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课题三峡工程(一)课时课型新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备课邹平市韩店小学张呈岗单元备课课题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理解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牛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训练重点经历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授课日期:9.3本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牛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Hl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2,牛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n生1:6台发屯机组每小吋发电多少万千瓦吋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1,教师根据学生提岀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1,独立列式估算.58.6X6=交流:58・6~60,60X6二360.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吋展示学生计算过程.①5&6586X6X6351.63516②58.6X10=586586X6351635164-10=351.6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586X6X6351.6缩小到原来的3516(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5&6X6351.6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X6二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XX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4)多媒体岀示练习:2.47X5=2.453X2=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n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2,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2)-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5.814.67X_68802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4页第6题)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六,作业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教学反思:本课是小数乘法学习的第一课时,是在整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我就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探索练习,为新授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我试图放手,但我的问题设计的太碎了,如果这样设计问题,可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价值:(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2)要求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3)你能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吗?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对新授的内容"1・8X4〃我想最好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用自己以前的知识去解决,在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点拨一下,这样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授课日期:9.6本学期总第2课时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整数第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继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小数点的位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n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0.37X100.37X1000.37X10002.5X425X40.25X4(2)看谁乂快乂准4.8X90.12X35X5.80.28X30.165X47.96X72、笔算练习0.32X471.6X5264X0.251.37X21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走进生活.1,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1)指生描述图意(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2,课本第5页第9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1)引导学牛提出问题.女口: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图2,跑道长多少米(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⑴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2)-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问:(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1.20元,豆角每千克4.50元,青椒每千克3.40元.①买1.5千克白萝卜和1.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②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授课日期:9.7本学期总第3课时\n题小数乘整数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第3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2,理解小数乘法计算法则.3,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4,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0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旅游景点吗师: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学主的回答教师将木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问题二:巴东,秣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干米教学过程师: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先让学生解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三的解决,让学牛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尝试解决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师:求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生:53.5X0.5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牛: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师:请同学们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1,学生己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2,学主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牛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n1,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100倍)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100倍)2,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二:巴东,秣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二的解决,使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总结岀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1,学生共同研究探讨53.5X1.2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讣学生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千米〃化为〃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來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2,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牛在探讨尝试解决53.5X1.2=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3,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3,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师:你会用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0.483X0.06吗生:(跃跃欲试)会!通过计算0.483X0.06使学生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进一步完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牛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四,有序练习,促进发展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试做教科书第8页第1题)学牛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师: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1)学牛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岀表扬.3,综合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3题师: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岀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强调规范书写竖式.五,回顾反思,及时总结:\n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小数乘以小数第一课时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学会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养成计算前先估算的意识。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4、应用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如何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但究竟为什么这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是这节课要明白的。单独的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我运用了计算房间面积这一承载数学信息的生活情景。并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列式。接着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其实小数乘小数这一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学生完全有能力自我迁移、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会直观的认为如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一共有两位,积的小数位数也应该是两位,以此类推。当然学生的这一发现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应该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明确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做,即验证的过程也是重要的。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我们是运用了大量举例来验证的,这节课通过推理来进行验证。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先估算,估计出结果的大致范围,一边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初步了解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接着通过提问3・6*2・8问什么积是两位小数,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其中的算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明白了因数扩大\n了几倍,要使积不变应反之缩小相应的倍数,这也是积不变规律的运用体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系统性、连贯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接着运用刚才的推理计算阳台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较,抽象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化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学期总第4课时授课日期:9.8课题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第4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牛的思维能力.2、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2、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儿位小数再计算.0.8X7二0.24X0.2二3.5X0.1二0.2X0.4=0.7X8二1.5X6二1.3X0.07二10.3X2二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8页第4题.134X3=40256X15=84013.4X3=()56X1.5=()1.34X0.3=()5.6X1.5=()\n0.134X0.03=()0.56X1.5=()教学过程(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火眼金睛辨对错8.7X0.97&372.9X0.0042.91616.5X0.69.9012.5+4.31.68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方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3.15X1.4=3.15X1=3.15X0.6=4.9X0.01=5.8X1.2二4.9X1=5.8X1=4.9X0.99=5.8X0.9=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0.5X8.2=2.4X1.02=0.97X0.84=0.98X0.06=3,不计算,你能在O里填上或〃/吗教科书第9页第8题.0.98X100.980.58X0.9900.5832.5X1.403.25X1.4315X0.903155.4205.42X3.84,16X1.104.16先让学牛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牛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三,自主练习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3.2X2.11.82X0.453.1X0.452,教科书第8页第5题(1)学生独立解答.(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3,教科书第9页第6题(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教科书第10页第12题(1)学牛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木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教学过程(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四,趣味探索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岀后两道题的得数.0.3X0.3=\n0.33X0.33=0.333X0.333二0.3333X0.3333=0.33333X0.33333=1,找规律,填一填.教科书第10页第13题(1)0.30.61.22.4()()()(2)3.244.85.6()()()(3)0.20.61.8()16.2()()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四,总结谈1F: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本学期总第5课时授课日期:9.9课题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第5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2、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0.8X7二0.24X0.2二3.5X0.1=0.2X0.4=0.7X8=1・5X6=1.3X0.07=10.3X2=二、自主练习1、、教科书第9页第7题先让学牛估算,再计算。讣•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个因数人,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小组交流后回报::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2、教科书第9页第9题先让学生看示意图,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答后,让学牛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牛发表自己的想法\n3、教科书第10页第10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三、小结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本学期总第6课时授课日期:9.13课题信息窗3——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第6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乘法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I口知,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投影出示)1,口算练习0.7X0.71.1X100.24X0.23.5X0.10.2X0.40.6X5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12X5X330X7+85250X4-320根据学牛回答,教师小结:在计算整数连乘的吋候,•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讲解:从2006年920日22时开始,二峡大坝告别135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156米蓄水.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出示情境图)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n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別求的是什么指名小组进行展示: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0.035X6.4X88二0.224X88=19.712(元)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0.035X88X6.4二3.08X6.4=19.712(元)讲解:这道题同学们想岀了不同的方法解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根据学生冋答,教师讲解: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L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耍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练一练:11)詁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1.4X0.8(保留一位小数)0.43X2.5C精确到百分位)(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2,补充例题:(1)72X0.81+10.4(2)7.06X2.4-5.7观察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n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1,判断对错并改正.(1)5.4X1.95-1.9(2)37.6X0.25+25.8=5.4X0.05=0.94+25.8=0.27=26.74说明错误原因,并改正,教师强调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2,计算:教材第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强调:在计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3,列式计算:(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2)5.1与4.6的差乘以3.&积是多少4,实践应用:(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匏麻,平均每棵收匏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2)甜瓜每千克7.5元,妈妈买了2.6千克,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五总结•谈‘总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教学反思: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求知识的活动之中,他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互相研讨,终于发现并领悟了新知识,学生学的轻松、愉悦,满足了他们成功的欲望。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我紧紧抓住“推广”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四巧”即“巧”引入,“巧"探究,“巧”应用,“巧”巩固。课堂上,我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不是模仿书本或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结论来进行学习,而是自己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本学期总第7课时授课日期:9.14\n7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7X128X(5X4)(24+36)X5(8X5)X424X5+36X512X7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Xb=bXa(aXb)Xc=aX(bXc)(a+b)Xc=aXc+bXc3,用简便方法计算.25X98X4125X5X8X415X201学生集体练习,指名板演,订正吋重点让学生说明是根据什么进行简算的.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有关运算定律,灵活运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的计算简便.整数乘法里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如果适用,该怎样用用这些运算定律后能使一些小数乘法运算简便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一一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找朋友的小游戏:每个小组准备写有0.7X1.2,1・2X0.7,(0.8X0.5)X0.4,0.8X(0.5X0.4),(2.4+3.6)X0.5,2.4X0.5+3.6X0.5六道算式的卡片,每人一张,按算式结果相等來找好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指名一组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并将每对好朋友的两道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提问:这三组算式说明了什么2,解决上节课提岀的问题2: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思考:计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牛用不同的方法板演.第一种方法:分别求岀63吨人豆和137吨玉米的运费,然后相加求出总的\n坯费.4.2X63+4.2X137二264.6+575.4=840(元)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大豆和玉米的总重量,然后求出总的运费.4.2X(63+137)=4.2X200二840(元)比较:这种方法有什么相同Z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3,出示补充例题:0.25X4.78X40.65X201学牛自主练习,指名板演,说说每道题都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提问: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吋候,步骤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看,二想,三算的基本方法.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4.2X1.69二□><口2.5X(0.77X0.4)=(DXD)XD6.1X3.6+3.9X3.6=(□+□)XD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第一竖行)自主练习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这样算为什么简便3,用不同的简便方法计算:32X1.25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学生做好后,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提问: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的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拓展练习:用三个数4,0.&1.25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本学期总第8课时授课日期:9.15\n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2、求近似值先复习四舍五入,再计算12页第2题。二、自主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第二竖行)自主练习后指名学牛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这样算为什么简便2、教科书14页12题教学过程修改意见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3、教科书13题先让学生仔细看示意图,找岀每个房间的长宽,再计算。4、教科书14题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订正。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教科书14页10题2、教科书15页15题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二图案美——对称、平移和旋转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意义一个国家的标志与象征。特点——寓意、美感。标志一一企业、事业、品牌等。\n2•情境串美丽的旗帜图案美丽的标志图案二、单元知识分析已学知识1•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对称现象和对称轴。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3.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能在方格纸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进行平移。本单元新学知识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3•认识平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连续平移)或旋转900。后续学习知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三、单元教学重点1•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连续(多个方向)平移。1.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图形旋转90°o四、单元主要编写特点1.关注学牛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2.整合例题内容,从对比和比较中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五、单元信息窗解读信息窗1\n1•情境图\n情境图的解读一一美丽的旗帜图案。情境图承载的信息一一含有轴对称图形的旗帜图案。2.知识点(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对称轴。(2)能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3.教学建议(1)抓住重点,传授技巧。(2)找准定位,把握难度。(3)抽象概念,严谨表述。抽象性精确性应用的广泛4•注意的问题(1)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深度。(2)警惕非数学化的倾,准确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减少认知的干扰因素。(3)规范对称轴的表示方法。信息窗21•情境图情境图的解读一美丽的标志图案。情境图承载的信息一运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而成的六种标志的图案。2.知识点(1)认识图形的平移,并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连续平移。(2)认识图形的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o1.教学建议(1)分解例题,根据学情确定教学H标。(2)收放适度,注意平移方法的指导。(3)细化过程,明确旋转步骤和要点。(3)依据教材,把握教学难度。4•注意的问题(1)利用直观手段,将静态的画面动态化。(2)注意操作的有效性:适吋、适度、适量。(3)图形的旋转要求不宜过高。\n六、本单元提出研讨的问题1.图形平移和旋转的异同点是什么?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辨别图形的运动方式?2.“数学结论”与“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同样重要,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应如何处理好“结论”与“过程”“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平移与旋转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牛的空间观念。评价策略及方法小组合作本学期总第9课时授课日期:9.20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n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教学难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课前准备五星红旗导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1.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一、创设情景,提岀问题。1.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屮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对于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意见可能不一致。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儿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一一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动手操作,理解概念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交流剪的方法。\n为什么这样做?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3)总结概念: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屮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4)研究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止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1.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集体交流,总结方法:找关键转折点: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三、拓宽应用。完成自主练习1——5题。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增加一部分: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第3题:想一想、连一连。\n第4题: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n第5题:画出下面毎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学生自由交流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屮交流.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学牛自由交流。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学生自由交流。独立操作,自由练习。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问: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照镜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指生说说是怎样画的。学生举例。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授课日期:9.21步感受数学的美。\n本学期总第10课时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练习课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教学难点: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导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2.密切联系,进-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一一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二、自主练习(自主练习〃第6至10题。)1.自主解决第6题。(出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结: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出示)学生做完演示后,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第6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交流方法:1:蒙纸法。2、照镜法。3、左右握笔法。(教师要对学牛想到的方法给予学牛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三、综合练习。\n1.欣赏与冋忆。(自主练习的第9题)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补充:在英文字母屮,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W、E、T、Y、U、I、0、A、D、H、K、X、C、V、B、M、2.创作与欣赏。(自主练习的第10题)(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小能手。(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四、课堂总结: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学生先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自己画一个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学生独自写,并交流。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独立操作。独立制作。集体交流。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的练习课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n对称轴。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本学期总第11课时授课日期:9.22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平移重点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课前准备信息窗2的6幅图片。导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吋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2•出示:信息窗2的6幅图片。\n提问:1)你能提岀什么问题?(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2)你认为这6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出示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提问: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你能把屮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2.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学困牛适当指点、帮助。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的?(有困难时适当提示)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揭示: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5.小结: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要注意什么?1.画其它的平移,完成图案。三、拓宽应用。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1.出示第23页第1题。2.课件出示第24页第2题。3.完成第24页第3题。小鹅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汽车呢?你是怎么数的?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4.完成第24页第4题。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要我们怎么做?\n明确平移的方法:先选择图形屮的某个点或边,以此为基准來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四、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学生自由提出。学生交流。讨论交流(以某一点为例:先向左平移2格与左上方的图在同一竖线上,再向上平移2格重合……)同桌互相另找一点平移练习。通过对图形某一点(或几点)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学生独立画其它的平移,完成图案。学牛独立画图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对学困牛适时帮助。板书设计平移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强学习的自信心。本学期总第12课时授课日期:9.2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旋转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屮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n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前准备方格纸和纸条(一头涂红点,一头涂蓝点的硕纸条)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1.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牛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师板书:旋转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认识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1・引入:观察这段录像,你能发现什么?(播放一段录像)汽车经过收费站时,交费后,收费站道口的转杆就会打开,汽车通过后,转杆关闭。2•提问:仔细观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界同点?引导得出,相同点:一是在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转杆下端的点是固定不动的,这是旋转的中心;二是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都是90。。不同点是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板书:中心、角度、方向3•揭示: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但旋转的方向相反。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出示钟面,时针从12转到3,你能说说吋针是怎样转的吗?继续时针从3到6,从6到9,从9到12;然后从12到9,从9到6,从6到3,从3到12,分别让学生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你能用手势或动作来表示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吗?板书:顺时针逆时针\n1.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纸条(一头涂红点,一头涂蓝点的便纸条),我们把纸条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好吗?请将纸条围绕红点顺时针旋转90°继续提出旋转要求:请将纸条围绕蓝点顺时针旋转90。,围绕红点逆时针旋转90。,围绕蓝点逆时针旋转90。。5•小结:进行旋转要注意什么?(要明确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实践操作,学会在方格纸上将直角三角形旋转90°1.(出示信息窗2)你能说说这些图案中,哪些是通过旋转得到的?观察第1个图案,基本图形是什么?(直角三角形),怎样用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个风车形状的图案?2.操作感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有一个30。角的直角厂角尺,自己先操作试试,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怎样旋转三角尺的?三角尺的每条边旋转前后的位置是什么关系?3•全班交流,指名到台前演示旋转的过程,边讲解边演示。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明白是以谁为中心,以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了几次。4.画图: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旋转的过程吗?我们现以顺时针为例画出来。请将三角尺在方格纸屮间偏上的位置摆出的形状,沿三角尺的三条边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三角形,根据刚才的操作,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请将旋转后得到的继续以30°角的顶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旋转两次,画出风车图案。再在方格纸上画出,然后以30。角的顶点为中心,逆吋针方向旋转90。,旋转三次,得到风车图案。教师巡视,对错误的画法予以纠正,对比较普遍的错误要重点讲解。5、小结:通过刚才把直角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进行90。旋转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三、拓宽应用。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旋转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起检验一下我\n们的学习成果吧!1.完成第25页自主练习第5题。2.完成第25页自主练习第6题。3.课件出示第25页第7题。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牛进行判断学生交流,发现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就是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到黑板上演示,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改正。学生一一操作,同位交流做法,说说有什么不同。学牛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操作,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学生在书上的方格纸上作图,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后同位交流画法。然后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旋转顺时针逆时针教学反思本节课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n授课日期:9.27本学期总第13课时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平移.旋转、对称的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前准备导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引导学牛体会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运动和对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2•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3•通过丰富的旋转、平移、对称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请看屏幕。展示:一个炎热的下午,小蜻蜓正在捉蚊子。这时,来了一只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來飞去。小蜻蜓生气地说:“小蝴蝶,你绕着我飞來飞去,我都捉不成蚊了啦!”小蝴蝶却笑嘻嘻地说:“你怎么连-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的。”小蜻蜓奇怪地问小蝴蝶:“你是蝴蝶,我是蜻蜓,咱们怎么会是一家的?”“你不知道了吧!在图形王国里,咱们可是一家人。”\n同学们你们认为小蝴蝶说的对吗?为什么?小蜻蜓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蝴蝶小蜻蜓一起到图形王国再次感受图像的对称平移和旋转。二、梳理知识,复习要点师:图形王国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去的,首先要破解大门的密码,赶快开动脑筋试试吧。仔细观察下面图形,找出规律,想一想,下一个图形应该是什么?图形说:“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破译了大门的密码,欢迎你们来到图形王国做客。”(岀示王国图)同学们,你都看到了什么?(聪明谷一旋转、图宝宝乐园--对称、七巧板小屋一平移、大本营智慧图)可是,智慧图上有三把金锁,咱们必须找到三把金钥匙,才能把打智慧图开启。有信心找全三把金钥匙吗?()问:你们想先去哪里闯一闯?1、图宝宝乐园:提问:图宝宝乐园里住着一些图宝宝,认识吗?出示问题,(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用手势判断。(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学生说原因)去掉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同位合作在一分钟内画出尽可能多的对称轴。引导:你们喜欢和图余余们打交道吗?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步骤是怎样的?图形说「'祝贺你们顺利拿到打开宝箱的第一把金钥匙。”有信心找到第二把金钥匙吗?再去哪?2•七巧板小屋:小屋前又棵大树挡住了路,让我们一起把它移到别的地方好吗?动手试试看!学生展示作甜。你是怎样完成的?(先数方格,再找对应点,连线)看來,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和平移都可以运用这个方法。问:七巧板小屋里有许多漂亮的图案,哪些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得到第二把金钥匙。3•聪明谷中会不会又金钥匙呢?走,去找找!\n大风车挡住了去路,转动的大风车上有什么数学知识吗?(旋转)看来聪明谷的内容与旋转有关。风页旋转三角形旋转提问:如果要大家把一个图形旋转,你们行吗?注意什么?(围绕一个中心点,按一定方向转动一定的度数。)得到第三八金钥匙。祝贺同学们找到了三把金钥匙。智慧图是什么样呢?4•智慧图就是书上27页的图:看,宫殿雄伟壮观,你能找出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他们各有几条对称轴?那些图形是通过平移得到的?那些图形是通过旋转得到的?三、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用手势判断。学生动手操作。同位两人每人画一个。学生强调方法:数格,找对应点,连线。学生观察交流。自己找出后小组交流答案。老师巡视。板书设计平移、旋转、对称的综合练习--一我学会了吗?教学反思木节课通过丰富的旋转、平移、对称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点/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冋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三、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n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耍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牛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岀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四、本单元可安排12课时本学期总第14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0.8信息窗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8-33页教材简析:木部分内容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耍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深入三峡工程,学习了小数乘法,今天我们要继续了解三峡工程,看看还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岀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2、解决问题;(1)下面我们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n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9.84一3二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2)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3、汇报展示。(1)估算:9一3=3,9.84米比9米多,水位平均每天上升3米多。(2)变成整数计算,9.84米=984厘米,984一3=328(厘米)=3.28(米)(3)竖式算法。(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4、谈话:下面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笔算方法。(1)9.84—3=竖式怎样做?33)9.849(2)除到十分位时商儿?商的数表示的是多少?(2个十分之一)。(3)那么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怎样表示商写在了十分位?3.283)9.8498624240引导学生说岀:要在个位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4)谈话:除到被除数的十分位仍有余数2,应该怎么办?学生共同把这道除法竖式做完。[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5、解决问题:“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1)怎样列算式?(2)比较:这个题和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学生:所以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除。把整数部分个位上的数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25个十分之一,用5除,可以商5个十分之一。(3)概括: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学生明确:被除数比除数小时,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写0,点上\n小数点后再除。(4)深入:以后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怎么办?学生:都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5)计算完后,可以让学生用乘法验算。(6)拓展: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学生会说岀: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设计意图1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牛说曲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学生…边理解,•边消化,有利于对小数除法的掌握。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2:竖式计算。(1)43.24-652.54-15(2)4.5H-519.2—24第一组是一般的小数除法,第二组是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情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说一说: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件)(1)自主练习1:哪种笔便宜?第一种:每袋4支,8.80元,第二种:每袋5支,12.50元,第三种:每袋6支,12.60元,学牛独立分析解答问题。全班交流完善想法:比较出哪种笔最便宜。(2)自主练习6:林丽出生时体重是3.25千克,3个月后体重是7千克,林丽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多少千克?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能正确分析解答,积极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观察学牛是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后进行全班性交流。[设计意图1练习设汁紧跟课堂教学,通过研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在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五、课后作业:1、竖式计算:89.52-821.6^1817.5^3510.8^122、小明与同学去买早餐,4人一•共花了25.8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教学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1、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as提出问题,思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n3、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本学期总第15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10.9第二课吋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雄伟三峡的情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设计意图]串联情境,引出问题口袋里的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旧知和生活经验,又可以引入下一步小数除法的学习。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1、岀示问题:平均每天发电多少亿千瓦时?学牛口答算式,师板书:24.94-25=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2、你算到了哪一步?与前一节课的计算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除到十分位时,余下了多少?是24个几分之一?谁有办法在“24”的末尾添上一个什么数字,使数的大小不变继续除下去?学牛可以想到:添“0”继续除。继续深入:为什么可以添“0”,添“0”后的240又表示什么?3、谈话: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以前在整数除法屮,除到余数比除数小可以不计算了,现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后,可以添0把余数化成更小的计数单位后继续除。现在请大家继续往下计算。学牛把这道题算完,体会: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在余数的后面添“0"继续除。[设计意图1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白主探索解题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出了计算策略,学会了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商的小数点耍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被除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有余数的末尾添0继续除。4、你会计算13—2吗?62)13121接下去怎么算呢?学生动手计算、用心体验,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想一想、说一说,以加深印象。5、想一想: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岀学习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牛在独立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算法,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把握知识的关键部分,做到重点突岀。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学牛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全班交流,集体订正,。[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和针对性的。从判断、计算到实际问题的应用,都渗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有效的巩固了学习成果。\n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一听。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学过程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探索、创新意识。3、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分层次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出现的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及时反馈、反思,进行纠正,印象深刻。本学期总第16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10.11信息窗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信息窗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8页教材简析:本信息窗为学生提供了三峡闸门的高度以及学生实际身高这样一组信息,意在引领学生结合情境提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引发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中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牛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基础,其屮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少,需要添“0”再除的内容又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引导学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2、让学生经历算法的比较、分析过程,体会算法的优化并学会进行选择,进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并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同时体验学习活动带來的成功愉悦。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铺垫1、(岀示口算卡片)1.342X10=1.5X100=0.5X1000=……2、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1.20.670.7250.0033、填表被除数565605600\n除数770商8(1)请同学们看这个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Z间有什么变化规律?4、计算:27.824-1338.54-14[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练习,一方面起回顾、复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初步理解转化的原理: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相应扩大同样的倍数,商不变。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通过上面的练习,老师了解了大家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以及商与被除数、除数之间的规律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将继续给大家带来三峡的有关介绍,并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出示情境图)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板书:闸门的高是“我”身高的多少倍?[设计意图1从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整理信息,进而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学习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相同的计算方法1、谈话:根据刚才的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3&54-1.4=观察、比较这个算式的除数和刚才练习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来计算。(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设计意图1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牛的牛活实际LLi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进•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1军决问题,引发思考。同学们,我们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个想法不错,那怎样将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同组同学讨论。[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3、探究计算方法,认可择优。⑴学生交流想法,汇报讨论结果,说说各自的理由。学生屮可能出现的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种情况:将单位“米”化成“分米”来计算。38.5米二385分米1.4米二14分米3854-14=27.5第二种情况: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38.5和1.4同时扩大10倍计算。385—14=27.5第三种情况:竖式计算(可能没有,有的话,方法不一定正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变化后的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除数都转化成了整数)也就是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其实,同学们刚才在思考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种很重耍的数学思想一一转化的思想。(板书:转化)就是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来\n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地应用。⑵交流算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或通过改写单位)在转化的时候,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是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除数,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方便呢?(让学生随意选择,但必须说明理由)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般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了,这样数据比较小,容易计算。当然,在变化过程中,除数转化成了整数,被除数也要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牛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牛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⑶这种转化的思想如何在竖式屮体现出來呢?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冃(边说边写好横式、竖式)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1.4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把小数点划去,1.4就转化成了14,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扩大10倍,其实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被除数怎么办?(也要扩大10倍)扩大10倍把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我们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移过一位点上一个新的小数点。现在把这道题变成儿除以儿了,我们会算了吗?怎么算?教师引导学牛将竖式书写完整。提问“商的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儿?”通过我们刚才这个题目的计算,你认为(1)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追问:(2)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设计意图]算理的探索过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学中,应当以学牛小组讨论、师牛合作为主,充分发挥优秀生的作用,带动小组的同学积极思考、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可选择,筛选出比较合理的学生也容易接受的计算方法。4、指导看书,教材34-35第一个红点的内容。并让同桌再次说一说竖式中的问题“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儿?”5、巩固纂习竖式£直接转化的方法,明确以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⑴学生尝试完成自主练习4中的两道题目。2.460.064.56一1.9⑵学生反馈常用列竖式的方法,提醒小数点。①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②转化中以除数为标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儿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但是被除数并不一定也要变成整数。⑶教师小结: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儿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儿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学习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位数少的计算方法谈话:上面我们以“闸门的高是小男孩身高的多少倍?”为题学习掌握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如果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我们的书桌高0.77米”,你能求出“闸门的高是书桌高的多少倍”吗?\n1.列出算式,38.5一0.77二并尝试用竖式计算。2.教师巡视,请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3.集体交流反馈。刚才在计算时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发现?(预设:1、学生会说岀在计算时发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教师借势引导学牛共同研究重点问题。2、学牛没有说出,或者学生没有计算障碍,教师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根据学生的板演,教师提出问题:(1)在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后,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⑵此时被除数应随着进行怎样的转化?⑶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应随着向右移动两位,但现在的被除数只有一位小数,你们说该怎么办?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说清补“0”的情况。教师小结:在计算此类题口时,我们仍要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耍用“0”补足。4•巩固练习:自主练习4的10.54-0.2194-0.45学生独立计算,两人板演,集体订正。尤其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补“0”。(三)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算?同位互相说一说。2.出示课件,讨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提炼并板书:一看……二移……三算……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形式,让学牛充分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活華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或体会。根据学生回答结合板书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一一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一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计算方法的探索上,应用了“转化”的思想,把没学过的新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既降低了难度,又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n本学期总第17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10.12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第2课时一、创情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比一比看谁的知识掌握的最扎实好吗?[设计意图]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FI标,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二、自主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木练习1.口算:(自主练习6)2^0.5=0.24—0.2=0.4—6*0.0213x0.2=7.2一0.8二8x0.52.8+8=0.39^0.03=0.1x0」=322.9二21—0.3二计时,反馈时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牛说说是怎么计算的?2•填表(自主练习9)出示题目:不用计算,你能将表格填写完整吗?被除数2.5625.62562560除数0.323.2320商888学生独立填写之后,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根据是什么?1.竖式计算:0.6544-0.06=9—3.6=0.04564-0.15=(单纯移动小数点)(被除数末尾添0)(商个位是0,添0继续除)(1)独立计算,个别板演(2)指名讲计算过程,根据实题巩固计算法则。(-)探究应用1.探究规律:(自主练习8)出示题目:计算下面各题。(可用计算器计算)56.8^84.4F2.235.56^12.756.8^0.84.4一0.2235.56一0.127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小?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三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题目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观察算式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根据自己的发现,你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小?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出示规律并板书:在除法屮,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大于零,那么当除数>1时,商V被除数;当除数=1时,商二被除数;当除数VI时,商>被除数。2.运用规律:(自主练习10)\n出示题目:在里填上“〉”、或“。48.5^1648.532.4一0.4532.4210F1.42101.8x2.91.87.2697.260.25x3.63.6学牛根据自主练习8所掌握的规律,判断并填空。集体交流吋,学生说出自己所填答案,并说明判断理由。师小结: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运用我们学到的规律对计算结果进估测和检验。(三)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1•自主练习7蜜蜂20千米/吋蝴蝶7.5千米/吋仙鹤72.6千米/吋(1)仙鹤飞行的速度是蜜蜂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对小组合作完成情况进行比赛,第一个完成的上来交流。(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的掌握。)2.自主练习11出示题目:散海栈多味鱼的购物小票单价46.00元/kg总售价27.60元同学们,看老师的购物小票被弄脏了,你能帮助我算出多味鱼的净含量吗?学牛思考,交流想法。什么是“净含量”呢?(就是所购物品的数量)那怎样求数量?(数量二总价一单价)算是可以列成?(27.6—46)你能自己完成计算吗?交流结果。师小结:谢谢大家,运用所掌握的数学本领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3.自主练习12出示题目: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情况统计如下。地形名称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面积(万平方千米)316.8249.6115.2182.496(1)我国的山地面积约是丘陵面积的多少倍?(可用计算器计算)(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问题(1)中的“约是”是估算吗?对,不是。所以结果仍然要求准确值。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进行集体交流。(或是根据学生岀现的问题进行重点交流订正)4.自主练习13出示题目:不会飞的鸟鸵鸟码鹘几维鸟身高:2.5米身高:1.6米身高:0.3米体重:150千克体重:50千克体重:2千克速度:70千米/时速度:60千米/时速度:16千米/时蛋重:1.4千克蛋重:0.7千克蛋重:0.42千克\n(1)鸵鸟的身高是i码鹊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从此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课上进行问题交流,解题留作家庭作业。[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和针对性的。从基本练习的口算、计算、填空,到探究规律、应用规律,直至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都渗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巩固了学习成果。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练习为主线,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以及对练习题进行弹性化设置,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和调整,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练习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使知识内化,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并通过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总第18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10.13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44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它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木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大坝的场景,并以统计的形式介绍了我国部分大坝的高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除法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的学习。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咼应用能力。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仓q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n的联系。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女山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整理信息,进而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解决问题(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岀算式吗?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4-33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3.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发现:(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也有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学牛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分的前几位。(2)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岀现。谈话:你们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彖。[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更要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学牛的思维。4.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予肯定。)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来介绍四舍五入法,既尊重学生的己有认知,乂体现同伴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牛自主尝试求近似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尝试笔算接下来我们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6.汇报交流谈话: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发现:\n(1)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6;(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6呢?)(2)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5”,商也都是“6”(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正是因为发现了余数重复出现数字“5”,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6”。)1.练习求近似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发现商的特点,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进一步发现余数的特点,使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更深刻。8•计算&05—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9.概括循环小数概念。谈话:5.606060……,2.4666……,2.1756756……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学生冋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岀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意义。10.读书P44你知道吗?[设计意图]适时练习,巩固笔算方法,同时,计算结果作为研究对象,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进行交流总结,有利于学生抓住本质,深刻理解概念。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通过比较海洋动物速度,在进行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冃主练习2、4、9课后反思:1•尊重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新知。2•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3•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本学期总第19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授课日期:10.14信息窗三:第二课时第2课吋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提出并解决了有关于我国各水利工程大坝高度的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好多问题呢!你想知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1)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葛洲坝的多少倍?(2)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老虎哨的多少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用什么方法取得近似值?[设计意图]串联情境,引出问题口袋里的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n激活学生的I口知,复习四舍五入法,又可以引入下一步求近似值方法的探究。二、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自主练习6根据生活实际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适?(1)为了绿化校园,学校买来2.2千棵草种,每千克草种9.28元。买草种花了多少钱?(2)保管员要把2.2千棵草种放进小玻璃瓶屮保存,每个小玻璃瓶最多只能盛0.35千克,准备6个这样的小玻璃瓶够吗?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集体订正。第(2)小题会出现分歧,引发学牛讨论,6个小玻璃瓶到底够不够?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呢?学生明确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四舍五入法是求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之后,进行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确四舍五入法的局限性,能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近似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自主练习8屮国银行人民币牌价200加7/031美元兑换人民币7.59元1港元兑换人民币0.97元1欧元兑换人民币10.34元1日元兑换人民币0.062元(1)一个书包标价为25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2)800元人民币大约能换多少日元?(得数保留整数)(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谈话:说说你对表格里信息的理解。在学生正确理解兑换问题后,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102000年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三国陆地面积和人口情况统计。人口情况统计图陆地面积统计图(单位:平方千米)(1)中国人口数约是加拿大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可用计算器计算)先出示(1)(2)小题,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交流。用什么方法求的近似值?(3)知道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些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设计意图]结合数据和图表,讣•学生进行有根据的分析和思考,体会统计的价值,感受到综合比较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4.自主练习11邮件种类质量级别普通国际资费(元)信函20克和20克以内4.0020克以上每增加10克或其零数加收0.50印刷品20克和20克以内3.0020克以上每增加10克或其零数加收0.40小包100克和100克以内7.00100克以上每增加100克或其零数加收4.50\n(1)小力给国外的姑姑寄信花了4.5元钱,他的信可能重多少克?谈话:谁愿意把你理解的题意和大家说一下?要用到哪些相关信息?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注意“20克以上每增加10克或其零数加收”的理解。(2)小强的礼品(重360克)如果以小包的形式邮寄,需要花多少元?找到相关信息,独立解答,集体订正。(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集体交流。[设计意图]选择相关信息和正确理解题意是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同时给学牛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解题思路。1.自主练习12(1)让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2)独立列式计算(3)全班集体交流。2.自主练习13找规律,填得数。(可用计算器计算)1^9=0.11112^9=0.22223一9=0.33334一9=0.44445〜9二6~9=7三9=8"^9=可以根据规律填数,再用计算器检验。谈话:发现有什么规律?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课后反思:1・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选择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2・求近似值方法的体验,丰富学生的认知,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近似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3・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分层次练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巩同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本学期总第20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授课日期:10.15信息窗四: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5-47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这之前学生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小数也有了的初步知识,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n本单元又学习了小数除法,因此这部分既是新知也是小数运算知识的结束。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的示意图,通过数据介绍移民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屮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仓q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几个重要的水库的建设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其实水库的建设还有赖于对三峡区域内移民的搬迁工作的合理规划,那我们国家又是如何规划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情境图)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提岀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岀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女n:第一、二期移民共有多人万人?第三、四期还剩多少万人?[设计意图]与木单元情境衔接入手导入新课,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运用已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感受小数的实际价值。2.解决问题(1)谈话:从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二期安置的移民人数接近,那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给学牛思索的时间。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2)交流汇报。(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分析,阐述算式的含义)①分步计算先求前两期有多少②综合计算从总数中连续减去(板书这两种算法,其余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设计意图1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同时又高于这些知识,趋向复杂,这样更有助丁•引起学生的智力积极性,为后面学习中括号打下基础。因此要给予学生思索的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先尝试自己来分析解决,同时开放的空间更有助于学牛从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发展学牛的思维。3.对比异同(1)对比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与对比)4、列综合算式学生思考,尝试列式,学生可能出现:算式1:113-(34.15+38.25)4-2\n算式2:(113-34.15+3&25)4-2[设计意图]比较异同使学生发现解题思路的相似性,在不同中感受到殊途同归的数学价值,不同之处还能产生列综合算式的需求,为中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作用。2.认识中括号。(1)分析综合算式的错误原因,明确运算顺序。谈话:怎样列式才能先算113减(34.15+38.25)呢?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类似中括号的方法,如113-(34.15+38.25)F2等。(2)介绍中括号的写法读法,明确作用。谈话:为什么要用[]?引导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使用改变了原来先乘除的运算顺序,符合解题思路。谈话: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使学牛明确各自的作用(3)检验运算顺序。谈话:[113-(34.15+38.25)]4-2应该如何计算?师板书。(4)学生计算验证结果。请学牛板演。6、归纳运算顺序。谈话:今后的算式屮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屮括号我们又该如何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设计意图]从分步算式到综合算式突出的运算顺序的一致性,因此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错误原因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这样设计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同吋加强与小括号的对比,使学生不仅知道为什么要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对小括号与屮括号的作用层次清晰,便于归纳。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2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然后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自主练习3这道题与彳列题相似,讣学生弄清楚条件之间的关系。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对个别学生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综合)集体交流,从思路分析上让学生体会中括号的作用。2.自主练习5这是一道走进牛活的题目。谈话:这是一张残缺的发票,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习读出信息,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应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I古I与延仲。因此首先通过混合运算强化运算顺序的重要,不仅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牛形成较完整的运算顺序。而且与例题相类似的题型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整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也检验了学生对中括号作用实际应用效果。最后的练习虽然与屮括号联系不大,但通过这个练习可以明确屮括号与小\n括号的作用,不能混用,而且解决身边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真正的用数学。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本学期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8课时授课日期:10.18信息窗四:第二课时第7课时一、计算练习,形成技能1、口算训练基木功岀示自主练习1计时口算,检验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集体订正时重点交流小数计算方法的运用,同时对个别题目可适当增加简便方法的渗透,女U2.8X0.5可利用2.8*2来计算,804-0.5相当于80X22、混合预算中注意简便算岀示自主练习8谈话:在混合运算屮运算顺序有哪些要求?引导学生归纳完整的运算顺序要求(1)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应该如何计算(2)含有两级的呢?有括号的怎么办?注意:有简算的要尽量用简便运算。如4.8X12-4.8X2[设计意图]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依靠练习还应帮助学生归纳与总结,在设计时从口算开始不仅是为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小数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相互比较。另外在两个计算练习中都渗透了简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牛正确计算,而且对学牛观察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帮助的。\n二、应用练习,训练思维1.两步应用题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解答问题理顺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就利用综合算式來解决问题。出示自主练习4学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自主解答。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什么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讲学生列式板书:(51.5+60.5)X3.551.5X3.5+60.5X3.5对比算式感受解题思路的改变对运算顺序的变化,同时明确小括号的作用。2.三步应用题(1)出示自主练习9用综合算式解答,复习中括号的实际应用。(2)自主练习7学生自主审题。集体汇报解题思路或分析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独立解答。(3)对比谈话:同样是三步应用题,一题有中括号和小括号,一题只有小括号,二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与运算顺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3.开放题目自主练习10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提问。[设计意图、应用题的练习是有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的,从两步到三步,从没有括号到小括号、屮括号,在训练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屮使学生感受到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每一题目之后注意对比使学生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三、拓展延伸,灵活应用1.自主练习第6题理解题意,重点明确0.lmgXIO0片,口服每口3次,每次0.2mg学生独立做,然后班内交流不同做法。2.自主练习11题此题是牛活中常见的数学题目(1)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岀租车计费情况的认识。(2)再利用现实数据,分析李老师共付23元包含几部分内容。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设计意图]拓展练习题的设计既有开放性的题目,乂有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数学题目。这样有效的巩固了学习成果,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学期总第22课时本单元第9课时授课日期:10.19单元冋顾整理\n[Hl顾整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9-52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整理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包括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的初步认识等。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2、在探索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运算技能。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第1课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首先我们来一个口算小练习,看谁算的乂快乂对。口算:1.6x500.52+0.150.9-0.153.S+4.70.6x0.048-5.77.2+0.62.6-0.521.4x60[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口算能力。二、自主探索,巩固算理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笔计算这样一道题:21.45-15①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并用竖式计算。教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做:被除数的整数部分21够不够除?商几余几?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用15除64个十分之一商多少?求出的这一位商表示多少?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被除数的十分位述余4,应该怎么办?用15除45个百分之一,商多少?应该把这一个商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3个百分之一4个十分之一1.4315)21.451564-*64个十分之一6045-45个百分之一450\n①学生观察除法竖式,小组讨论:A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B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C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②全班交流,逐步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③练习:42.84^73.251174-36=3.250.0651.69^26=0.06536)117.0026)1.69108156901307213018001800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商中间有零是怎样处理的?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來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2、回顾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谈话:请同学们在来试算一下这道题:56.28^0.67①这个除法算式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应该怎么办?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有何变化?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学生讨论尝试后师生共同完成板书:840.67)56.285362682680先让学生尝试,再集体分析、订正。②计算:10.444-0.725被除数、除数要同时扩大1000倍,此时,被除数小数点应移到哪里?③练习:20一4.8[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总结。这样巩固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三、解决运算吋遇到的实际问题1、学生独立计算:58.64-11谈话:所得到的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小数。大家看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指着上\n题的数字2和7)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循环小数的特点:⑴重复出现的数字是接连依次不断的;⑵小数的位数有无限多;⑶用省略号来表示无限多的小数位数。2、解决除不开的问题。在复习时,我们已经求过积的近似值,大家想一想: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点是,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积以后再取近似值。)教师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今后做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通常保留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商是循环小数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例如,上题的商,可以保留两位小数,也可以保留二位小数。板书:保留两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533保留三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5.327[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一道商是循环小数的题R,R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取商的近似值,并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特征。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75.6H-13.5・(3.6+1.78)(2)2.3+3.91子(22-19.7)(3)18-(1.4+1.25X2.4)(4)[15.2+(8.4-4.5X0.8)]一1.6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吋进行纠正。[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总第23课时本单元第10课时授课日期:10.20单元回顾整理:第二课时第2课时一、串联情境,唤醒I口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回顾整理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习。1、口算:\n25+5.283x1.61一0.014.8F0.81.520.50.26^0.28-7.960.125+0.8751-0.251-0.4x133.4x99+3480m1.60.7x16-16x0.24.8x02x0.50.3-0.15-22、在()里填上“〉”“〈”或4.594-4()4.599.54-0.92()9.504-18.2()0X18.271.4+0.999()71.4+11.544-(1+0.01)()1.54(4.05+4.5)4-2()4.055.08X1.01()5.083.94-0.98()3.9[设计意图]串联情境,通过口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通过比较人小提高估算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四则运算能力奠定基础。二、自主尝试,探索知识谈话:仔细推敲每一部分中的概念,认真加以辨析。1、9.749保留一位小数是9.8。()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乘数。()3、两个数相除商是7.2,如果把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则商是()。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5倍,则商是()。4、在除法中,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乘以0.1,则所得的商不变。()5、0.634-0.5商的位数是()。A.二位B.三位C.四位D.五位6、妈妈用0.8元买了4千克白菜,每千克白菜()元。1元能买()千克白菜。A.0.2B.5C.3.27、小毅上周练习了4天慢跑,他一天中最远跑了3.3千米,最短跑了2.4千米,那么4天中,小毅一共跑了()千米。A.4〜8千米B.8〜13千米C.于16千米8、15.78一3.3的商与()的商是相等的。A.157.8三3.3B.1578^33C.1.578-0.33[设计意图1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解题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想岀了不同的解题策略,并且在独立解决的过程屮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把握知识的关键部分,做到重点突出。三、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谈话:想想有关小数计算的法则和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注意审题,细心计算。15H-0.060.054H-3.60.6X[(5-0.68)4-1.2]15.4-[8x(6.34-4.59)](6.02+2.8)-0.4・2.05[设计意图]提高计算能力需要加强练习的力度。这里设计一组计算练习目的在于巩固本单元所学计算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n谈话: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要仔细读题。1、对比练习:原计划8次运煤9.6吨,实际每次比计划多运0.4吨,照这样计算,几次可以运完?原计划8次运煤9.6吨,实际要求6次运完,这样实际每次应比计划多运多少吨?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指名请两、三个学生说,教师提示、补充。2、王老师为学校购买一些篮球,第一次买回15个,第二次买回同样的篮球29个,两次付的钱数相差641.2元,王老师第一次付了多少元?3、推销员每工作1小时可以挣6.5元,另外,每做成一次交易他可以得2.5元的奖金。某个星期他共收入212.5元,其中做成了7次交易,他这个星期工作了多少小吋?4、小明带了35元钱到游乐场游玩:A海盗船的票价是20元;B海盗船的票价比碰碰车票价的4倍多2元;C蹦床的票价比海盗船的票价的2倍少10元;D海盗船的票价比飞天摩轮票价的2倍少10元;请同学们帮小明选择,小明可以玩哪几种游戏项FI呢?(通过计算说明)(1)让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2)独立列式计算(3)全班集体交流。[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和针对性的。从选择、计算到实际问题的应用,都渗透了本单元的知识点,这样有效的巩固了学习成果。本学期总第24课时本单元第11课时授课日期:10.21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3页。教材简析:本课是对小数乘除法这两个单元内容的全面冋顾整理和自我检测。通过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情况。教学目标:1、会综合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根据情境图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2、培养学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n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除法,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轻松的对话开始这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基础练习。(一)说一说,看谁说的准。①小数的乘除法都是怎样计算的?②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③在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在充分的交流中,简单的回顾整理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交流应该注意的地方。(―)比一比,看谁算的快。4.8^0.0672一0.86.3^0.091.3+2.83.2-1.90.49-0.70.04x1.23.2x0.6[设计意图]一组小小的口算练习,难度不大,给学生继续探究的自信。(三)填一填,看谁学的牢。(1)27X32=864,那么2.7X3.2=0;0.27X3.2=0(2)0.254-0.5=0^54W0.25二□—口(3)不计算,在O里填上合适的符号。287X0.9802872.5X5705.7X250.23X1.0100.23982509828.64-0.4028.632.84-0.24-5032.8(4)下面的说法对吗?①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②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③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④2.54-0.01与2.5X100的结果相等。()[设计意图]这一组题冃对小数乘除法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考察,关注了学生掌握的程度,并通过多让学生交流,弥补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四)算一算,看谁算的巧。(1)竖式计算。(带※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1.3X2.06探0.037X11.8探9.62一0.15857.764-15.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5.26+3」4+4.74+4.860.9+99x0.94-0.8-0.8-48.59-4」xO」-4.591.5X[14-(2.1-2.05)1[16.7・(6.2+9.5)]X8.3[设计意图]集中对计算进行了练习,既关注计算的正确率,也关注了计算的方法,从“巧”字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选择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三、解决问题谈话:小明要去超市买点食品招待客人,你能帮助一下他吗?出示课木第53页利民超市部分食品价格表。食品名称单位单价(元)\n话梅袋2.40花牛袋1.90怪味豆袋4.50巧克力袋10.50食品名称单位单价(元)可乐听2.80椰汁听3.20水果糖千克17.50奶糖千克19.80(1)有10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听可乐?(2)用20元钱买5袋话梅,应找回多少元钱?(3)用0.75千克奶糖和一袋巧克力,一共要花多少钱?(4)有20元钱,买0.6千克水果糖,剩下的钱能买几袋花生?你述能提出什么问题?(上述问题中述没有提到怪味豆和椰汁,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这两种食品的问题。多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提出问题,比如提出有关于小数乘除法的问题,或者混合运算的问题。丿[设计意图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能积极更深刻的感受至U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不仅巩了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四、拓展延伸谈话: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学牛平均每人每天的零用钱约为2.5元。根据这条信息,你想进一步了解哪些信息?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一个人一年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2.5X365=912.5(元)②全班同学一年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2.5X50X365=45625(元)谈话:看到我们得到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每天节约1.5元,你能算一算我们全校同学一年能节约多少钱吗?(按1000人计算)1.5x1000x365=1500x365=547500(元)如果这些钱用来买数学书捐给希望小学,可以买到多少本呢?(学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计算器计算)547500^-5.93^92327(本)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在这里设计拓展性的练习,再一次与牛活相联系,而且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进行了爱心教育。五、收获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再一次交流这节课中的收获与反思,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与评价。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乘除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历了一\n次又一次的挑战。在拓展延伸活动中,安排了计算零花钱的环节,学生计算起来饶有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教材简析]本节“聪明的测量员”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该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学期总第25课时本单元第12课时授课日期:10.22[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牛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情景图中的特殊物体(字典、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2、你想知道这本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吗?3、提岀问题(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能够直接测量出來吗?(2)怎样才能知道呢?现在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出示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活动要求: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三)、汇报交流拓展延伸1、汇报测量字典中一页纸的厚度的情况。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1)所测量的物体。(2)具体测量方案。(3)具体测量结果。(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2、依次汇报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情况。3、其它组有没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呢?4、谁能总结一下测量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的方法。\n(四)、总结冋顾评价反思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3、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五)、课后留疑开拓视野同学们,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想通过什么方式來了解呢?[课后反思]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第四单元单元备课——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在具体的活动屮,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木单元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简易方程,是代数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这既是学生对所学的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应用,又是学生进行第三学段代数知识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其中解简易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是木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能够唤起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黑鹳等很多动物濒临灭绝。本单元以这些珍稀动物数量变化情况为素材,注重了素材的现实性,同时突出了数据的真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n2、借助天平来学习知识是本单元一大特点。本单元在编排时,无论是理解方程的意义、探索等式的性质,还是学习解方程都是借助于天平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3、信息窗屮的信息循环使用。信息窗中的信息循环使用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又一特点。如信息窗1中的信息在解决信息窗2中的“2004年白鳍豚大约有多少只?”问题时,进行了循环使用;信息窗1中的信息又在解决信息窗3中的“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有多少只呢?”、“2003年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两个问题时进行循环使用。这样,既使学习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体现了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安排知识结构。木单元知识结构的编排,是遵循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设置的,体现了数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女口:学生在解决信息窗2中的问题时,先列岀了方程,同吋产生了解方程的需要,顺应这种需要,教材先安排了等式性质的知识,然后再解方程,呈现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体现了学习方程知识的必要性。(二)单元学与教建议1、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在此Z前,学生解题一般列“算术式”,通常称Z为“算术法”。本单元,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这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大的转变。用“算术法”解逆向思维的题目,难度比较大。而“方程法”则是把“未知数”看作是“已知数”,让这个“已知数”也参与列式,将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变成了顺向思维的题目,大大降低了思维难度。因此,初学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实现由“算术思维”向“方程思维”的转变。2抓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有关找等量关系方面的练习,突破列方程解题的难点。3、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要使学牛真正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绝不能单凭猜测和想象完成,应该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n4、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是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牛掌握检验的方法,使学牛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意识,并能够通过检验及时对结果进行矫正。5、本单元建议课时数:9课时。本学期总第2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1.1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少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的情境引入课题,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1)提问:我们先来看口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岀等量关系式。(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2004年只数+300只二1980年只数1980年只数一2004年只数二300只1980年只数一300只二2004年只数(4)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只二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口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o(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二400(板书)。【设计意图】由于直接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口鳍豚2004年只数和1980只数Z\n间的关系,对于学生來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这个问题进行细化,减少坡度,学生容易理解掌握。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根据“x+300二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來研究一下。(出示天平)(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祛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右盘加上50克的磁码,天平平衡了。(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祛码,右盘放入20克祛码。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祛码就平衡了。)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10+10=20(板书)(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祛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祛码。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20+x二50(板书)(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祛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祛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祛码。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50+50=1004x=200(板书)(6)谈话: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研究的“x+300二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设计意图】此处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动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过程屮,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含义。|==|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n(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岀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师牛总结:人工养殖的只数X10二野生的只数10x二1600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X10=1600(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岀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牛汇报:2003年的只数X3+100=2010年的只数列式为:3X+100二1000(板书)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o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03年的只数。)【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合作学习的基础,第三幅情景图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5、揭示方程的意义。(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二40010+10二2020+x二5050+50二1004x=20010x=16003X+100二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n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发现方程的本质特征,进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归纳的学习能力。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岀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第1题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考察了学牛对方程意义的理解;第2题重点使学牛明确要根据天平平衡时“左边质量二右边质量”的关系列出方程;第3题则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和1980年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等。\n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和1980年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等。总之,本节课从学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期总第27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11.2第二课吋一、回顾整理1、出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6+x=1436-7=2960+23>708+xx+4<14y4-18=33x-125x+2x=632、写一个方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什么是方程。【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在判断与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理解与掌握,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打下基础。二、巩固应用1、自主练习4。(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学牛读题。根据图意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再列方程。学生汇报:跳绳的根数-借岀的二还剩的x-45二10跳绳的根数-还剩的二借出的x-10=45(2)出示第二、三幅情境图,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n2、出示自主练习5,学生读题。要求: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然后在小组交流,看谁用的方法多。3、岀示自主练习6o学牛审题后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谈话:通过以上信息,你有什么想说得和同学们交流4、出示自主练习8o(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在解决第二问时,学生可能找不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表格中寻找数量间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即大豆数X3二豆腐数,然后再列出方程。(2)出示补充习题:一种铅笔的单价是0.8元。将表格填完整。数量/枝123456总价/元0.81.63.2X枝铅笔用去7.2元,列出方程。学牛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等量关系式。5、岀示自主练习7和9。先让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6、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一道含有未知数的题目,说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比如:小明今年x岁,老师今年33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要求:先各自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全班反馈。【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除了教材提供的自主练习外,又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补充练习,既充实了课堂练习的容量,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吋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吋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己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通过集体交流拓展思路。这样层次渐进的练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用方程表小•简单的等量关系。三、交流质疑提问:在这节课屮,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我们在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吋,要先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才能列方程。【设计意图】交流质疑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知识奥秘\n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对等量关系的分析,突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就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练习的过程中都是先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特别是最后的编题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教材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对等量关系的分析,突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就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练习的过程中都是先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特别是最后的编题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信息窗2:等式的性质(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1-65页。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等式性质,从而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形如x±a=b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索,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屮,掌握等式的性质,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在利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程的对称美和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习惯。\n本学期总第28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11.3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谈话:同学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这里牛活着一种被称为“世界独生子”的动物,人们都称它们“仰鼻猴”、“牛尾猴”或“灰金丝猴”,因其数量最少,栖息地环境最窄,生态学资料最缺,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这就是“黔金丝猴”o出示据央视国际频道2004年6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己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2)1993年比2004年大约少多少只黔金丝猴?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问题“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2、算一算,交流结果。860-600=260(只)3、谈话并提问。我们换一种思路来研究。(1)1993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600只(2)增加了一部分黔金丝猴一一x只(3)2004年大约有多少只黔金丝猴?——860只(4)你能用等量关系式说明这三个量Z间的关系吗?出示: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二2004年的只数(5)你能用方程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600+x二860(6)怎样求未知数x呢?\n请大家一起借助教具天平來研究一下。[设计意图]首先通过介绍有关黔金丝猴的知识,引发学牛兴趣,进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信息窗1的知识列出方程,为下而学习等式的性质进行铺垫。二、实验探究体会领悟1、实验一:天平的一边放上2听相同的啤酒易拉罐,另一边放上1瓶啤酒,使天平平衡。提问:(1)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了什么?2听啤酒等于1瓶啤酒。(1)如果在天平两边再各放1听相同的啤酒易拉罐,天平会有变化吗?左右两边仍然一样重,还是平衡。(2)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小结:天平在平衡的情况下,两边再放上同样重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2、实验二:将天平的右边放上20克的磁码,左边放上等重的物体。提问:(1)左边不知道有多重,用x来表示,右边重20克,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了什么?左边的物体重20克,所以天平才会平衡。板书:x=20(2)如果天平两边再同时放上10克的磁码,会发生什么变化?天平还是平衡,没有变化。(3)能用等式表示天平平衡的状态吗?板书:x+10二20+10(4)通过这样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3、实验三:出示:62页对话框下面第一幅图。提问:观察这幅图,你有哪些发现?天平左边有1袋盐和50克的味精,天平的右边有3袋50克的味精,天平平衡;现亦将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1袋50克的味精,天平仍然平衡,并目河以\n知道1袋盐的重量与2袋味精的重量一样重,是100克。4、实验四:(1)出示:62页对话框下面第二幅图的第一部分。提问:你能根据图示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吗?板书:x+10二10+10(2)出示:62页对话框下面第二幅图的第二部分。提问:观察第二部分,你有什么发现?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了10,等式仍然成立。板书:x二10将天平的右边放上20克的祛码,左边放上等重的物体。提问:(1)左边不知道有多重,用x来表示,右边重20克,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了什么?左边的物体重20克,所以天平才会平衡。板书:x二20(2)如果天平两边再同时放上10克的祛码,会发牛什么变化?天平还是平衡,没有变化。(3)能用等式表示天平平衡的状态吗?板书:x+10二20+10(4)通过这样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3、实验三:出示:62页对话框下而第一幅图。提问:观察这幅图,你有哪些发现?天平左边有1袋盐和50克的味精,天平的右边有3袋50克的味精,天平平衡;现在将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1袋50克的味精,天平仍然平衡,并且可以知道1袋盐的重量与2袋味精的重量一样重,是100克。4、实验四:(1)出示:62页对话框下面第二幅图的第一部分。提问:你能根据图示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吗?板书:x+10二10+10\n(1)出示:62页对话框下而第二幅图的第二部分。提问:观察第二部分,你有什么发现?等式两边同吋减去了10,等式仍然成立。板书:x二105、根据以上的实验,同学们对等式有没有新的认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数,等式仍然成立。[设计意图]通过天平的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由具体到抽象,在思维过程上,有展开,有压缩,引导学.牛根据实验发现规律,使学牛自然而然的说出等式的基木性质,有利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三、新知应用巩固深化(一)利用性质,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计算:600+x二860600+x二860是一个方程也是一个等式,你能计算出x的值是多少吗?2、提问:为什么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600?等式的两边,也就是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样等式的左边就只剩下未知数x,也就可以知道x的值是多少了。教师提示:这个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又叫方程的解。3、指导书写格式与验算。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书写格式。(1)先写“解: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丝猴?”(2)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3)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像这样求方程解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4)最后要检验并写答。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看看等式的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它就是方程的解。我们也可以口算检验是否正确。(-)尝试练习,知识巩固。1、出示:信息窗1的第一题:2004年白鳍豚大约有多少只?x+300二400(1)要求列方程解决问题并检验。\n(1)集体订正。2、出不:练习,解方程并口头检验。x+8=132.5x=5.3教师指导学生解方程的格式要求。3、岀示:64页第二题的第一小题。[设计意图]验证“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性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整个思路是由学生形成的,使得解题方法在学生头脑屮越來越清晰,真到真正认识并掌握它;适吋地进行应用练习,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方程解答的一般格式,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1、这节课同学们利用天平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总结一下学习了哪些知识吗?2、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吋候可以利用方程进行解答。用方程解决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补充。3、用方程解决问题是简洁的,方程的两端是对称并相等的,你还想知道方程的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回顾并总结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一是检验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二要指导学生怎样用精炼的语言叙述数学知识。以“你还想知道方程的哪些知识”作为木节课的结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堂中的知识延仲到课外,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合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始终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1、等式的性质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教学中充分利用天平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这种现象,突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关于等式性质的知识,并养成认真观察的学习态度。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感悟怎样才能使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引导学生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基本方法,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这样设计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论;既重视知识的教学,又重视能力的培\n养。在教学中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学生理解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等式性质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由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作答写出过程,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本学期总第29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11.4第2课时一、复习导课x+5.3二1015+x二4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1、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一要写解,二要注意检验。[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回顾形如x+a二b方程的解法,复习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对方程的解进行合理的验证,为学习形如x-a二b方程的解法进行铺垫。二、尝试解答1、解方程:x-9=15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1)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也就是方程x-9=15的两边同时加上9,抵消掉等式左边的9,这样等式的左边只剩下X。(2)你会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方程的左边等于右边,表示等式成立。3、岀示:64页第二题的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提问: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1)标准体重+超出标准的重量二胖胖的体重(2)标准体重-低于标准的重量二小明的体重\n标准体重-小明的体重二低于标准的重量提问:他们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一个是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一个是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设计意图]直接给学生提出解题要求,考察学生能否正确利用“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性质解决问题;通过对比练习,提高了学生对等式基木性质的理解,可以有效避免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三、巩固练习1、65页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你是怎样选出各方程的解的?(1)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右是否相等。(2)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2、65页第5题(1)提示学生认真读题,注意选择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是否有用。(2)集体订正。3、65页第6、7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方程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同时培养验算的习惯。四、全课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木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吋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信息窗3:等式的性质(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骑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6页~70页教材简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等式与方程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n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合作探索”中的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学习等式的性质及用等式的解形式如ax二b的方程。绿点部分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巩固。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借助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解形式如ax±b=c的方程,第二个红点的教学重点是把ax±b=c转化为ax=b这种形式的方程。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和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稈本学期总第30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11.5第1课时一、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回顾概念(1)方程的意义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以及会解简单的方程,请举例说明方程的含义。(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复习训练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①x+24二73②4x<36+17③2344-a>12④x-16=72⑤x+85⑥5+y二10.6[设计意图]以上设计的内容是学习等式的性质和解形如ax二b的方程重要某础。问题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來解决新问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使学生构建良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n1、情境迁移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珍稀动物黔金丝猴的有关信息,这节课老师还想给你们介绍一种美丽的世界濒危动物一一黑鹳。(1)出示:教材黑鹳的情境图。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目前,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问题: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提问:你能找到题目屮的等量关系吗?列方程。(我国现存黑鹳的只数X3=1500)解:设我国现存X只黑鹳。3X=15002、独立思考探究方法(1)学生独立尝试求方程中的未知数。提问:怎样解这个方程?(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2)学生汇报解方程的过程并说明想法。[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和思维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3、师生交流验证方法刚才同学用到的方法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引导学生验证: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1)动态演示初步感知①课件演示:借助天平来研究(课件演示动态效果: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XXXX20202020X\n20X二20xX4=20X4提问: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右边托盘应该有什么变化?能用方程来表示等量关系吗?能用方程来表示等量关系吗?①再次课件演示:3x=303x4-3-304-3要求:观察天平的变化,看图列出方程.提问:通过刚才的演示,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交流揭示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3)结合实例巩固认识3X4=12(3X4)X2=12X()3X4=12(3X4)4-2=124-()[设计意图]创设直观的情境教学,由形象感受〜抽象概括这一过程來学习等式的性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为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建立了方程的盍乂、等式、等式性质1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再次引入天平演示,验证方法,学生不会有陌生感,通过天平的操作演示过程,形象直观的情境教学,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并渗透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4、回归例题总结方法(1)现在你能用等式的性质来解3X^1500这个方程吗?学生板演,规范格式。(2)为什么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3)检验。[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牛用已有的知识尝试实践,验证得出结论,用自己发现的结论算一算,让多数学生尝试成功,从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5、应用方法解决问题\n(1)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吗?呈现:情境信息图我国人工养殖大熊猫有多少只?先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算法,加深理解。[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岀发,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序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选择方程的解。1.5x=6(x=9x=4)x4-6=0.3(x=20x=l.8)x-r5=40解:x4-5X5=40X5x=200x4-5=20(x=100x=4)7x=0.84(x二1.2x=0.12)2.火眼金睛辨对错。2x=10解:2xX2=10X2x=20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课本68页自主练习3、4题学生独立完成。分析等量关系。集体订正,检查解方程的书写格式以及方程的解。[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兼顾了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利于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是在探究中构建,在应用中发展。在探究中构建构建主义认为意义建构的关键是学生将其所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本节课搭建了从回顾旧知,做好铺垫\n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一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的探究模式,先通过学生“尝试解方程”使学生积累必备的直观经验,学生在尝试中有所感悟,为归纳等式的性质做好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为学生营造探究的空间中,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力求达到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应用中发展一一本节课设计的练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练习内容体现层次性、针对性。例题由情境入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结论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验证,针对性比较强,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会解方程的思考过程,另外验证自己发现的结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对知识的应用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走进生活”凸显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本学期总第31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授课日期:11.8第2课时一、复习铺垫温故引新1、复习等式的性质课件出示:看图完成填空提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观察信息,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先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并解答。3、解方程12x=96x4-40=14指名板演,说明解方程的依据。[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建立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Z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因为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都是这节课需要用到的知识内容,复习铺垫,为新的教学内容打好基础。二、情境引入探究新知\n1、回顾信息解决问题(1)出示:介绍东北虎有关信息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2)提出问题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003年的只数X3+100=2010年的只数解:设2003年繁育基地有东北虎x只。3x+100二1000[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2、思考交流探究方法(1)初探:方程形式类比,引导知识迁移提问:观察这个方程的形式和前而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计算吗?(2)研究:运用转化思想,尝试解决新知提问:能否用等式的性质解这种形式的方程?怎样算?根据学习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这个方程。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方程。交流算法:可以把3x看作一个数,运用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3x+100=10003x+100-100=1000-100即把方程转化成3x=900这类形式的方程,在运用另一个等式性质一一等式两边同吋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求出方程的解。(渗透转化思想方法)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在解此类方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板书解方程书写格式)(3)再探:检验方程结果,明确方程解法X=300是方程的解吗?我们来检验一下方程。\n把x=300代入原方程\n板书检验格式小结: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关键是要把看作是一个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再求出得多少。3、补充练习应用算法根据刚才学过的方法,求出下面方程的解。1.2x-1.4=8.2指名板演提问:说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ax±b-c这类形式方程的解法,要先把ax看作一个数,适时运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并进行检验。[设计意图]教学屮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的过程。解答ax土b二c这类方程吋,通过与形如心方程进行比较,引导知识的迁移,然后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牛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填一填2x+5=21解2x+5=212x=2x4~=X=让学生说说填写的依据。2、解方程2+4x=3.68x+2二4.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找出典型题目,5x-8=3.2解:5x-8二3.25x=5x=x=3x+1.5=62.5+10x=12.5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方程?(2+4x=3・6)提示学生注意检验\n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1)课本69页自主练习第8题先找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岀示课本70页第11题滇金丝猴体长约为80厘米,它的体长比间蜂猴的3倍多5厘米,间蜂猴的体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第1题的设计让学牛体会解方程的过程;第2题的设计,让学生能掌握方法、熟练运用方法,提高解方程的能力;练习3,将方程知识生活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既可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等式性质基础上,学会解ax土b二c这类形式的方程,对于解答这类方程的关键是转化。因为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解方程的知识基础,所以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掌握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基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究”成为这节课的主旋律。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学习平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2、挖掘可探究内容,突出探究的重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方程的经验,面对新形式的方程,学生必然会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不同形式的方程,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找准探究的内容,挖掘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探究的重点,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3、明确探究的目标,经历究的过程。\n探究的目标是探究学习的出探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初探(方程形式类比引导知识迁移)一一研究(运用转化思想尝试解决新知)一一再探(检验方程结果,明确方程解法)的探究模式,体验从已有的数学事实出发、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的精神。本学期总第32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授课日期:11.9第3课时一、梳理知识1、复习等式的性质提问: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你能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1头猪二()只羊1把蕉二()个苹果(1)如果5+3=8,那么5+3-3=8()(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二50()(3)如果a—7=8,那么a—7+7二8()(4)如果x+9二45,那么x+9-9=45()你是根据什么完成填空的?(等式的性质。)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2、找出图中等量关系认真观察以上信息,找出等量关系[设计意图]:等式的性质、方程的意义、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等知识都是木节课所要涉及的复习内容,等式性质的复习,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熟练掌握这些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n2x+9=332x二4.65x-4=ll说一说,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注意:①解方程要注意格式,规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强调等式变换吋,各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②要想好根据什么关系来求方程的解,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③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应把ax看作一个数,运用等式的性质转化为ax=b型的方程再求解,想想怎样化难为易。④检验方程,把方程的解代人原方程,我们要根据“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进行检验;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设计意图h本节课确立的教学目标就是巩固所学知识,能正确的求出方程的解,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所以设计最基本的解方程练习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牛.回忆、巩固这些基础的知识,使学牛.能够形成良好的技能。2、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练习题:课本69页第7题你能用方程解决问题吗?找出等量关系说一说怎样列方程?学生思考,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订正答案。(2)岀示练习题:课本69页第9题蜘蛛的爬行速度是蜗牛的30倍蜘蛛的牌行速度比乌龟的4倍还多4米问题:蜗牛、乌龟的爬行速度分别是多少?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说明你的解题思路。学牛思考(①蜗牛的爬行速度X30二27②乌龟的爬行速度X4+3二27)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强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书写要求,规范格式。)(3)对比方程形式,巩固解方程的方法。\n对比一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运用了等式的性质。不同点:方程②连续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把较为复杂的方程形式转化成与方程①相同的形式,再来求解。[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想的渗透性__创设情境问题,应用学会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对比方程形式,巩固解方程的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屮提炼数学再还原数学,实现解决问题的价值。三、拓展知识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学会解方程,丰富你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运用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课件演示课木70页13题独立解答,交流解题思路。(2)课件演示课本70页12题生活屮有两种表示温度的方法,了解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的知识。先自己读题,了解有关信息。师: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怎样换算?让学生弄清楚F=l.8C+32所表示的含义。独立解决问题(1)一个人的体温是36・5°C,相当于华氏多少度?(2)华氏94.1度,摄氏温度是多少?汇报交流:你是怎样算的?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用方程解决?(让学牛体会这个问题直接套用公式顺向思维,用算术法比较方便。)解决第二个问题,用方程来解决。为什么选择用方程解决问题?适吋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哪种简便?为什么?通过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时,你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想法要与同学交流?\n小结:我们学习了解方程,又掌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选择合适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屮提炼数学,再还原数学。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之上,体现“生活即数学”的教育理念,实现解决问题的价值。将生活中两种表示的温度引入课堂,学牛可以了解相关的牛活知识,并借助解决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换算的问题,巧妙地将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体验两种方法的区别,通过练习,学生会感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以求简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探索本学期总第33课时本单元第8课时授课日期:11.10信息窗4:解形如ax±bx=c的方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1-74页。教材简析:木节课是在学牛己经了解了方程的意义,以及会用方程的意义求方程的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木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借助线段图来理解数量关系,学会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会选择合适的未知数量设为x,掌握解形式为ax±bx=c一类方程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并掌握其方法。2、学会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牛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室的面积是56平方米。长为8米,宽是多少?(方程解)\n设:宽为x米8x=56说说求解的依据。[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牛继续温习解方程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出示例题做对比,激发学牛学习的兴趣。二、比较分析学习新课1、给出情境图:上海野牛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牛动物园。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2、根据情境图,你都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结:大家根据情境图提出了不少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选取集中提出的问题: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一下。3、对比研究: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把刚才开课初我们一起解决的那个问题拿出来,大家先把这两道题目做个对比。(1)教室的面积是56平方米。长为8米,宽是多少?(方程解)(2)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4、仔细对比,找出不同。(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同位互相交换意见)5、学生汇报。小结:刚才,同学们一共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那大家意见较为集中的是什么呢?(第1题只有一问,而第2题却有两问)如果这道题要用方程来解,先从哪里入手研究呢?6、请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7、小组汇报。小结:刚才各个小组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少同学谈到要先解决白虎的只数,能说说理由吗?(因为题目中提到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n倍,求出了白虎就知道了东北虎)大家的意思是先求出1份是多少,那7份是多少自然就求出了。[设计意图]复习环节后,直接引岀新课,这里并非一味讲授新知,而是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新知与旧知的异同,进而找出新知的生长点,这正是我们将要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两个问题究竞该先解决哪个呢?学生经过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均会感受到先求1倍量,再求7倍量要简单的多。三、两“图”结合感受方法1、引导学生画图刚才大家都谈到了要先求岀白虎的只数比较简单下面我们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来绘制线段图,也许这对于大家解题会有所帮助。如果我们设白虎有X只,用这样的一条线段表示:白虎只数:x那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岀东北虎的只数吗?2、组内交流。请画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一下应注意什么。3、师生总结。(1)每份画的都应与白虎的只数一样,这样才能成倍数关系。(2)要画这样的7份,正好是东北虎的只数。白虎只数:xXXXXXXX东北虎只数:4、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如果设口虎为x只,怎样列岀方程?设:口虎有x只,那么东北虎就有7x只x+7x二165、说明想法。\n[设计意图]运用画图的策略,有利于理解数量Z间的关系,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有些困难,于是需要教师边扶边放,使画图更加规范。在帮助学生分析过口虎与东北虎数量关系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已不是难点。\n四、尝试解法解决问题1、根据列岀的方程:x+7x=16学生尝试独立解方程。2、组内交流解法。3、小组汇报:x+7x=16东北虎只数:7X2二14(只)8x=16x=2答:白虎有2只,东北虎14只。4、检验是否符合题意。[设计意图]在前面理解了题意列岀了方程后,解方程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但这里要让学生说明各部分的意思,为此,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的环节。在理解了1倍量后,7x的含义自然就很清楚了。四、自主练习,巩固加深1、解方程:7x+5x=12016x-7x=274x-l.2=743.8x~x=0.56x-0.85x=37x+3x+26二742、根据线段图列岀方程933x403、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1)柏树和松数一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多少棵?为什么选择松树的数量设为x呢?(2)信达公司投资36000元钱为四藏自治区某小学每个教室配备了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实物展示台。电视机每台1200元,展示台每个2800元,请问这个学校有多少间教室?(3)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儿米?在做这道题吋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呢?\n[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巩I古I所学知识,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一次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反思: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首先是设谁为x,而为了更好的突破这个教学的重点,在开课复习旧知后便设计了分析比较这一环节,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比发现新知是一道两问应用题。那么究竟应该先求谁,也就是设谁为x合适呢?教师将这一问题抛给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生会感受到先设白虎为X最为简单。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借助线段图进行直观认识,使情境图与线段图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用线段图讲解的这部分也并非教师一一呈现,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画出了1倍量的白虎只数后,让学生根据题意尝试着将东北虎的数量画出,在参与画图过程中,学生又一次感受到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成功列出方程奠定了基础。在列出方程后不急于解答,先是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再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求出方程的解,整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总第34课时本单元第9课时授课日期:11.11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4页。内容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吋安排的,意在对本单元的内容做一个整体全面的复习。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的基本步骤,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简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有关方程的意义及解简单方程的方法。2、通过解简单应用题学会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3、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使学牛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教学过程:\n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今天我当家》录像①。(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用零花钱中的20元买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剩下60元捐给希望工程。)2.指名说出储蓄罐里己经积了多少元钱。3•让学牛说出解法。(算术解、方程解)[设计意图]:在开课初,之所以创设了以《今天我当家》中的上街购物用钱找钱的实际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身边貝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1.出示录像②。(今天正好乂是星期天,爸爸说,该由我当家,让妈妈好好休息。早上,我煮好牛奶,拿着爸爸给我当家的钱就上街买了三个特香包,每个4元,还剩下98元你猜猜,我爸爸到底给我多少钱当家呢?)2.学生列方程解答。3.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原有的钱数-用去的钱数二剩下的钱数。解:设给我x元钱当家。x-4X3=98x-12=98x=110答:给我110元钱当家。4.检验。把x=110代入原方程,左边=110-4X3X4=110-12=98,右边二9&左边二右边,所以x二110是原方程的解。5.出示录像(吃了早餐,我拎着菜篮子,哼着歌儿来到市场,心想,妈妈平常最喜欢喝葡萄酒,对,就买两瓶吧。回家路上,我碰见也去市场买菜的郭老师,郭老师问我这葡萄酒1瓶多少钱今我愣住了,买酒时,只是付出30元找回3元忘了问每瓶葡萄酒多少元啦。)\n1.让不同列法的学牛说说他是怎么想的。2.学牛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此,这里给出了一个生活的情境,学生通过提问,解答,再提问,再解答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方面能力均得到了三、巩固练习1.张艳从食品橱里取出3袋面粉包饺子,用去1.2千克,还剩0.3元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2.张艳把8朵鲜花插到花瓶中,这时爸爸捧回2束同样朵数的笔鲜花,现在一共有20朵,爸爸问:我捧回的鲜花每束有多少朵?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后列岀方程。[设计意图]这里把复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提供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开放性练习1、出示录像④。(忙了一整天,一顿丰盛的晚餐总算准备好了。我数了数钱,还剩下才46元,于是来到水果摊前,看到苹果j每千克5元、梨每千克4元、草莓每1千克8元、桔子每千克3元。可我犯难了,除了买水果外,还得留下18j元买生日蛋糕。)小组讨论,汇报可以怎么买。2、拓展延伸:同学们,08年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作为木次奥运会的伙伴城市青岛的小公民,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为了更好的办好木次奥运会,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历年有关奥运会的资料:2004年中国派出了历史上人数做多的代表团参加雅典奥运会。参赛的407名运动员中,有84名曾经代表国家参加过奥运会比赛。(1)女运动员有269名,男运动员有多少\n名?(2)年龄最大的运动员44岁,比最小的运动员年龄的3倍还大2岁,最小的运动员有多少岁?(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后增添了开放性的练习,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掌握解题的技巧与方法,特别是08年奥运会即将到来,身为岛城的一名小学生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于是在这里添加了这部分内容,以激发起学牛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教学反思:1、提供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价值。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基此认识,我们把要讲解的例题变成适合学生探究,呈现出真实的有探讨价值的实际生活问题情境,创设了以《今天我当家》中的上街购物用钱找钱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2.突破常规作法,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现代的数学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不同的学生要学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数学。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为此,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巩固练习〃常规,把复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提供具有一定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境,给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的方式,面向全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优化数学建模过程,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以真实生活的原型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建模解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视听(再现生活原型一看录像今天我当家),运用有关数据提出多种类型的问题,将应用问题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从己知的数量关系推理、联想、判断出属于哪类问题,如本次活动的开放性练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纯数学问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在获取问题信息、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答案,然后再把数学答案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深刻性、灵活性、多样性。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上述要求的同时,还注意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把活动引向广阔社会,引向学生生活,让\n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中获得信息,体验情感,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学会理财,学会当家作主。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多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牛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目标概括能力评价策略及方法小组评价\n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高的意义,画指定底上的高。课前准备纸条4根、图钉、平行四边形纸片、小棒。导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容易变形的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高,绘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知道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渗透数学屮的集合的思想,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4、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目学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动手操作,感受特征,引出课题。1、动手操作。2、引入新知。师:请你捏住这个长方形框架的两个对角,轻轻地向相反的方向拉动,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监控:拉动后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归纳特征。(一)课件演示,初步感知。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制作一个长方形框架,然后互相看一看,说一说长方形的特征。本学期总第3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1.22\n1、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2、课件演示:(图片)(1)推拉铁门。(2)升降架。(3)花池围墙。3、师:看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平行四边形,它给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二)动手操作,进一步感受特征。1、师:根据你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请你选择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2、监控: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成平行四边形。3、师:打开学具袋,从中找到平行四边形。(三)小组合作,归纳特征。1、问:请你们将学习小组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2、提出耍求:四人一组,充分利用学具,开动脑筋,想办法,共同探讨。3、归纳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问: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2)看书理解意义。问:①你怎么理解“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为什么只强调“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不再说“对边长度相等,相对的角度数相等”?(3)课件演示:是不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保证了“对边长度相等,相对的角的度数相等”。学生用实投展示,组织学牛评价(1)先商量方法,再共同研究。(2)利用直尺,进行测量,注意记录。小组合作发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小组汇报,集体交流。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口己的发现。\n(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关键是什么?2、判断练习:(要求:说明判断的依据)三、自主发现,理清关系。1、师: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那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你是怎样发现的呢?四、观察事物,发现特征,理解应用。1、出示活动挂衣钩。问:见过吗?想没想过为什么做成平行四边形呢?监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2、在生活中,述有哪些地方用到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性呢?3、师: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五、自主学习,认识新知。(一)明确底、高的意义。1、师:关于平行四边形还有一些知识请大家自己看书来认识。2、学生自主学习。(P52第三自然段)要求:(1)将你把学到的新知识用笔画一画。(2)将你学到的新知识与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通过特征发现。(2)通过转化发现。学生汇报,投影展zFo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3、学生汇报。\n(二)实践应用。1、画平行四边形的高。2、组织学生依据高的意义进行评价评价。3、教师指导板书画高的方法。4、提高对高的认识。问:通过画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监控:(1)平行四边形有4条底,每一条边都可以作为底。(2)同一条底上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都和等。5、识别提高。(1)投影出示:画在平行四边形外边的高,让学生识别认识。(2)问:这样话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为什么?(3)问:你有什么新的启示吗?六、全课总结,发散提高。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你对它乂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牛在作业纸上自己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看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里边,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外边,不管画在哪儿都要注意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n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本学期总第37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11.2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而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高的意义,画指定底上的高。课前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导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而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复习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来。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二、新课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巡视,注意1冏得是否正确。\n(1)我们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的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大小,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在方格图上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书看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岀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3)比较。提问:它们的面积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岀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如像教室这么大就不好数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也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操作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从上面的比较屮,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2)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n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冋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3)引导学生比较。(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上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4)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书:S=aXh,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让学生拿岀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n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巩1古1练习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冋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S=aXh教学反思本节课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资助探索,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图形的转化中,利用图形的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转化“为什么沿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后续知识作了铺垫。突破以往的教学思路,不但引导学生转化图形还要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以后的图形转化起了一个导航作用。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大胆之一,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配合教师的适时点拨质疑,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也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n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高的意义,画指定底上的高。课前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导学目标1.使学牛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而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复习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岀它的高来。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二、新课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我们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吋,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的大小,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在方格图上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书看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本学期总第38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11.24\n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岀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岀计算结果。(3)比较。提问:它们的面积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口往往不能算得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如像教室这么大就不好数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也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操作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2)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吋,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让学生拿岀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n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來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3)引导学生比较。(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上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4)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冋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书:SpXh,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8•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彳丁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巩固练习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n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S=aXh教学反思本节课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资助探索,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图形的转化中,利用图形的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转化“为什么沿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后续知识作了铺垫。突破以往的教学思路,不但引导学生转化图形还要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以后的图形转化起了一个导航作用。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大胆之一,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配合教师的适时点拨质疑,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也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本学期总第39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11.25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重点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止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硬纸板\n导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复习导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出的?(电脑演示推导过程)出示情境图,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入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二、指导探索第一部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2)电脑演示拼摆过程(演示课件:拼摆图形)(3)讨论: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第三种拼法)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小组讨论研究:平彳]四边形可以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求面积,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呢?\n系?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2)电脑演示拼摆的过程(突出旋转、平移),(演示课件:拼摆图形)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来拼。(演示课件:拼摆图形)4.讨论:(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不三角形的底和咼,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第二部分:三角形面积的应用。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2号蟹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三、自主练习1、第1题。8X64-2=24(平方厘米)10X84-2=40(平方厘米)25X8宁2二100(平方厘米)2、第2题。3、第3题。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演示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运用公式计算:60X404-2=1200(平方米)80X704-2=2800(平方米)1.5X2800=4200(千克)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共同研究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n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二学生独立完成面积X2十底三角形的底二面积X2一高4、第4题。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第5题和第6题。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二底X高一2三角形的高二面积X24-底三角形的底二面积X2H■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学期总第40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11.26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3教学内容梯形的特征和面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Z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课前准备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导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n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而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导入:图3有儿条边?儿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2)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2)交流测量结果.(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Z41V/-+T7*VI7"1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纠•对垃个半仃.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n(1)教师演示.拿等腰梯形,对折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4.四边形的关系.引导学牛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岀示练习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4.找岀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鼓励学生质疑、解疑\n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板书设计梯形的特征和面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教学反思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重在为学生提供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成功喜悦。较好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作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本学期总第41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授课日期:11.29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3教学内容梯形的特征和面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课前准备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导学口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n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來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2)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2)交流测量结果.(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一上面的叫一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牛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n(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4.四边形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屮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3.出示练习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儿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板书设计梯形的特征和而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n教学反思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重在为学生提供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成功喜悦。较好地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作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本学期总第42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授课日期:12.1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3教学内容梯形的特征和而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咼.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课前准备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导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复习引入。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现在我就想考考同学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谁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呢?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课件出示3.我们先看第一个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n(300平方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20X15二300)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你的这个方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吗?5.出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的!二.新课传授。(一)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1.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图形(图),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出示梯形)你怎么知道它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提出质疑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我们是否可以仿照平行四边形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來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和剪刀,看看你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3.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展示成果。(1)现在我们來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來的梯形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没有变,面积是梯形的两倍。)(2)现在我们來看一看拼成的图形与原來的梯形学生冋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再把它从一边移动另一边,这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一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沿一个顶点旋转180°,再沿有些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是原来梯形面积的一半,面积没有变。)4.我们用很多方法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屮,有许多东西彖钢板等等是不能这样剪开来拼拼的,所以我们就需要知道计算梯形的面积规律。你能从你的方法中得出什么计算的规律吗?5.你是怎么得出这个规律的?6.揭示规律并板书:梯形面积二(上底+下底)\nX高一2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要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写什么条件呢?(上底、下底、高)现在我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用且、b、h表示上底、下底和高,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s-(a+b)h*2)7.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梯形面积计算的一个方法,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1):一个零件,横截面是梯形。上底是14厘米,下底是26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巩固练习。1・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并计算面积。(单位:厘米)2.量出自己准备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求出它的面积。四、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吗?腰平移上去,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拼法。(将梯形上底和下底对折,再沿折线剪开,将上面的一半沿腰上的中点旋转180°,这样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小组讨论板书设计梯形的特征和而积梯形面积二(上底+下底)X高一2s二(a+b)h4-2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做数思想,把空间让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究性学习为教学的主线,组织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的操作、观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探索梯形算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从而己的知识建构。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不仅能获取梯形面方法这一新知,同时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汲取数学思雜使整个教学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探究性为一体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的o以研察、交面积计完成自积计算§方法,,充分本学期总第43课时本单元第8课时授课日期:12.2\n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3教学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重点难点教学难点:能正确将一个组合图形进行割补。课前准备组合图形纸片,直尺,实物投影仪。导学目标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E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注要占八、、一、回忆呈现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面积公式吗?用字母怎样表示?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解参观甲鱼池时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出示水产养殖场情境图:2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谈话:我们要先求出什么问题?谈话:甲鱼池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你们怎么计算甲鱼池的面积。(要求说出方法,不用计算,可以借助手中工具)2、谈话:刚才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在思考过程中,在图上添加了一些线。请通过“线”这个工具来帮助解题的同学举手。谁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添加这些线呢?谈话:这个图形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组合而学生回答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出示研究结果(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交流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之为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使用画线工具解题的人,不但我们小学牛在使用,大学牛,数学家也在使用。A们把这样的线叫做辅助线。(板书:辅助线),需要注意它一般用虚线表示。谈话:请同学好好想想,刚才的几种辅助线\n的功能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不能给他们分类呢?根据学生冋答总结A、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分割成小图形的,然后将所有的小图形加起来得整个面积。(板书:害9)B、另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补成一个更大的图形,然后用人图形的面积减去补的图形面积,得所求面积。(板书:补)谈话:同学们,回答地很好。现在如果让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可能使用什么工具?(辅助线)它有什么功能(割,补)。谈话:现在你能不能计算出甲鱼池的面积?3^出不课件:谈话: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合作完成甲鱼池面积的计算。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甲鱼池的面积,那么2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生说,教师出示课件。谈话:你喜欢那种方法?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计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学会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完成课题的板书。(的面积计算)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谈话:刚才同学们解决问题的速度真快,这不?老师这儿又接到几封求助的信件,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吗?(出示课件小红家、农民伯伯、工人阿姨)谈话:我们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些什么内容?(电脑出示三个信件的内容)①来自小红家的求助:(求不规则车库的面积)②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求不规则土地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的指导。全班汇报计算情况。\n面积)③来自工人阿姨的求助:(求不规则布料的面积)谈话:看完了三封求助的信件,你有办法衲学生回答小组分任务完成后交流,集体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他们解决吗?好的,这可是一次乐于助人的好机会啊,现在我们述是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帮助的人最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多。2,出示自主练习8学生分析数据独立解答交流思路及方法。第二个图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方法计算,如分割成9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用2X2X9的方法计算。3,出示自主练习94,出示自主练习11,运用梯形面积公式灵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中给出的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及隐含条件再独立解答。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今后在解这样的题目时,你有什么心得或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板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①来自小红家的求助:(求不规则车库的面积)②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求不规则土地的面积)③来自工人阿姨的求助:(求不规则布料的面积)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验证,自己得出了组合图形的面积,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从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n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4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在美丽的“特色经济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导学冃标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岀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通过巩固、梳理木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揭示本节主题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听说过“特色经济园”吗?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特色经济园”情境图。)谈话:同学们,在美丽的“特色经济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本学期总第44课时本单元第9课时授课日期:12.3\n(2)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3)果园(一)的面积是多少?(4)花卉区每年的产值约为多少元?(5)蔬菜区(二)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6)果园(二)的面积是多少?2、解决问题1出示第一个问题: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因为绿色小麦区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所以面积应该是底X高即360X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X108000=81000(千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3、解决问题2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课件出示)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做完这道题,你想说什么?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2O计算的结果要保留2位小数。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学生交流: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学生交流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独立画图,\n形,使网岀的:角形和给岀的:角形面积相全班交流。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学生独立做题,的总产量吗?然后交流。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四、丰收园里谈收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一一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谈话: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360X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T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X108000=81000(千克)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1•复习题的设计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整理复习课不只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是对学生已学内容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复习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注重了两个层次的练习一一基础练习和发展练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2•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本学期总第45课时本单元第10课时授课日期:12.6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4教学内容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重点难点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屮的作用\n课前准备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导学目标1、结合现实牛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屮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耍点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谈话: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吋。据此我校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活动,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活动吗?谈话:看来校园的楼外空地、操场、楼内大厅、走廊、教室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场地。活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谈话:现在许多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都很小,学牛活动空间的问题己经引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那么国家规定的小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多少?我们学校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二、搜集资料汇报交流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牛搜集的资料)谈话: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课件出示:谈话: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n谈话:我们学校有36个班,想中报学生回答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你能推测出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大约应该是多少吗?谈话:说说你的理由。生进行交流谈话表扬: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三、合作测量解决问题谈话: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这个要求了吗?谈话: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话: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活动场地的面积呢?下面我们以操场为例进行研究。(师生一起到操场)谈话:仔细观察操场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需要知道那些数据?谈话: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生进行交流长和宽各是多少米?谈话:谁有不同的方法?谈话:用步量一量就是步测,步测吋要注意什么?谈话:一步的长度指什么?谈话:怎样确定一步的长度?谈话: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因此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的平均长度。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二、四次,记好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总步数就是一步的平均长度。小体验:每组测量计算一个学生的平均步长。谈话:除了用卷尺测量、步测外还可以目测,你知道什么是目测吗?\n生:用眼睛看一看,用眼睛估一估。谈话:目测就是用眼睛估量一段距离,目测吋先用卷尺量岀一段距离,在每隔10米的地方站立一个同学,看看10米、20米、30米……距离各是多远,注意观察不同距离上的同学的大小特征有什么变化。小体验:练习目测,交流观察感受。谈话:刚才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当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步测或目测。下面我们分组测量并计算出不同的活动场地的面积。测量是要注意什么?分组:一组:操场二组:楼外空地三组:走廊四组:教室五组:楼内大厅六组:舞蹈教室四、汇总数据发出倡议谈话:前面我们推算出我校要达到省规范化学校的要求,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2平方米,根据刚才计算的结果看达到要求了吗?我们学校学牛的活动场地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好建议能让同学玩的更尽兴。学生交流师牛共同完成测量计算结果的汇总。\n板书设计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活动场地的面积呢?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老师们的重视。这节课我尽可能的放手给学生,自己则努力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1、让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2、为学生提供方法与策略的指导。3、重视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会测量的方法。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教学难点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目标归纳、推理能力评价策略及方法\n本学期总第4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2.7青隔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2、5倍数的特征重点难点判断2、5的倍数特征课前准备信息窗情境图导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选择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件(如六.一节目汇演、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现场等)引出信息窗情境图。谈话:同学们,“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屮的精彩瞬间吧![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合作探究、概括特征1.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跳圆圈舞的共观察情境图,根据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有多少人?”对这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要一略而过,把学牛的提问引到:跳交谊舞(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2.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n(1)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学牛可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6、8、20、14、98等)问: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2)2的倍数特征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2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屮概括岀:都是双数等结论。问: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学生可能说出:街道的门牌号一边是双数一边是单数,阶梯教室的座位号一排是双数一排是单数等。问: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学牛可能说是2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汇报交流(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与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征)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能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张百数表,你可以从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2的倍数写出來,燃后观鸵这些教有什么特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个位上是双数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小结: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0、2、4、6、8)o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以了?(个位上的数字)(5)验证结论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小,你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自己举例验证。(6)学习偶数、奇数。①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老\n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②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③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岀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设计意图1学生凹忆生活中的双数,初步感知2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学生举例验证设计意图]前面已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科学严谍的研究态度,而探索研究的方法学生一般想不到,对学生进行探索方法的引领和指导十分必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扌是咼自主探索能力。3.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1)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2)交流:个位上是5或0。4.2和5倍数的共同特征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用“百数表”把2、5共同的倍数找出来研究特征。三、巩固练习1.H主练习2奇数、偶数学生容易分清,做此题的时候可以比比谁分的快,让疲劳的大脑兴奋起来。2.自主练习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2、5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2的倍数5的倍数经研究了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所以这里应该讣学生独立思考。\n[设计意图]练习时不仅巩固2、5倍数的特征,而且渗透集合思想。3.按要求组数。0、6、9、7奇数:2的倍数:5的倍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2、3、5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双数都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5或02和5倍数的特征,都在个位数,学生极易理解和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学生掌握也并不困难,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本学期总第47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12・8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n重点难点判断2、5和3的倍数特征课前准备信息窗情境图导学目标仁让学生经历2、5和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0学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生活动注要点一、出示情境图,揭题。指名说说2、5倍数的特征直接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二、尝试探究1.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受2、5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大多会从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进行研究,学生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针对学牛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牛及时举出反例予以反驳:rLu,一O计图接情图习知简日、「课把牛注力屮新识学上设意直看境复旧识捷快上就学的意集到知的习73、76、26、29等一些数个位上3、6、9就不是3的倍数,而24、45、27等一些数反而是3的倍数。谈话:看来只观察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2.探究特征①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谈话:把“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岀来研究研究。(学生人手一份十行十列的百数表)I;|:|J(l|*|!|'K)\nb令独尝/、交,汇交生立试组流班报流123456789/•z01A24344d54647d8ii901■2■3q44q54q6q74q84q9J012344l5647l8l9a011■21■31q451q61q781q901213l4I5I6I7I819■01•2•3•4•5•6•7•8•9i011121131(4IQ5IQ61(7IQ8<9(01121314(5(Q617(81q900与Z3独尝后组流生亠山试小交②学生的结论可能有:3的倍数都在一斜行上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师引导: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有什么规律?“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问:另外的呢?每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有的是12,有的是15,有的是18⑥小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n班汇报交流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巩固练习仁自主练习4学生利用特征判断后,教学生快速判断法,比如49只看4就知道它不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遇到数字本身是3的倍数时,可以略去不加,如4236,只要算4+2=3即可判断4236是3的倍数。生思考交流2、自主练习53、自主练习64、自主练习7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你还想了解什么?(要学生自觉的去探讨4、6、9……的特征)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牛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n牛判断吋注意说说判断的依据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1、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教师在关键是加以点拨,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2、教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紧紧围绕"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来开展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不断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逐步发现、归纳规律、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分析、概括、验证、判断等能力。本学期总第48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J2.9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质数与合数重点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课前准备信息窗情境图导学目标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n质因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了,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健身意识,学校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的方阵。(岀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2•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o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3•教师适吋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牛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1这样的教学,使学牛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入手,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动手操作去发现、验证白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积起来.为木极参与'做'数学,从而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节课的顺识。3•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可能发现(1)1、2、3、5、7、11.13、17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2)4、6、8、9、10、12.44、15等数字能摆成方阵。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两类数字有什么特点?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可以分成三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屮,进行巡视,适当指导。—\n生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让学牛去整理、分析H己的劳动成果,讨论、争辩,从而发现数据的规律,初步感知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同时也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伏[设计意图I在学笔。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5•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1)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引导学生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引导学生概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2)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3)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全班交流、辩论,相互补充得出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80735234056479428433192•在自然数门・20中,质数有(),合数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O3.抢答游戏:老师出一个数,谁能最快的判断它是质数或是合数,进行抢答。512101123122934579110014•判断一个井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5•某校五年级各班人数情况统计如下班别一近班班四班人数40424845各班要划分活动小组,,如果每组5人,哪个班\n能正好分完?每组4人或6人呢?[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够正确的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通过判断题明确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联系,得岀偶数只有2是质数,其它的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全课总结。[设计意图1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够正确的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通过判断题明确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打联系,得出偶数只有2是质数,其它的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4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设计质数与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n叫做合数。本节课利用学生熟识的体操比赛创设情景,通过研究方阵人数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反思在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总结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异质的组合来讨论、探究知识,促进相互的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用的。本学期总第49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12.1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分解质因数重点难点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课前准备信息窗情境图导学目标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1•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3.说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题的练习,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又为本节课所学新知识\n4.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它们各能被哪些数整除?36212853607597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1.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关数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字游戏好吗?玩游戏之前要交代几条游戏规则(1)写成两个数相乘或连乘的形式,连乘的因数越多得分越高;(2)只能用自然数;(3)不能用1.教师出示下面的数.6=21=仃二50=48=53=5=75=2.问:为什么17和5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引导学牛发现:质数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只有1和本身,不符合游戏规则。问:能写成这种形式的数都是什么数?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合数才能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所以我们分解质因数就重点研究如何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数连乘的形式。3•看看下面这些数都分解成了两个数相乘的形式,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师板书)6=2x328=4x7提问:你是怎样发现4还能分解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4不是质数,所以很容易发现4还能分解.提问:那么我们在分解一个数时,要把进行铺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由老师写一个数,把能写成几个数连乘的数写成儿个数连乘,例如:4=2x212=2x2x322=25。每正确写一个乘号得一分,写错一个乘号扌II一分,最后哪组的分加起來最多这个小组获得胜利.小组交流:17和5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其他数都能写成。学生讨论发现:6分解成2*3后按游戏规则就不能再分解了;但是28分解成4x7后,4*7中的4还可以分解成\n这个数分解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分解到都是质数就不再分解了)。4.下面请同学们把30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交流:①30=5x66=2x3所以30=5x2x3②30/\5x6/\2x35•引导学生归纳出: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岀来,叫做分解质因数.2、3、5叫做30的质因数。6.介绍短除法。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一步一步地分解质因数,这样分解起来比较麻烦,为了简便,通常我们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引导学生归纳出:写出短除工—用能整2x2.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自学109页集体交流除这个合数的最小质数去卩—商如果是合数,照上面的方法除下去,直到商是质数为止—把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1•自主练习第七题。集体订正。2.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18252834603.下面各式是分解质因数吗?为什么?8=2x412=2+3+715=3x5x120=2x2x54.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吗?9=()+()12=()+()15=()+()18=()+\n()24=()+()30=()+()5•小游戏:猜猜我们有多大?(1)我的年龄是最小的质数。(2)我们俩的年龄都是合数,和是17。(3)我们俩的年龄都是质数,积是65。(4)我的年龄是一个偶数,它是两位数,十位上数与个位数的积是6。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1习题的设计力求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层次性、灵活性。木节课设计了5道题,第1、2题是棊本题,目的在丁-巩固练习。第3、4题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第5题通过小游戏的形式将本信息窗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板书设计分解质因数①30=5x66=2x3所以30=5x2x3②30/\5x6/\2x3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首先说明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要比一步一步地分解更简便适用,激起学生学习短除法的兴趣,然后重点放在对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原理的理解、书写方式和计算方法上,特别对用哪个数作除数,为什么要用较小的质数作除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使学生能明确其算理,准确地掌握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归\n纳,再指导学生把归纳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本学期总第50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12.14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重点难点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课前准备信息窗情境图导学目标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牛活动关注要点导学目标[设计意图]通过对本单元的回顾整理,一方面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有系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一、回顾整理交流: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二、基本练习1.在20—40的自然数中,找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数。(1)奇数()(2)3的倍数()(3)5的倍数((4)2的倍数(\n[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进一步明确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用短除法正确分解质因数。这样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设计意图]联系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组练习题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综合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拓展练习。2、3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5)质数()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8012395845273•判断(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2)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1是奇数也是质数。(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5)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6)把15分解质因数可以写成15=1x3x5三、综合练习1•按要求写数。(1)两个质数的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2)仁20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有(),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有(),是偶数乂是合数的数有(儿2•幼儿园小班的人数是偶数,把24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正好分完。小班的人数可能有多少?3.姐姐的年龄是两位数中最小的质数,爸爸的年龄比姐姐的3倍多6岁,爸爸今年是多少岁'?4•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一个恰当的数字。(1)47口、63□是2的倍数。(2)口36、6口1是3的倍数。(3)42口、6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n(1)31口、4□□既是3的倍数乂是5的倍数。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我学会了吗在下而的□里分别填一个恰当的数字。板书设计教学反(1)47口、63□是2的倍数。(2)口36、6n1是3的倍数。(3)42口、6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4)31口、4□□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练习课的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不是有教师和学生的重复不断语言就是有很多的练习题训练。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学生的回顾整理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第二层次为基础练习,对有关概念的理解进行巩固。第三层次为拓展练习,通过灵活性、生活性的题目把数学和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练习课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小组讨论、分组竞赛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加强联系、巩固知识的目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备课教学内容统计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n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或预测。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学习统计观念。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目标解决牛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策略及方法小组评价本学期总第51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2.27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信息窗1城市保洁重点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课前准备信息窗一,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导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牛活动关注要点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去过威海吗?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荣获了2003年度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为什么威海市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海,了解威海,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下其屮的奥秘。请看[设计意图:从现实的素材入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激活有关统讣的经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n120页信息窗一,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口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解决红点问题: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尝试统计,体会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谈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口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回答)你能把这个变化情况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习,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岀了统计的作用。1(教师为学生提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统计),先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做完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2、班内交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画丫去OO谈话:4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口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你是怎么表示的?(引导他们明确,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地表示变化情况)谈话:有没有更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结合教材,边演示,边讲解,总结岀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先根据数据描岀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对比分析,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谈话:刚才有的同学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有的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还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你觉得解决“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用那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谈话:解决像“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最好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岀事情的变化情况。(二)解决绿点问题: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n描述数据。1、独立制作。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了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前面同学们还提到了许多问题,比如,1998—2002年全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2、班内交流。谈话:谁愿意展示你画的折线统计图,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画法)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有不同意见吗?(根据学牛的交流强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班内交流。(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2、用折线统计图描述其它事件的变化情况。四、全课总结。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能自己在教材图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描述取水量的变化情况吗?先自己画图分析,再和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独立填写班内交流。(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1998—2002年全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经历画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分析事情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体会用折线统计的好处“能直观地反映同一个内容不同时间的增减变化趋势。\n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信息窗1城市保洁重点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课前准备信息窗一,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导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导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去过威海吗?威海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荣获了2003年度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为什么威海市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海,了解威海,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奥秘。请看120页信息窗一,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解决红点问题: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尝试统计,体会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谈is: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回答)你能把这个变化情况用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吗?2、班内交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谈话: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设计意图:从现实的素材入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激活有关统计的经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统计的作用。1(教师为学生提供统计图表,引导学生独立尝试统计),先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岀来,做完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n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你是怎么表示的?(引导他们明确,条形统计图不能育•观地表示变化情况)谈话:有没有更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结合教材,边演示,边讲解,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对比分析,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谈话:刚才有的同学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有的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还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你觉得解决“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用那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谈话:解决像'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能自己在教材图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描述取水量的变化情况吗?先自己画图分析,再和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这样的问题,最好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事情的变化情况。(二)解决绿点问题:1998—2002年威海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1、独立制作。谈话:刚才我们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了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前面同学们还提到了许多问题,比如,1998—2002年全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2、班内交流。谈话:谁愿意展示你画的折线统计图,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画法)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有不同意见吗?(根据学生的交流强调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仁自主练习第1题,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班内交流。(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牛的个性化思考。)\n2、用折线统计图描述其它事件的变化情况。四、全课总结。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独立填写班内交流。(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1998—2002年全市新水取水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经历画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分析事情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体会用折线统计的好处••能直观地反映同一个内容不同时间的增减变化趋势。青附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1教学内容信息窗1城市保洁重点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课前准备信息窗一,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导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注要点一、基本练习补充练习,巩固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下面是某市一年各刀份日照时数统计表,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全年的日照情况。独立绘制本学期总第53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12.29\n单位:小时对比分析:某市一年各月份日照|]寸数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二、变式练习:自主练习第2题,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独「'、/•完成。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体会除明确变化规律外,还要找到发生变化的原因,推想未來的发展趋势。)班内展示。(引导学生交流绘制方法。)谈话:你能说说移动电话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析一卜原因吗?反思小结。三、综合练习。自主练习第3题,读图分析。你能分析一下小彬的锻炼成绩吗?推测小彬第8周的成绩,并在图中表示出来。在推测第8丿苟成绩时,教师要适当引导,提示学生在可能的取值范圉内进行推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通过折线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调查本校近四年学生人数情况,完成下面折线统计图。四、课堂总结。\n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独立观察条形统计图\n折线统计图下面是某市一年各月份日照时数统计表,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全年的日照情况。单位:小时板书设计份H月刀月刀刀刀H刀刀月月昭八、、时间677033557816067678872584教学反思一方面要组织好调查活动,通过合理渠道获得可靠的数据;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分析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本学期总第54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12.30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信息窗2城市绿化重点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耍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前准备威海的绿化情况导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屮,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牛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目学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耍点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威海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荣誉。其实,威海还是著\n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呢!那里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楼在林中、人在绿中。让我们一起看看威海的绿化情况,好吗?2、谈话:(出示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威海市与其它城市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牛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少。)谈话:(出示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谈话: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仁独立思考,尝试选择。谈话: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谈话: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引导学牛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4、班内交流,提升认识。谈话:谁愿意展示你制作的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折线统计图呢?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威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增减变化情况。)谈话:为什么图一横轴下的威海、苏州……对着的是格子,图一横轴下的1992.1993……对的是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牛养成良好的作图习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威海市4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交流。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n惯).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课本页自主练习第1题:调查本组(4人)同学每口睡眠时间,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组内调查统计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填写好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牛说清你选用哪种统计图?为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由独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制班级展示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反思,让学生对木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于突出的是睡眠时间的多少,所以应选用条形统计图。)2、课本页自主练习第2题: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学生独立解答。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网站一周访问人次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1>教师谈话: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班级交流。五、布置作业: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青少年每日睡眠时间为几个小时比较合适,并向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板书设计信息窗2城市绿化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教学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两个统计表的特\n思点,从而恰当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有利于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学期总第55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1.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信息窗2城市绿化重点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前准备威海的绿化情况导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FI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学甘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牛活动关注要点一、基本练习1.填空()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H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2、选出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话题,在O里打对号。(1)小明从4岁到10岁的身高()(2)一天的温度变化()(3)班级中同学喜欢吃香蕉、橘子、苹果、荔枝的人数()二、变式练习:1>我国“五岳”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完的统计图。结合学生的举例,使学牛体会到:折线统讣图适合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统计;而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不同事物,同一时间的统计\n泰IIIIII衡ill恒111嵩ill海拔1高度(米)5322160129020171440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班级展示交流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班级交流:通过以上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三、综合练习独立思考并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为什么要选用这种统计图?选用这种统计图的优越性是什么?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1>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3题。集体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每人只能选一种)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4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统计图。(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通过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个统计图,能说明什么问题?)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5题。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王大鹏家苹果收入的变化,你知道了?)四、课堂总结教师谈话: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ill泰ill华衡山恒山海拔高度(米)21530216129072010信息窗2——城市绿化板书设计嵩山\n教学反思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大多数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本学期总第56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授课日期:1.4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信息窗2城市绿化重点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前准备威海的绿化情况导学EI标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牛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学目标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关注要点一、基本练习1.填空()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岀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2、选出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话题,在()里打对号。(1)小明从4岁到10岁的身高()(2)一天的温度变化()(3)班级中同学喜欢吃香蕉、橘子、苹果、荔枝的人数()二、变式练习:结合学生的举例,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适合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统计;而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不同事物,同一时间的统计\n1>我国“五岳”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完的统计图。泰山华lLi山恒L1I嵩山海拔1高度(米)5322160129020171440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班级交流:通过以上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三、综合练习1>课木129页自主练习第3题。集体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每人只能选一种)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4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统计图。(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通过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个统计图,能说明什么问题?)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5题。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王大鹏家苹果收入的变化,你知道了?)四、课堂总结教师谈话: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班级展示交流独立思考并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为什么要选用这种统计图?选用这种统汁图的优越性是什么?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窗2——城市绿化嵩山板书设计尹|年衡山山山山海拔高度1532161290201(米)2071440\n教学反思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大多数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回顾与整理——总复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教学五年级上册126-132页【教材简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全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主要复习内容有: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等知识。教材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并以回顾、分类,整理等活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第二部分是涵盖全册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第三部分是“丰收园”和“我想对爸爸、妈妈、同学和自己说”,引导学生对木学期的学习、生活作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口标】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2.经历知识回顾整理的全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屮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本学期总第57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1-10第一课吋(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师:在前面,我们通过解决三类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了小数乘、除法有关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这个星期天,老师去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信息。(出示如下统计表)商品名称单位单价(元)鸡蛋千克6.444+4-Q帀鱼千克10.60话梅袋2.40椰汁听3.20奶糖千克16.80优酸乳盒2.50\n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岀问题,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有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学牛从中自选一个问题解答。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订正,在交流算法的同吋冋顾本单元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卖2.6千克鸡蛋需要多少钱?6.44X2.6^16.74(元)2.25元能买几千克带鱼?254-10.6^2.36(元)师:我们刚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小数乘、除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1.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师:通过解决上而的问题,你想到了有关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学生可能会想到:(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2)求积、商的近似值;(3)小数乘、除法的简便算法;(4)循环小数的知识;(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合作整理、形成网络⑴学生根据上面的复习,与小组的同学相互合作,整理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把整理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⑵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时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3)关于本单元的知识,根据你的经验,你有哪些温馨的提示?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一)争当小法官。1••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2.4.74X1.5的积是三位小数。()3.&763763是循环小数。()4.1—0.2~rl—0.2=1o()5.2.5X(40+4)=2.5X40+4。()(-)认真想一想,不用计算,你能填上“>”“<”“二”吗?0.68X0.5O0.6848.54-16O48.50.25X3.603.632.44-0.45032.40.99X1O0.990.324-0.8O0.32师牛共同完成前两道题,让学牛回想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说岀理由。(三)仔细观察下面各式,你能巧算吗?12.5X5.7X0.89.32-3.1X0.1-4.322.5X[14-(2.1-2.08)]3.6X2.3+3.6X7.7(四)解决牛活中的问题。1.某班为庆祝“元旦”举行文艺会演,买了80个汽球装饰教室,共用去11.84\n远。平均每个汽球多少元?2•在庆祝“元旦”文艺会演中,某校还做了12套舞蹈服,如果平均每套用布1.9米,一共需布料多少米?(保留整数)2.•根据开始的商品信息表,结合木单元的知识点,提出一些有关小数乘除法的问题并解决。学生可能提岀以下问题:(1)卖3盒千克奶糖和3盒优酸乳一共花多少钱?(2)用10元钱买2听椰汁,还剩多少钱?四、全课总结、知情共融。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想说什么话?课后反思:本单元学习的知识点较多,又不易记忆。因此,在复习中注重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交流、整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对学习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深化理解,直至建立起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知识点全面,使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从而使数学有“知识课堂”走进“生活课堂”,使原本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动而又意义。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本学期总第58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第二课时(复习简易方程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1•情境引入:①谈话:星期天,小明到姑妈的商店里去帮忙,可是粗心的他却把一些商品放乱了,你能帮他重新分开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吗?x+3二18课题出示:1、4X2二82、4x-l=73、5、m4-9=33、8-2X3=26、2x-l.5x=7(牛可能会说分成两类:①③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②(③⑤⑥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②谈话:关于等式和方程你都了解那些知识?学生可能会回答:等式,方程的含义,等式的基木性质,方程的解,解方程,方程和等式的联系等。③同位互相说说这些概念的意义。师引导学生重点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师:你都学会了解哪些类型的方程?引导学生说岀:X+a=b>x~a=b>ax+b二c、ax-b二c、ax=b>ax+bx二c、ax~bx=c几种类型。师:这些方程你都会解吗?怎样解?顺势复习等式的性质。再让学生解情境中的方程。1.情境继续引入回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有关知识师:商品经过同学们的分类己经整理好了,但是小明不小心把牙刷的单价弄污了,他想起早上李阿姨来买了一些东西。课件出示:\n李阿姨买了两条4.50元一条的毛巾,还买了三把相同的牙刷,买这些东西一共花了19.50元。你能帮小明算出每把牙刷多少钱吗?交流订正,如果学生是用方程算的,教师耍适时请一个同学说说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在找等量关系式上有什么小窍门吗?引导学生说出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谈话:本单元还学过了哪些类型的应用题?哪些用方程解方便?学生自由说。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1.谈话: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同学们想不想对它们进行整理呀?(稍停)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回顾的知识,想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整理一下,好吗?2.小组合作整理,教师参与其中并适时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要求展示的小组说明整理的理由。(估计有的用树形网络图,有的用表格等等)谈话: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4.教师选几份形式新颖,重点突出的网络图,引导学生观察:从网络图上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形象的语言说说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吗?老师引导完成下表:等式5.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醒大家?(牛可能会说解方程不要忘记写解,解应用题要先写解设等……)三师生总结,畅谈收获四综合应用,全面提高课件出示:1.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并说明理由(1)4+x(2)3+15二18(3)x4-5.2>17(4)104-m=2(5)8y+5y二110(6)3x二12\n2.看图列方程(略)3.解方程5x-7二28x-117二1391.5+x=12.93x+7二286x-x二41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材P128至12910到13题(2)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用方程解决比较方便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算一算翼后反思:针对整理和教学特点,本课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1.由情境串引出问题,引发出对一系列知识的复习,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课创设整理商品和算弄污的单价的情境,复习各知识点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体现数学生活化特点。2.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参与与合作学习。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建构知识网络,互相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回顾一一整理一一提升的复习过程,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3.重视对学生整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复习和整理的全过程,教师在关键处的点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间的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本学期总第59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日期:1.12第三课时(复习因数与倍数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谈话: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自然数朋友,今天还请到了其中的几解。多媒体出示:1、5、2、3、6师:看到这些你能想到本单元的哪些知识?(生可能会说我看到2就想到质数、偶数、倍数、因数;看到6就想到合数、分解质因数、质因数……)随着学生的冋答,教师贴出概念卡。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概念的意义,同位互相举例说一说。合作整理知识建构1・谈话:这么多知识杂乱无序的放在一起,让人看着真不舒服,同学们说该怎么办呀?引导学生说出分类整理的方法。1.师:这个建议好,请大家同位讨论一下这些概念间的联系,然后独立地分类整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好吗?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参与其中,个别指导。2.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出木组的最佳整理成果。4•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引导形成知识网。师:这组同学找到了这么多的联系,我们看看还有没有没找到的呀?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其他小组交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岀这么清楚便捷的网络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把黑板上的这些概念也连成一个网络图啊?找学牛边摆边说。\n整整数乘法算式倍数奇数偶数5的倍数3的倍数2的倍数分解质因数质因数合数质数因数师:经过梳理,我们把这些知识整理成一棵知识树,看着这棵知识树你能想到什么?再一次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内化,并及时对学牛进行学习方法教育。师:对,只有牢固掌握乘法算式、因数、倍数等知识,才能使这棵知识树根深叶茂。2.谈话三.评价鼓励,总结深化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大家的合作交流和自己的主动探索整理出了有个性的知识网络,获得了许多知识,真了不起,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交流…下?还有什么疑惑吗?四综合运用全面提高1•在1-20这些数中,奇数有()偶数有()师:20个数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再多写一些数试试,你发现了什么?在1-20这些数中,质数有(),合数有(),20个数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吗?还有几?你发现了什么?师完善板书内容。2.判断;(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的因数大(5)12分解质因数是:12=1X2X2X33.下面各数哪些是与众不同的?3、2、5、1、9、7、4(如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2是最小的质数……)4.游戏:拿出学籍号卡片,一生说,另一生猜。(如我的学籍号是六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5.拓展题:一个自然数47口,・)如果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如果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课后反思:1•教师恰到好处的点评、鼓励使学生能时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2•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合作回顾知识点、合作讨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网络,经历“回顾一一整理一一提升”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加强回顾知识、整理方法的指导。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分类,再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n比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本学期总第60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日期:1.13第四课时(复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1.典型引路2020师(出示学校花坛图):同学们,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花坛里栽种上不同品种的花,你能分别计算出各种花的栽种面积吗?(单位:米)105655下底185高16上底12学牛集体交流,教师启发学牛回顾己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知识,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2.回顾旧知师(课件出示三种图形):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怎样用字母表示?学牛抢答公式。师:这庶平'面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小组内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演示一下推导过程,好吗?学生分6人小组进行演示推导,回顾整理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师巡回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推导岀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nffi:刚才大家分小组演示了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你们小组能根据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选用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吗?学生小组内先交流自己的收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岀自己的展示设想。师: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好吗?小组汇报,小组长结合图形关系图进行讲解演示,进行知识梳理,从不同的角度交流汇报所得的收获。汇报后选取儿份较好的图形关系图贴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形关系图,回想一下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结合图形关系图,分析比较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交流各自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转化的方法)师小结:通常情况下我们要探究一个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利用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击这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说,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希望同学们能逐渐掌握这种方法。(课件演示)图形面积公式字母公式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二底X高s二aXh三角形三角形面积二底X高2s=aXh4-2梯形梯形面积二(上底+下底)X高宁2s=(a+b)Xh2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大家整理过的这些知识来做一些练习042076520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那种说法正确?(单位:分米)455A.三角形的面积最大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B.梯形的面积最大D.三种图形的面积一样大25米\n21米2.右图示一块樱桃地,平均每棵樱桃树占地9平方米。这块地大约可种多少棵樱桃数?35米3.出示学校花坛图: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分小组计算出各种花的栽种面积好吗?如果每栽1平方米花大约需要30元钱,那么栽满花坛这些花共需多少元钱?(小组合作分工计算,教师关注学生能否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小组交流汇报大约要花16500元。师:16500元!这一笔钱足够一个同学上完小学,面对这一笔钱,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谈感想,借机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珍惜校园的各种文化环境建设等思想品德教育。4.拓展延仲,课本第131页第一题。学生交流思路解法。四、谈收获学生交流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对转化思想的理解,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体会!教师小结:在这节课屮,我们运用转化思想整理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理清了知识的脉络,加深了对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转化的思想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五、作业设计准备下一节课梳理学生已有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操场设计一套最佳的美化方案画出平面设计图,并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及招标底价,的模拟招标活动。课后反思:在本节课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运用转化思想来构建、的知识结构上。因为这一过程实际就是师、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课堂实效证明,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课堂上,充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在不知不觉间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借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本学期总第62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1.14第五课时(复习有关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谈话:同学们,有个魔术师正在表演图形魔术,想看吗?(课件出示五环旗、莲荷旗标志等)。请同学们边看表演边观察:这些图形是通过什么方法变出漂亮图案的?哪些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交流回答。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谈话:前面我们学了许多有关平移、旋转和对称的知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顾,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n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师引导学牛补充、充实、梳理成二大板块。(-)板块一:平面图形对称,包括哪些部分?1.轴对称图形(1)学生交流判断方法,重点强调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两边完全重合。(2)学生交流画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重点强调:找线段端点,画相应的对称点。(3)常见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条数。生独立完成师设计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师组织全班交流。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半圆等腰三角形靠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对称轴条数2.镜面对称重点强调:物像左右相反(二)板块二:图形移动,包括平移和旋转。谈话:你认为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形有什么联系?重点是位置变,方向不变。谈话:谁想交流一下平移图形的方法?重点强调:找端点,先将端点移动。谈话:你认为图形旋转后有什么变化?方法是什么?重点指出:旋转后方向变,位置不变。方法是先确定点,再确定方向、角度和基准边。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谈话:同学们,我们头脑中已经对本单元知识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光说不练非好汉,老师想考考你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敢接受挑战吗?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交流时重点说明判断理由。2.火眼金睛辨对错。(1)圆只有一条对称轴。()(2)长方形有4条对称轴()(3)只要图形两边一样,图形都改变方向。()(4)平移和旋转一样,图形都改变方向。()(5)半圆不是轴对称图形。()3.做综合练习130页第16题。学牛交流时重点说方法。4.拓展应用:请同学们利用本单元知识,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四、课堂小结: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谈谈自己、老师或同学本节课的表现及收获吗?课后反思:1•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复习课因学生都已学过,很多学生不感兴趣,所以复习绝不是单纯知识的回顾,要有一定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2•主动参与,构建体系。\n复习课和重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梳理、搭建、形成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的能力。3•综合应用,拓展思维。复习课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关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学期总第63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授课日期:1-17第六课时(复习有关统计的有关知识)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谈话:同学们休息日你们都喜欢干什么?(课件出示:四年级二班课余爱好统计表)项目体育运动跳舞看书看电视学乐器人数2056303请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并说明理由学生交流,重点说明选用的理由。二、合作整理,知识构建。谈话:在这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完成手中表格。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补充、充实、梳理成如下知识体系。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选用依据。类型特点选用依据条形统计图只反映数量多少主要反映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①反映数量多少②反映数量增减变化平方根反映数量增减变化2.折线统计图画法?先描点再连线。3.分析统计图,获取信息,推测变化趋势。关键是分析方法。三、综合应用,全而提高。1.火眼金睛辨对错。(1)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都能看岀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主要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但看不岀多少。()(3)条形统计图也能反映数量的増减变化。()学生交流时重点说明理由。2.完成教科书130页17题。3.完成教科书132页4题。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理由,分析统计图获得信息。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1・自主合作,搭建体系。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回顾所学知识。为构建统计知识网络做好了充分铺垫,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补充、梳理、形成知识体系。2•培养观念和意识,拓展思维。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统计观念和分析图表获取信息,推测变化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拓展学生不确定性思维。同时在学生参与对知识的整理和\n复习中感受数据中的数学,感受学习数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