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2-09-08
类型:doc
大小:21.00 KB
页数:3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的实际问题;2、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说理表达;3、经历探索设计构造全等三角形测距离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发散性;4、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情分析在本章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将知识进行迁移,也就是知识的应用。本节课利用全等知识测距离。重点难点重点: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如何灵活多样地构造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在一次战役中,我军阵地与敌军碉堡隔河相望。为了炸掉这个碉堡,需要知道碉堡与我军阵地的距离。在不能过河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一个战士想出来这样一个办法:他面向碉堡站好,然后调整帽子,使视线通过帽檐正好落在碉堡的底部。然后,他转过一个角度,保持刚才的姿态,这时视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上的某一点上。接着,他用步测的办法量出自己与那个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他与碉堡的距离。提问:你相信这个故事中的测量方法能够测量出我军与碉堡的距离吗?2、 探索研讨 (1)情境探究 ①学生亲自体验战士的测量方法。\n  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如书本等)作帽檐,分小组在教室按照战士的方法亲自测量一下指定目标的距离,验证战士测量方法的合理性。(教师指导并参与完成)  ②教师出示教科书图 鼓励学生在刚才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战士这么测量的依据是什么?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学生归纳总结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知识。学生总结怎样利用三角形全等知识测量具体距离: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结论。3、讲授 教材实例(1)出示教科书想一想:  图,A,B两点位于一个池塘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你能帮小明想想办法测A,B两点间的距离吗?请说明理由。(2)学生独立思考3分钟后,分组交流探讨:如何测A,B两点间的距离。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此时是否积极参与。(3)各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板书出现的解决方案,由学生说明其理由。4、回顾与思考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学生思考片刻后进行总结,教师补充.)5、练习如图,要测量河两岸两点A、B间的距离,可用什么方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合理性6、作业\n见教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这节课是通过“测碉堡距离”、“测池塘两端的宽度”这两个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知识的应用。其中第一个活动故事很吸引学生,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一下,模拟战士的做法,验证测量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由于需要亲自去做,学生情况不同,花费了大量时间。以至于在后面的内容中时间不够用造成拖堂,课堂上造成前松后紧!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