P25的图∠1,再用∠1分别度量∠A和∠B的大小。这就需要我们把∠1做的再小些,那样测量的结果就会更精确了。请大家把∠1对折得到∠2,再来测量,看看你的结果,请大家交流。三、练一练1.教师先出示一些特殊的角如:30°、60°、45°、90°、180°让学生观察2.练习P27的1——3题四、数学游戏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并学习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但有一大部分学生度量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课时来解决问题。回家后和家人一起玩P27的游戏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等有的说∠A大,有的说∠B大学生量出两个角都是∠1的3倍多一点。还是不能准确比较这次可以比较准确的测量了。同学认为角剪的越小测量的越准确学生自由做,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给予辅导\n第2单元课题画角第16课时教学目标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画和三角板画角。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我们现在认识了很多的角,也会量角了,那么谁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呢?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画出60°的角讲讲你们的画法。教师归纳方法:用三角板画:先画一条直线,再把三角板的最长边与直线重合,60°的顶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沿60°的另一边画一直线即可用量角器画:先画一直线,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并且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直线重合,再从直线的一边的刻度上找出60度的点并做记号,拿开量角器,再把直线的端点和记号点相连即可。2.请你们再画一个150度度的角有的说用量角器画,有的说用三角板画学生口述画法用三角板画:先画一条直线,再把三角板的最长边与直线重合,60°的顶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沿60°的另一边画一直线即可用量角器画:先画一直线,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直线的一端重合,并且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直线重合,再从直线的一边的刻度上找出60度的点并做记号,拿开量角器,再把直线的端点和记号点相连即可。学生画一个150度度的角\n第2单元课题练习二第17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很快的找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会量角的度数,能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角教学重难点找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会量角的度数,能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怎样的线是相互平行的?怎样的线是相互垂直的?平角是多少度?周角是多少度?二、练习1.出示P29的1,请同学找出哪些路是相互平行的,哪些是相互垂直的?学生汇报找出的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线及共多少对?2.你们的家乡哪些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些道路是相互垂直的?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3.出示P29的3,由学生独立完成。4.独立完成P29的4。学生积极抢答师生共同订正同桌相互找出相互平行和垂直的路。学生汇报找出的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的线及共多少对?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看画图口述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由学生带着草图来说说马路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先估计再量量汇报。\n第三单元课题卫星运行时间第1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让学生讲一讲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方面的故事,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二、探究新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圈、3圈、4圈、8圈┄┄21圈需要多少时间?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如何列式)首先学生估算并加以交流说明理由讲解正确解法114ⅹ21————114228————2394三、小结:四、巩固新知:1.练习:第34页试一试第34页第4题2.练习:第34页练一练第1、2、3题学生讲解自己了解的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等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列算式114ⅹ2= 114ⅹ3=学生列算式 114ⅹ21学生分组讨论估算并加以交流说明理由114ⅹ20=2280114ⅹ1=1142280+114=2394或者114ⅹ21=114ⅹ7ⅹ3=798ⅹ3=2394学生练习\n第三单元课题体育场第2课时教学目标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计。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对生活中不同的方法估计的掌握教学准备报纸、黄豆、瓶子等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查阅到的有关体育场的知识。那麽一个体育场能有多少个座位呢?探究新知:请同学们观看第36页图你能估计一下这个体育场一个看台的座位数吗?你有什麽方法?你还有什麽方法?二、小结三、巩固:第36页估一估教师讲解自己拿出准备好的一份报纸估计一下其中一版的字数。你有几种方法?估一估一瓶黄豆的粒数四、练习:第36页第2、3、4题学生可以谈谈查阅到的有关体育场的名称及其他知识。学生可以试图估计一下可以是50000,也可以是10000或150000等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知道的有关看台的知识把一个看台分成几部分先估一估其中一部分的座位数,然后再估计整个看台的座位数。学生先试做,然后分组交流。小组讨论\n第三单元课题练习三第3课时教学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口算:30ⅹ616ⅹ712ⅹ30 50ⅹ60300ⅹ616ⅹ70 12ⅹ300500ⅹ60二、课堂练习:1.计算:48ⅹ2372ⅹ124102ⅹ15603ⅹ3456ⅹ45625ⅹ112460ⅹ18354ⅹ402.练习三第4题:先观察题意,再回答问题:每分约打110个字共打了多少字?到10时35分他能完成4000字的打字任务吗?3.练习三第5题读题后回答问题:估计从起飞到返航约是多少分?4.练习三第6题估计这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校有19个这样的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根据有关规定,每所小学的藏书量至少应达到平均每个学生12本,调查你们学校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学生抢答30ⅹ6=18016ⅹ7=11212ⅹ30=36050ⅹ60=300030ⅹ6=180016ⅹ70=1120012ⅹ300=3600500ⅹ60=30000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学生进行估算,方法不限再回答问题:每分约打110个字共打了多少字?到10时35分他能完成4000字的打字任务吗?学生进行估算,方法不限估计这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学生估算学校有19个这样的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n第三单元课题神气的计算器第4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教学准备计算器、卡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计算机或计算器方面的知识。你会使用计算机或计算器吗?二、探究新知:1.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师补充说明。2.分小组演示。讨论1+2+3+4+5+6+……+98+99+100、9999ⅹ9、999ⅹ9、99999ⅹ9等题的计算。三、全课小结: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四、巩固: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你和同学共进行了几次游戏?你赢了几次?每次游戏中可能得到最大的积是多少?与同学交流记录的过程以及获胜的办法。完成第42页第2题。学生可以说一说自己查到的有关计算机或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有网上查到的、有书上查到的等等。学生谈一谈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生操作实践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学生谈后并做自我评价学生可以用431乘52,也可以用542乘31。然后比较。学生估算\n第三单元课题探索与发现(一)第5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索的方法。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淘气和笑笑要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与他们同行吗?二、探究新知;第一关:可以先出示1ⅹ1、111ⅹ111、11ⅹ11三个算式与答案,然后让学生观察特点。接着让学生讨论1111ⅹ1111的结果。最后安排一些数据较大的算式,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第二关:142857分别乘1、2、3、4你发现了什么?142857分别乘5、6你发现了什么?第三关:算一算99ⅹ99、999ⅹ999、9999ⅹ9999的得数想一想积的特点。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5、祝贺你连闯四关,终于赢了。激发兴趣淘气和笑笑要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与他们同行吗先用计算器算,再找规律发现规律11ⅹ11=121111ⅹ111=123211111ⅹ1111=1234321等等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独立进行尝试最后安排一些数据较大的算式142857ⅹ1=142857142857ⅹ2=285714142857ⅹ3=428571142857ⅹ4=571428142857ⅹ5=714285142857ⅹ6=85714299ⅹ99=9801999ⅹ999=998019999ⅹ9999=9998001\n第三单元课题计算工具的演变第6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教学重难点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想知道计算工具是怎样变化的吗?二、探究新知:1.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计数。2.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算筹计算。3.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4.四百多年前,法国和德国的数学家发明了机器演算的工具。5.五十多年前,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每秒可以运行5000多次。6.现在计算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你知道多少请告诉大家,好吗?7.教师小结:三、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一谈知道计算工具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知道的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计数的方法。学生谈感想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谈一谈关于算盘的知识,以及计算的方法和速度让学生谈一谈关于四百多年前,法国和德国的数学家发明了机器演算的工具。让学生谈一谈现在计算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你知道多少请告诉大家,好吗?谈一谈以后的打算?\n第三单元课题探索与发现第7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3.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表示。教学重难点1.发现乘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2.会对一些算式进行表示。教学准备正方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1.出示第46页上面正方体图,共有多少块?你是怎样算出来的?二、探究新知:1.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15ⅹ25ⅹ4和15ⅹ(25ⅹ4)(34ⅹ28)ⅹ21和34ⅹ(28ⅹ21)2.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3.(aⅹb)ⅹc=aⅹ(bⅹc)叫做乘法结合律。三、巩固:第47页试一试第47页练一练学生甲:从前面看每一层有5ⅹ4个,有3层,共有3ⅹ(4ⅹ5)个学生乙:从上面看每一层有3ⅹ5个有4层,共有(3ⅹ5)ⅹ4个学生:15ⅹ25ⅹ4和15ⅹ(25ⅹ4)学生:(34ⅹ28)ⅹ21和34ⅹ(28ⅹ2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自评:在今天的课堂上,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非常优秀的请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还可以的请为自己竖起食指和中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还需要再加把油,还需要为自己打打气的请举起拳头。\n第三单元课题探索与发现(三)第8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规律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重难点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出示第48页图,回答一共贴了多少块砖?二、探究新知:1.你是怎样算出来的?2.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能写出你的发现吗?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三、巩固:1.第49页试一试。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其数据大小、步骤都不要过分复杂,能掌握此题就行了。2.完成第49页练一练第3题。四、练习第49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估算结果回答一共贴了多少块砖?学生:6ⅹ9+4ⅹ9=54+36=90(块)学生:(6+4)ⅹ9=10ⅹ9=90(块)学生:(40+4)ⅹ25=40ⅹ25+4ⅹ2542ⅹ64+42ⅹ36=42ⅹ(64+36)(a+b)ⅹc=aⅹc+bⅹc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第49页练一练第3题。\n第三单元课题练习四第9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难点1.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掌握。2.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课堂练习:完成第50页第二题这个花圃的篱笆长米?如果每平方米大约种40棵郁金香,这个花圃共种了多少棵?二、趣味练习:完成第50页第3题。1.可以按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比一比”的活动,看一看哪个小组的连线又快又正确,也可以开展学生独立完成的“比一比”活动。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吗?150ⅹ20=3000150ⅹ40=150ⅹ60=360ⅹ24=8640360ⅹ12=360ⅹ6=三、课堂小结:四、练习:课后反思: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练习四第1、4题学生:列式后能不能不用乘法分配律?学生:列式后能不能不用乘法结合律?学生独立完成第50页第3题。按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比一比”的活动,看一看哪个小组的连线又快又正确,也可以开展学生独立完成的“比一比”活动。小组交流并加以讨论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解决所提的问题。学生说出所列算式中乘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举例验证\n第三单元课题整理与复习(一)第10课时教学目标1.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学重难点数的读法、写法;线与角;乘法等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你开学到现在都学会了什么?请你来告诉大家,好吗?二、你会做吗?1.完成第52页题目。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数据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收集数据的能力,又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2.猜猜我是谁?我是一个由3个4,3个9,1个0组成的七位数。我比一千万小得多,比四百万大一些。我一个0也没有,加上1末尾就有3个0。3.完成第53页第5、6题。4.计算:305ⅹ52624ⅹ78 46ⅹ589340ⅹ45 80ⅹ602577ⅹ44125ⅹ(12ⅹ4) 35ⅹ68+68ⅹ64201ⅹ24 25ⅹ(40-4)三、小结:今天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学生:我懂得了用数据来分析问题。学生:我知道怎样查资料。学生:我知道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图形。学生:我知道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第52页题目。课前收集一些数据信息,可以提高收集数据的能力。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组交流全班交流,这个数应是多少学生完成第53页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列竖式解答板演\n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教学重难点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2.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让学生观察第54页上的图示。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二、探究新知:1.将这些图案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2.观察第54页下图,并填空: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3.完成第55页第1题4.完成第55页第2题三、小结: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知识,能告诉大家吗?观察后谈感想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美丽的图案,我很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进行操作将这些图案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学生交流学生观察后讨论分组交流学生独立尝试讨论旋转中心的问题。分小组讨论从图1到图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学生自评:在今天的课堂上,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非常优秀的请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还可以的请为自己竖起食指和中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还需要再加把油,还需要为自己打打气的请举起拳头。\n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用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形。2.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教学重难点1.用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形。2.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课堂练习:1.完成第56页第1题要说出图形A形成图形B的方法。2.完成第56页第2题先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在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3.完成第56页第3题:本题练习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学会积累经验,再涂颜色。二、课堂小结: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有什么收获?学生分小组集体完成,第56页第1题要说出图形A形成图形B的方法。并加以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第56页第2学生分小组交流用三角板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第一步:摆一摆、涂一涂,通过平移能达到的图形。第二步:摆一摆、涂一涂通过旋转能达到的图形学生自评:在今天的课堂上,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非常优秀的请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还可以的请为自己竖起食指和中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还需要再加把油,还需要为自己打打气的请举起拳头。\n第四单元课题图形的变换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2.通过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过程。教学重难点1.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2.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过程。教学准备图片、七巧板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出示第57页上面图示,你知道1-2-3-4几幅图是如何变化得来的?二、探究新知: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5.总结三、巩固:57页下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后得到右图的,并动手摆一摆。学生讨论第57页上面图示,你知道1-2-3-4几幅图是如何变化得来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学生进行操作“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分小组进行讨论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分小组进行讨论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小组交流学生拿出七巧板进行操作分小组交流学生自评\n第四单元课题数学欣赏第4课时教学目标欣赏美丽的图案。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学重难点制作美丽的图案。教学准备图片、正六边形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出示一些和课本上相似的图案,让学生进行欣赏。问:你见过这些图案吗?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你想设计吗?二、探究新知:继续欣赏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师尽可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也可以在黑板上和学生共同画一个图案。制作美丽的图案:在制作时,先把制作的要求交代清楚,为了防止图形变形,也可以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用图钉固定下来,然后边旋转边描绘。三、巩固:用硬纸板剪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旋转绘制一幅图案。学生欣赏课本上相似的图案,并进行讨论。学生谈感想及个人见解我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我也想设计。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指导下画图案1.用硬纸剪一个六边形,并在六边形上打一个小孔,然后沿着六边形的边画。2.接着以小孔为中心,旋转手中的六边形,再沿着六边形的边画……学生自己进行操作\n第四单元课题练习五第5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成复杂图形。使学生能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学重难点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成复杂图形。设计图案。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课堂练习指导:1.练习五第3题: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倡学生边操作边自语(说一说图形变换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每一个操作的动作与有条理的思考及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2.完成练习五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然后用操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3.练习五第5题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然后由每一个学生在小组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是要说说图形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4.练习五第6题对于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程度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名字,也有些学生喜欢一些特殊的图形等。对学生设计后的作品,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说说设计的思想与设计的过程。5.课堂小结:二、练习:练习五第1、2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五第3题。边操作边自语(说一说图形变换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每一个操作的动作与有条理的思考及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学生操作,并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的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交流的重点是要说说图形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学生根据喜欢的程度进行选择,学生设计自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一些特殊的图形。学生自评全班交流学生自评:在今天的课堂上,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非常优秀的请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表现还可以的请为自己竖起食指和中指;如果你感觉自己还需要再加把油,还需要为自己打打气的请举起拳头。\n第五单元课题买文具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能正确的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的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难点: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挂图)让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如何解决8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2.讨论:“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80元是8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因为8÷2=4。3.练习:14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三、巩固练习1.9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165元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去解决四、课堂作业:完成P62页的第3小题五、课堂评价:1.通过学习你们都学到了什么?2.还有什么困难吗?六、课后反思: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80元可以买多少枝钢笔?8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出现情况如下:(1)买1个剩下60元,买2个剩下40元……列式:80-20=60 80-40=40……(2)买2个是40元,买3个是60元……列式:20x2=40 20x3=60……(3)还可以用80除以20来计算。列式:80除以20可以商4。1.生独立解决2.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7”与个位对齐?)独立完成同伴交流\n第五单元课题讨论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探索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教学过程活动一:讨论600÷20=30商的个位为什么要补“0”活动二:练一练最大能填几?(完成63页的第一小题)活动三:合作交流完成P63页的第2小题、邮书每包捆40本,需要捆多少包?每包捆50本,需要捆多少包?活动四:思考完成63页的第4小题课堂评价:通过练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课堂作业:完成P63页的第3小题。课后反思:1.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想法2.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同伴交流,集体反馈。1.小组合作,(只选择一道喜欢的题交流)全班交流反馈(重点反馈第2个小问题)1.先独立思考2.合作讨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全班交流出现情况如下:(1)酿1000克的蜜,要多少天,只要1000÷20=50即可(2)但要解决“要采多少花”的问题,就必须求出一天采花的数量,然后才能求50天采花的数量。让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n第五单元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第3课时教学目标1.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的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两辆不同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如何解决哪辆汽车跑得快些?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与路程程和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程,时间和速度。引出:速度=路程时间(关于三者之间的文字性定义语言,不需要作概括,更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三、看一看教科书P64页的看一看,安排这些内容是为了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四、巩固练习1.完成P65页的试一试的第1小题。2.完成P65页的试一试的第2小题。3.完成P66页的第一小题。(在书上完成)五、课堂作业完成P66页的2、3小题六、家庭作业完成P66页的4、5小题七课堂评价:1.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吗?八、课后反思:学生观看录象,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哪辆汽车跑得快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1.一看哪辆车每时行驶的路程多。列式:120÷2=60(千米)210÷3=70(千米)2.小汽车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它的速度是60/千米3.显然面包车跑得快。小组合作,相互举例,共同探讨。学生观看,拓展视野1.独立完成2.集体反馈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每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全班交流独立完成全班交流\n第五单元课题参观苗圃第4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运用所学的方法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苗圃。二、探索新知活动1:1.出示例题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有多少盆?讨论:(1)如何估计算式的得数。(2)如何进行试商。2.出示例2注:可能在讨论时学生会提出其他方法,对此,只要学生说的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练习完成P68页的试一试。三、课堂作业:完成P68—P69页的第1、2小题。四、课堂评价: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2.试商的方法掌握的如何?3.还有什么困难吗?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首次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有少数学生掌握得不好,还应再加以讲解和练习。五、课后反思:学生观察挂图先让学生估算独立思考可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22×10=220所以不到10盆。22×5=110比5盆多一些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可以把“22”看作“20”来试商,把154看作150,150里面有7个20.2.20×5=10020×6=120 20×7=140所以用7试一试方法和第一个例题一样1.先估算2.独立解决3.全班交流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试商的可让学生相互说一说。\n第五单元课题练习课第5课时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除法的计算。2.比较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比较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卡片、投影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活动一:完成P69页的第2小题学生能按照要求正确填出一个数字既可。二、活动二:完成P69页的第3小题三、活动三:森林医生(出示算式)如有问题教师可给予指导。四、活动四:完成P69页的第5小题“谁先到达目的地”五、课堂评价: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吗?六、课堂作业:根据学生情况出一些灵活的作业题。1.先让学生自己尝试2.组织交流,归纳出填数的方法。1.独立完成同伴交流全班反馈先让学生观察同伴交流相互说一说病在哪呢?自己尝试“看病”全班交流,集体反馈1.先让学生理解图意2.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哪辆车行驶的快一些估计后让学生自己再通过计算进行验证可让学生之间先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n第五单元课题商不变的规律第6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2.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教学重难点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活动一:出示P77页表格1.你能算出每个时间段的汽车速度吗?本活动是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因此,教学导入阶段可以先出示统计表。2.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3.能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4.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行使多少千米。5.试一试102=60020=204=30010=408=602=6.讨论: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或者除以0可以吗?7.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发现计算下列各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24030802044020120401600400 360902400608.作业:P78页的2、39.评价:(1)说说自己的收获(2)是否还有不明白的地方?10.板书设计:11.课后反思:让学生先说一说表中的信息进行计算,讨论统计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不同的发现,最后,引导学生怎样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也可以鼓励他们从问题的实际意义来解释自己发现。1.学生独立解决2.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这是商不变的规律不适用的条件,对于这些条件的发现,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尝试,然后说明理由。1.独立解决2.同伴交流,可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3.集体交流,对个别学生可以引导帮助。独立完成针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帮助可多让几个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想法。\n第5单元课题商不变的规律第7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王叔叔驾车去旅游,下面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记录。(多媒体出示)行驶距离/千米483264行驶时间/分241632行驶速度/(千米/分)二、步步引导,探索规律1.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哪些信息?2.独立计算:每个时间段汽车的速度?3.组织讨论:观察、比较表中的各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强调各组数据)第第第第一二三四组组组组4832642416322222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统计表。学生观察统计表后交流发现的信息: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并将统计表填写完整。学生观察、比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发现行驶速度相同,都是2千米/分。二、三、四组和一组比:路程(被除数)8-32-64-4,分别扩大2、8、16倍;时间(除数)4-16-32-2,也分别扩大2、8、16倍;扩大的倍数相同,速度(商)都是2,不变。(3)一、二、三组和四组比:路程(被除数4-8-32-64,分别缩小16、8、2倍;时间(除数)2-4-16-32,也分别缩小16、8、2倍;缩小的倍数相同,速度(商)都是2,不变。同样的方法各组进行比较,最后学生感知。\n第5单元课题抗震救灾第8课时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中括号的必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呈现教学情境录象: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略)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1.组织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图中的信息。2.讨论交流: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决图中所提出的问题,在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交流。3.发现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尝试解决,引出中括号。即:360÷[(12+6)×5]4.组织讨论:加中括号后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及时练习,巩固新知1.试一试(725-235)÷14×23728÷[(36-23)×7]2.算一算,比一比720÷12+24×20(720÷12+24)×20720÷(12+24)×20720÷[(12+24)×20]四、课后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全神贯注的观看录象。学生从图中可得到以下信息:一顶小帐篷可以坐12人;1顶大帐篷比小帐篷多坐6人;每辆车装5顶大帐篷;问题:一所学校360名学生,全部用大帐篷估计需要多少辆卡车运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后独立计算。然后集体交流:(1)12+6=18(人)18×5=90(人)360÷90=4(辆)(2)360÷(12+6)×5=360÷18×5=20×5=100(辆)学生发现问题:(1)运算顺序出现问题:应该用360除以(12+6)×5的积;而(2)中的顺序却是360除以12+6的和,用除得的商再乘5。所以应该先求(12+6)×5的积。学生结合解题思路讨论加中括号后算式的运算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即:360÷[(12+6)×5]=360÷[18×5]=360÷90=4(辆)学生独立计算,注意运算顺序。学生做完该组题,既加强运算能力,又训练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学生交流。\n第5单元课题计算练习第9课时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估算能力。2.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教学重难点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00÷50620÷2078÷960×304800÷40018×5+3120÷402400÷60二、估一估、连一连、算一算培养学生先估后算的习惯。46-(24+420÷70)=46-24+6=22+6=28三、课后作业966÷23731÷79980÷28828÷36689÷34618÷88四、练习小结对你这节课的练习情况做一个评价。学生看到题后独立计算,在规定时间内只写出得数。时间到后开火车汇报结果,全班订正。修改后:(165-65÷5)×6=(165-13)×6=152×6=912修改后:46-(24+420÷70)=46-(24+6)=46-30=16学生交流。\n第5单元课题综合练习第10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既增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增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支援灾区,爱心捐书(多媒体出示)1.观看多媒体,交流情境图中的信息。2.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新华小学六年级学生捐书多少本?根据新华小学部分学生捐书的本数,25所小学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可以捐书约多少本?二.设计方案,购买文具,(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见课本81页第3题)观看情境图,了解图中信息。小组讨论,设计购买方案三、全民健身、购买泳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见课本82页第7题)观看情境图,了解图中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如果小青和他的父母去游泳2次,买哪一种票比较便宜?3次?4次?5次?6次呢?用同样的讨论方法解决82页第7题的(2)、小题。四、实践活动你所在城市的最高建筑物有多高?它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大约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这一高度?学生观看多媒体后得到的信息:四年级捐12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20本六年级捐的本数是五年级的3倍。学生分析后进行解决:(120+20)×3=140×3=420(本)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20×25=引导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计算。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了解所须的信息:用500元购买奖品,其中第一名3人第二名4人第三名6人鼓励奖12人文具若干。学生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群策群力共同协商,设计出方法合理、符合题意的设计方案。售票处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方案设计。项目成人儿童个人票16元10元家庭票35元15次卡168元105元年卡768元480元学生课后通过询问、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