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简)

更新时间:2022-09-08
类型:doc
大小:227.50 KB
页数:25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一、生活中的数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单元教学建议: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2、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3、重视发展学生数感。4、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课时数:5课时。第一课时数铅笔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二、探索新知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2、全班汇报。三、巩固新知1、圈一圈,数一数(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小朋友的的人数。(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核对2、拨一拨。把学生的人数43,在记数器上表示出来,生说,师拨。四、学生反馈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同桌报数,全班交流。2、看谁数得快。学生自己数,数完后,汇报。3、接力赛。34、36、38、()40、42、4420、30、40、()、()、();45、50、55、()、()、();22、32、42、()、()、();同桌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一人接着说。全班汇报。师生,生生。五、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感觉如何?六、教学反思:刚过完春节,第一课的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非常的低。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下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第二课时:数豆子教学目标: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教学重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二、新知学习。(一)学习记数和写数。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课?2、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3、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怎么写呢?学生自由的写。(二)说一说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学生讨论。全班汇报。(三)写一写教师拨珠,学生写数。36、40、100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26。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2、填空。()个十和()个一是()。()个十和()个一是()。学生自己观察图,在独立写出数。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核对。3、写数教师拨数,学生写出数字。23、50、71、804、小熊写出门牌号。学生观察后,自己写门牌号。学生核对。四、教学反思由于教学具准备的不够充分,创设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长。在教学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时,学生的练习量最好要加大,可以让学生自己同桌合作一人编题,一人说出答案。第三课时动物餐厅教学目标:\n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两叠作业本,一叠是21本,一叠是18本。2、学生观察,两叠作业本哪叠多,哪叠少。为什么?二、学习新知1、现在知道了哪叠作业本多。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2、学生回答。在说说记“>”“〈”的方法。3、填一填: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32O34,100O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师生核对。三、巩固反馈,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45O5478O7662O6280O7958O91100O8915<()()>89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连一连。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连?本题中60是多余的信息。3、(1)按顺序填数。(2)读出各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3)根据右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练习过程,(1)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应该怎么来完成这个练习。在学生练习。(2)指名读出各数。(3)小组讨论后,学生完成。完成后在进行核对。4、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苹果、香蕉、苹果、香蕉、()、()、()、()。学生独立完成该题。5、小调查: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每班有多少人?哪班认数最多,哪班认数最少?学生课后同捉合作去完成。四、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小小养殖场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重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事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学习新知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还有差不多等概念。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88人()、12人()、76人()。三、巩固反馈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35428542885()()()()()()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3、数学游戏,猜数。同桌合作,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例如: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乙:是20吗?甲:不是,比20多得多。乙:是70吧。甲:比70少一些。……四、课堂总结: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五、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一(P、10)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4、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教学重点:理解五个词语的含义。教学难点:写数、读数、比较课前准备:计数器等教学过程:一、指导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让学生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二、指导第2题1、看图说说谁最多谁最少?2、用“( )比( )多得多,( )比( )多一些”等的句式说一说。\n一、指导第3题 1、学生自由选择。2、说说为什么选这个数?另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二、指导第4题1、师拨生写,同桌检查。2、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3、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写,相互检查,师巡回指导。 三、指导第5题:拨一拨,比一比。先师生间进行再学生间进行。四、指导第6题1、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2、同桌交流你组合成了哪些数?3、说一说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少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队。七、课堂总结。二、观察与测量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课前准备: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第一步: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第二步: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2、与同伴进行交流。第三步: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2)、连一连。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再交流评议。4、猜一猜。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四、教学反思空间想象能力要想在一堂课中就有不错的表现,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整堂课下来,只有那些基础很突出的学生才能基本掌握空间想象的方法,大部分同学还不能对某一物体进行想象,想象出从各个角度观察的结果。教学内容:桌子有多长(P、14)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课前准备:尺子、铅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1、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2、小组讨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3、小组代表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用手、笔、文具盒、书、本子、橡皮等)二、学习厘米与测量方法1、疑问过渡:为什么我们同学说的数都不相同呢?该怎么呢?2、为了让我们得到数据相同,我们要用相同的工具来测量,要用相同的单位来计数。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3、认识尺子,学习厘米。(1)、出示尺子,认识尺子。(2)、认识刻度,学习厘米。先估计1厘米的长度,再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表示为1CM。4、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n5、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6、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7、小结测量方法: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一、实践操作,巩固知识1、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并说一说大约数;再请学生进行测量;最后让他们看看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2、第2题:先估后量再填。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熊量错的题目,说说怎样量才正确的?我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四、课堂总结。对于才一年级的学生,要在一堂课中掌握厘米的概念,还要学会正确的估算、测量,还是那句话,教材过难。在练习中出现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练习和书本的不配套。举例:看随堂……教学内容:我又长高了(P、16)教学目标: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得出课题米的认识。二、学习米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2、感受1米的长度。(手臂或身高等)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在量一量。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在进行测量。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题目:P16试一试。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谁猜对了?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完成后核对。5实践操作。学生自己画出一条长3CM的线段。四、总结你这堂课感觉学什么对方最难。为什么?还有什么不动吗?教学反思:整堂课,当我上到1米,在你身体的什么地方时?学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但是,有趣教具的有限,学生不能全部进行感受1米的高度,我想如果一人准备一个卷尺,那效果可能会更好。教学内容:估一估,量一量教学目标: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重点: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估一估、量一量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2、师生测量。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1、试一试(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3)门的高是---米---米。,学生先估测,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2、练一练第1题,同桌合作,先估测,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第二课时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有,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容是P19第三题。2、找一找,量一量。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3、P19第5题。想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4、实践运用。(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三、课堂总结。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课后延伸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n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流程:一、情境创设。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二、新知学习。(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回答……生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再出示挂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三、巩固新知1、练一练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依次类推。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其他也如此。四、课堂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很多,但是还不能正确的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在表达自己的方法时,大多数是人云亦云的。没有达到自己掌握方法的层面。教学内容:采果子教学目标:⒈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⒉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教学过程: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⒈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⒉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㈡合作探究,学习新知⒈师;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列出算式。25+4=294+25=29教师逐个问:你是怎样想的?⒊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⒋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5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指名学生列式:25-4=21教师逐个问: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说一说。㈢从生活中体验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同学列式。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两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第三题学生口算拓展练习:⒊想想填填的第4题:根据练习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一组算式吗?由于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不是很扎实,引起这节课的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对计算方法多样化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原因是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很单一。说明了学生由于整十数的加减法学得还不够。所以建议下节课因该设计一个巩固练习。教学内容:巩固练习\n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忆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练习过程: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计算。30+5010+4060+2070+2050+4090+1090-7080-5070-6050-4080-6050-10说说是怎么想的?2、计算。24+536-45+8325+452+32+5799-85+6135-2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核对答案。3、看图列式。22M6M27M5M?M?M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独立列出算式,计算。4、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几个?34+□=3□4□—4=4□小组讨论,自己填写。核对。我写了几个?同意吗?5、选问题,在解答?东东作了26朵小红花,小芳做了3朵小红花。问题:一共做了几朵小红花?东比小芳朵多多少朵?小芳比东东少多少朵?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地方觉得学得有点难?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中联系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课时安排:2—3课时课前准备:小黑板、图片、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说说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新课练习1.第2题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板演,评析。2.第1题出示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3.第3题出示学生独立审题,解答题目,校对。4.第4题出示先报出得数,再帮小熊投篮。5.第5题出示看清题意,独立完成。6.第6题出示读懂题意,独立完成,校对评析。迁移训练,换一个得数试试看。7.第7题出示自由读题,指名读,说说怎么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8.第8题出示学生自主完成,校对。9.第9题出示先审题,再独立完成。10.第10题出示自由审题,独立试做,评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1.第11题出示有只淘气的小狗把墨水瓶打翻了,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数?神奇的算示:请你填一填,算一算,会发现什么?三、小结介绍算盘。说说你的学习收获。我和小树一起长教学目标:3.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4.倡导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学会提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课前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为了保护我们地球这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小朋友开展了植树造林的活动。二、新课1.出示主题图2.学生自由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3.小组汇报交流4.指名汇报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间进行交流。\n一、应用教学1.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3.小组讨论4.汇报交流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6.解答疑问:淘气在飞机上看到的凉亭是什么形状?四、有趣的图形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了解用途。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图片;2、自己动手做几个你认识的图形;3、水彩笔。教学过程:二、导入新课1.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2.小组互相介绍。3.小结学习情况。三、新课教学1.小组汇报: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2.归纳板书: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1)小组交流(2)汇报评议四、巩固练习1.连一连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2.涂一涂按要求画一画。3.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4.数一数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动手做(一)教学目标:3.巩固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4.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动手实践操作。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图片;2、钉子板;3、橡皮筋。教学过程:一、指导操作1.介绍钉子板2.给你橡皮筋,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吗?3.动手试一试4.介绍你的围法5.有别的不同的围法也可以介绍一下6.展示作品7.评议二、试一试1.围出四边形,五边形2.提问:下面的图形有几条边?你能围出来吗?3.你还能围出一个六边形吗?三、练一练1.动手围一围2.模仿图案画一画3.看一看,说说每个图案像什么试一试,围出你最喜欢的图案。动手做(二)教学目标:5.利用认识的图形组出美丽的图案。6.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动手实践操作。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图片;2、小棒。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1.出示图案:风车扳手万花筒青蛙2.引导观察3.小组讨论:每人分别选一个图案指出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4.汇报交流5.小结评议6.介绍图案的作用二、练一练1.想一想,涂一涂看清题意,动手画一画。2.摆一摆\n(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2)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动手做(三)教学目标:1.利用认识的图形的特点,折出别的图形。2.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折出图形,拼出图形。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图片;2、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折一折1.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先想后实践,再对比。2.把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剪一剪,比一比。二、拼一拼1.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拼一拼。2.展示你的作品。3.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试一试。三、练一练1.动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图形。2.口算训练比赛。3.折飞机。自己动手研究,实践制作。4.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5.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小组合作,交流评议。第五单元:加与减(二)课题一:买书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和49页第1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五、教学关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六、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买书”的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学生可能提出:(1)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2)汪汪乐园比海底世界多多少本?(3)汪汪乐园、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一共多少本?(4)买1本汪汪乐园和1本海底世界需多少钱?(5)买2本汪汪乐园需多少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1、尝试解决问题。先对“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28+4=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2、探索算理。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方法一:借助小棒。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方法三:28+2=30,30+2=32。方法四:8+4=12,20+12=32。方法五:28+4\n32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2)、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一点,横线要用尺子画,要画直。(3)、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三)、实际应用。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和讨论,只要学生所说的答案符合要求,就应给予肯定。2、“试一试”的第(2)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完成教科书第49页的“练一练”第1题。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位值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四)、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之处,提出留着下练习课解决?也可以将问题保存在:“问题银行”中。板书设计:买书28+4=3228+2=30288+4=1230+2=32+412+20=3232(1)、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第二课时:练一练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第2~5题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解决培养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关键: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六、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计算题(教科书第49页的第1题),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解答。中间如果出现错误,加以纠正。2、夺星大赛。(教科书第49页的第2题)先独立做,每个风筝中的三道题都做对,学生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二)、实际应用。1、教科书第29页的第4题。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用去多少钱?杯子眼镜9元25元\n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让学生在选择中,排除“爷爷有50元钱”这个多余条件,培养学生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列式解答。9+25=34(元)2、教科书第29页的第5题。出示图,明确题意和图意:根据说话“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算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为了使学生明白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把说话的男孩也算上。先搞个模拟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做题。(三)、总结。学到了什么?还可以将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加以解决。板书设计:练一练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用去多少钱?杯子眼镜9元25元9+25=34(元)第三课时:练习四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五、教学关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七、教学过程:(一)、通过游戏,复习计算。1、书第50页第2题。(吹泡泡游戏)54+9=26+9=33+8=7+42=38+7=6+37=56+4=8+22=3+79=40+15=可采用小组接力竞赛的形式,看谁算得最快。2、书第50页第3题。(森林医生)让学生当医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把对的写在旁边。3、书第51页第8题。(小猴摘桃)19+5=43+8=32+40=64+9=8+55=49+6=8+36=65+7=4+28=20+35=68+5=17+30=26+9=43+8=6+39=18+8=77+5=56+5=9+27=42+6=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比赛,谁算的又对又快,便摘到桃,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比赛,其他学生加油。4、书第51页第7题。(比较大小)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二)、实际应用。1、书第50页第1题。上层357911下层2727272727一共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2、书第51页第5题。先投影出示采蘑菇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生:2个已知条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个,兔妹妹采了37个。)出示问题:“兔哥哥采了多少个?”\n学生先列式,并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1、书第51页第6题。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羽毛球乒乓球38元29元5元2元先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可能有:(1)、买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2)、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钱?(3)、买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钱?(4)、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5)、4个都买要花多少钱?……再根据问题列式解答,若解决不了的放入问题银行。(三)、找帽子结合书50页第4题,全班一起玩找帽子游戏。每人手上1张口算卡片,去找相应的帽子。(四)、总结。通过学习,你解决了“问题银行”中的哪些问题。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再存入“问题银行”,下节课再来解决。板书设计:练习四12+9〇11+9(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第四课时:发新书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五、教学关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六、教学准备:挂图,计数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发新书”的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学生可能提出:(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4)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针对“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汇报时,应鼓励学生估算结果,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1、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列出的19+18=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2、探索算理。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学生可能有方法一:10+10=208+9=1720+17=37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9,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7,十位上的1加上1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3,合起来就是37。方法三:19+10=29,29+8=37。方法四:20+18=38,38-1=37。方法五:20+20=40,40-3=37\n方法六:19+1837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9加8等于17,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三)、实际应用。1、完成教科书第52页的“试一试”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2、完成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26+7=3+39=18+27=26+27=23+29=18+47=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苹果中间问题之间的联系,在独立做题。3、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四)、解决问题。(我们去春游)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3题。一(1)二(2)一(2)二(1)二(3)一(3)27人34人30人30人33人25人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做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教学时,可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搭配等。(五)、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用什么方法学到的?板书设计:发新书19+18=3719+183710+10=208+9=1720+17=3719+10=29,29+8=3720+18=38,38-1=37第五课时:练习五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以及应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能力。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卡片七、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1、书55页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时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2、数学游戏。(找朋友)书54页第3题。选9个各同学每人手拿一张以下的算式卡片。45+7=40+27=39+25=17+24=58+6=28+13=62-10=29+38=48+16=得数相等的同学做最好的朋友。(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n1、书54页第1题。算一算,各年级参加歌咏比赛的总人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男生463248354637女生343046275238总人数先让学生估算哪个班的人数较多,再进行准确计算。2、书54页第2题。出示图,看懂图意后,编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熊从家里去上学,已经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家离学校有多少米?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商量与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完成后,进行汇报。55+35=90(米)。1、数学游戏(1)、教科书第55页第5题: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力赛,使学生再紧张有趣的情境中巩固新知识,培养合作意识。(2)、教科书第55页第6题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让学生先估算,再选择不同的答案。35和713和2915和2724和18(三)、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练习五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男生463248354637女生343046275238总人数第六课时:估一估,找一找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找规律,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估算及应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四、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七、教学过程:(一)、估算及具体应用练习1、书第56页第7题。(1)、先让学生看图明白问题的含义,(左边有17个杯子,右边有18个杯子,把这些茶杯全部放进能装36个杯子的纸箱里,能装得下吗?)(2)、再让学生先估算,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汇报:17+18=35,35<36,所以能装的下。2、书第56页第9题。小明小亮小丽10m15m(1)、3人比赛投沙包,小丽第二名,她可能投多远?(2)、小丽和小亮只差2米,小丽投了()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做第(1)题时,可从小丽第二名中,估计出即比10米大,但小于15米。所以猜可能是11米、12米、13米、14米。做第(2)题时,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n小丽和小亮只差2米”算出小丽投了13米。15-2=13(米)做第(3)题时,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并汇报。学生可能会提:小明和小亮一共投了多少米?谁第1名?谁第3名?小丽比小明多投了多少米?……(二)、找规律1、做第56页的第8题2123414333533555小组讨论观察规律,说说表格中的规律。汇报:第1张表格,横着看相差1,如:21、22、23。竖着相差10。如21、31、41。第2张表格,横着看相差10,如:33、43、53,竖着相差1。如:33、34、35。2、接着往下写。1247()()23568()()()()12358()()先观察,找出规律,再独立做,并说说规律。(三)、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板书设计:估一估,找一找2123414333533555第七课时:数学游乐场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数学游戏,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应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数学游戏。(找朋友)每人手拿一张两位数的数字卡片,任选两人出示卡片,其他的同学先把两数相加,计算出得数。如:出示28、31,全班即回答31+28=59……(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书57页第10题。打枪游戏。(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20+()\n35+()65~7516+()即两个加数相加得数应在65和75之间。50+()38+()70~8044+()即两个加数相加得数应在70和80之间。(1)由于本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只要说出一种就符合要求。2、书57页的数学游戏。先向学生说清游戏规则,可以先指导两个学生进行游戏,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规则:两人轮流选数。(1)、每人每次选两个数相加,结果要小于100。(2)、填表并把选过的数划掉。(3)、比较两人的得数,把大的得数圈起来。(4)、连续玩5次,谁圈的多谁就胜利。活动中,注意学生的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三)、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学游乐场20+(45)35+(31)65~7516+(56)第八课时:小小图书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和59页第1、2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五、教学关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六、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图。请学生观察图和统计表,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学生可能提出:(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1、尝试解决问题。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33-7=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2、探索算理。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方法一:借助小棒。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33,减7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方法三:13-7=6,20+6=26。方法四:7-3=4,30-4=26。方法五:33\n-726竖式计算:(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三)、实际应用。1、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试一试”第(1)题。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只要对就应给予肯定。2、“试一试”的第(2)题。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并汇报。3、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练一练”第1题。利用计数器,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4、书59页的第2题。48-9=53-6=70-7=32-3=独立竖式计算。(四)、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小小图书馆33-7=2613-7=6337-3=420+6=26-730-4=2626(1)、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第九课时:练一练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第3、4内容。练习六的第1、2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加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加法。四、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七、教学过程:(一)、数学游戏,巩固口算。1、书60页第1题。10-7=13-5=100-1=30-7=23-5=100-2=50-7=33-5=100-3=将第1题写在黑板上,选9人参加此游戏。3人为一组,接力做题。哪组做的又对又快,哪组获胜。计算出得数后,全班观察每组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擦掉得数。引导学生翻开书60做第1题,先只计算每组的第一题,然后推算出后面两题的得数。汇报规律:第1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2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20。\n第2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1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10。第3列是被减数不变,减数每次多1,因此差每次少1。1、书60页第2题。制成口算卡片,全班轮流开火车计算,然后独立翻书做题。(二)、森林医生。书59页第3题。教学时,请学生先找出错误的原因,再独立在书上进行改正,汇报时,请3名学生当医生,给小树治病,并说明病的原因,再开药治病。(写出正确的算式)(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书59页第4题。每人准备1张口算卡片,通过乘车活动,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再全班互相检查,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三)、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练一练10-7=313-5=8100-1=9930-7=23-5=100-2=50-7=33-5=100-3=第1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2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20。第2列是减数不变,被减数每次多1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10。第3列是被减数不变,减数每次多1,因此差每次少1。第十课时:练习六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1、书60页第3题。通过数字加工机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练习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时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2、书61页第6题。以小组为单位分成4组,代表小猴,小兔,熊猫,狐狸。在小组中开展竞赛,看看谁先过河,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找规律。书61页第5题。(1)24,31,38,(),52,(),()(2)69,62,(),48,(),(),27先说说有什么规律,再独立填写。(三)买东西。1、书60页第4题。出示图童话故事奇妙的世界科幻故事42元8元12元让学生观察图意,(我有8元钱,要买一本《童话故事》,还差多少元?)先估算差几元,再进行准确计算,列式解答书上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如:买1本童话故事和奇妙的世界需多少元?\n2、书61页第7题。出示图火腿肠烤鸡蛋糕色拉油15元18元16元24元40元钱可以买什么?看懂图意后,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商量与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三)、实践活动调查有多少本课外书?让学生和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完成统计表。我我的同桌一共()本()本()本(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练习六(1)24,31,38,(),52,(),()每次多7(2)69,62,(),48,(),(),27每次少7第十一课时:跳绳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五、教学关键: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62–48=70–48=70–62=62+48=48+70=62+70=2、探索算法。先请学生估计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进行验证。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帮助。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1)、我想62–40=22,22–8=14,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n用的是“满十进一”的方法。(4)、用竖式计算。.62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485–4=114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3、比较几种算法的简便性。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师认为“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自己所接受的方法。(三)、实际应用。1、完成70–48=70–62=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没有进一,数位没对齐等。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淘气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测,“()”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四)、总结。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板书设计:跳绳62–48=14(下)我想:62–40=22我想:62–50=1222–8=1412+2=1462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485–4=114第十二课时:练习七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部分题目。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四、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复习相关计算。(教科书第63页的第4题、教科书第64页的第1题。)做对一题得一颗,你可以得到几颗。请学生抢答,进行口算。谁对就可以得到一颗。\n对于竖式计算,学生在书中独立完成,小组互检,正确了就可以得到一颗(二)、实际应用。1、森林医生。(教科书第64页的第2题)请学生独立在书中“就诊”,并找出病因,及时给予治疗。集体反馈时,让学生指出病因,并说说要如何纠正,今后要如何避免出现这种的错误。2、口算比赛。(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根据《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评出口算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并加以奖励,对于其他学生也要加以鼓励。3、蜻蜓找花。(教科书第64页的第5题)在媒体上演示,每只蜻蜓的身上都有一道算式,每朵荷花上都有一个数字,请学生帮助蜻蜓找花。请学生上电脑操作,拖动蜻蜓,媒体中加以判断。最后,请全班学生在书中连一连。1、画出跷跷板。(教科书第64页的第8题)明确题意再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断,两只小熊的轻重的?汇报时,鼓励多种方法比较。如:我是通过计算等出结果后,比较小熊轻重的;我是通过观察两道算式的关系进行判断的,35+6和6+35,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得数没有发生变化。76–12和76+12,一个是减12,另一个是加12,所以加12的算式的得数比减12的算式的得数大。60–14和60–41,第一个算式减的数比第二个算式减的数小,所以得数也就比较大。2、把得数排一排。(教科书第64页的第11题)明确题意,再根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汇报时,要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先把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再根据得数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游戏。猜猜我是多少?1、教师示范:我比38大17,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55,比38大17,就是把38+17=55。教师示范:我减去13,就是60,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73,()-13=60,()填73。教师示范:我加上20,就是52,请你猜猜我是几?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32,()+20=52,()填32。2、学生在小组中模仿老师,互相出题。学生活动,教师从旁指导。(四)、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今后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练习七我比38大1713就是60我加上20就是5238+17=5513+60=7352–20=32第十三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7的部分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图意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比多少等应用题,有进一步的理解。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观察图意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比多少等应用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四、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五、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图意和题意。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为例子,编应用题。\n郑光昊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拿到了38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比郑光昊小朋友多拿到7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拿到了几个五角星?学生在本子上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说说是怎么想的。具体分析:求静宜小朋友拿到了几个五角星,,静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是与郑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做比较的,而且静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比郑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个数多7个,所以把38+7=45(个)。(二)、实际应用。1、自编应用题。根据刚才的例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也来编应用题。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如,我做了25道计算题,我同桌比我多做9道,我同桌做了几道?我吃了12颗糖,还剩下9颗,原来有几颗糖?------在自编应用题的时候,根据具体要求,加以解决。2、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看图明确图意,再根据问题,独立解答。集体反馈时,说说自己是如何分析的。如,条件是松鼠吃了25个松果,篮子里还剩下17个,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松果?要求原来有多少个松果?就是把吃掉的25个松果加上篮子里还剩下的17个松果,就是25+17=42(个)。3、教科书第65页的第6题。明确图意和题意后,只要学生能列出算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即可。如果学习有困难,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4、教科书第65页的第7题。让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教师也可以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的含义,然后估计小黄可能有多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如:小花比小点高多少?小点比小花矮多少?(三)、购物游戏。(教科书第66页的第9题。)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买法,但总价不能超过20元。先让学生明确图意:商场中各种玩具的单价,如,洋娃娃18元,机器人10元,机关枪11元------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拿出教具中的人民币,进行购物活动。(想买什么玩具,应付多少钱,又要找回多少钱)活动结束后,反馈,小组中谁表现最佳?谁是最佳服务员?谁的计算又最快?学生有什么话都可以评价。(四)、总结。有什么收获?想评价谁?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我已经吃了25个松果,还剩下17个松果,原来有多少个松果?25+17=42(个)小象出生时,象妈妈29岁,今年小象3岁,象妈妈今年多少岁?29+3=32(岁)第十四课时:火星探险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以及竞争的意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关键: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n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游戏的材料(若干个棋子,火星探险图,筛子)七、教学过程:(一)、明确游戏要求与规则。1、明确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都有一张火星探险图,图中就是我们要走的路线图:从1到50,1是起点,50是胜利的终点。掷一次筛子,朝上的面是几,就将棋子放在相应的位置,再根据要求移动棋子。小组中比一比,看谁先到终点。2、扫清语言障碍。每个数字的周围都有相应的要求,请全班学生一起把这些要求读一读,明确要求,同时也记请相应的文字。如:找到火星地图到达25–19,那么就是计算25–19=6,就前进到6的位置。(二)、组织学生开始游戏。明确各项要求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教师可以从旁给予指导或肯定。(三)、游戏结束后,反馈。让学生汇报,比赛的结果,谁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小组中又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各抒己见。(四)、总结。谈想法,今后想怎么学数学,用数学。板书设计:火星探险1:找到火星地图到达25–19,25–19=6,就前进到6的位置。2:建立与地球联系到达81–77,81–77=4,就退回到6的位置。5:看到火星化石到达12+8,12+8=20,就前进到20的位置。40:太阳温度太高退回31–16,31–16=15,就退回到15的位置。第十五课时:小小运动会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点:能利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五、教学关键: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附页3中的图形。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学生最近刚开展的运动会的情况,让学生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以及自己班取得的成绩。学生发表想法。(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请学生观察“动物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况。说说都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如:有18只兔子在赛跑,有34只小狗在进行跳绳比赛,有9只袋鼠在进行跳远比赛,有37只猴子在进行爬树比赛,天空中还有蜜蜂、蜻蜓、蝴蝶和小鸟。2、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小组中说一说,都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与小组中互相提出问题,再互相解决问题。小组中活动。3、反馈,汇报。如:参加跑步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n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远的多几只?参加爬树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蜻蜓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蝴蝶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小鸟组成了什么图形?又是有哪些形状组成的?评价小组成员的回答情况。如:哪里回答得很好,好在哪里?哪里回答得不够好,不好在哪里?你自己问题提得如何,又解决得如何?(三)、动手做一做。制作奖杯。比赛结束后,要对获奖的班级或个人颁奖,所以要小朋友们动手做一个奖杯。展示几种不同的奖杯图案,让学生说说要如何制作。学生动少制作,还可以用水彩笔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让奖杯更好看。展示学生作品,还可以互相交换作品,促进学习。(四)、解决问题。比赛结束了,学校准备了两辆最多可以坐50人的车子,那么这两辆车,运动员够坐吗?学生讨论,要想知道够不够坐,首先要考虑什么?(运动员是否超过了100人,超过了就不够坐,没有超过或刚刚好100人,就够坐。)如果有96个运动员,你会怎么分配呢?学生讨论,只要方案合理均可。(五)、总结。想对大家说什么?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小小运动会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跳绳的少几只?34–9=25(只)参加跳绳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只?34–18=16(只)《买文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教学准备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课件出示文具店)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1、参观文具店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2、认识人民币(1)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2)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并整理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所以在这里,我让孩子自己进行交流,再由组长整理进行汇报。](3)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属的,叫硬币。(4)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在此,向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3、巩固新知游戏:我问你答(1)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2)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n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个一分钱)(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少张一角?”(钱由图来表示)三、巩固练习(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出示各种文具及价格)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少?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四、学生互评、自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了本课所学,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买衣服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说一说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二、练一练。第一题: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第二题: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第三题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三、数学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去商店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2、借助操作,能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教学过程二、观察主题图1、看清主题图的含义,解决提出的问题。2、也可以设计模拟购物,在活动中计算多件物品的钱。3、也可发在活动中提出其他的问题。二、填写一填。目地是熟悉计算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主题图选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计算。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购买多件物品的钱就可以了,不需列式。应找回多少钱教学目标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教学过程一、观察主题图1、让学生看清图意。2、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填一填,教师也可以借助模拟活动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一、说一说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生只要能够根据实际操作计算出应付的钱和应回的钱就可以了。不需要列式。二、数学游戏1、解释游戏的规则,组织学生做也准备工作。2、在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级地参与。3、顾客和货员可以交换。加与减套圈游戏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看清题意,引题\n看图,利用书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估算活动,体会估算的必要性。1、独立思考,。2、组织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3、然后通过计算进行验证。二、解决问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共得多少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三、想一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如“如第一次如果是23分,第二次是多少分”。并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进一步进行讨论。四、练一练。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独立完成。乘船教学目标: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2、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引导学生估计两只船够不够,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在些基础上,让演学生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二、算一算。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对于是100—54,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应以鼓励为主。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做。三、数学游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这个游戏这道题不仅练习100以内的减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乘车教学目标: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学主题图。1、看懂图意。2、运用问题开展估算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鼓励学生浓度根据图意来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4、对于56—27+19,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加减法的算式列在一起的写法,教师应给予肯定。二、练一练首先让学生明确图意,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还是少,并说说理由,最后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三、学后体会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