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6568)

更新时间:2022-09-16
类型:docx
大小:5.46 MB
页数:111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青岛版数学课件 > 五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课题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课题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一)教学内容:例1,自主练习1、2、3。个性化修改-----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的有关知识探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如何处理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教学课时:7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又到了该交水电费的日子了,咱们去小明家看看,这个月他们家的用水电情况吧。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每吨水3.2元,4吨水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2+3.2+3.2+3.2+=12.8元3.2元=3元2角3元×4=12元2角×4=8角12元+8角=12.8元用乘法计算:3.2×4=12.8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2×4计算?3.2×4表示什么?(4个3.2或3.2的4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3.2元看作32角3.2元扩大10倍32角×4×412.8元128角缩小10倍128角就等于12.8元。(6)8月份的电费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2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n--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板书:0.72×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3)示范:0.72扩大100倍72×5×53.60360缩小100倍(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5)专项练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3.50.2015.02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③判断13.5×22.70(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7×40.7×425×7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①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②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专项练习自主练习4二、运用填空。4.5()0.74()×3×3×2×2.()135()148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四、作业:自主练习1、2、3课题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二)个性化修改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2.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0.37×100.37×1000.37×10002.5×425×40.25×4(2)看谁又快又准。4.8×90.12×35×5.80.28×30.165×47.96×7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1.指导学生独立计算。-----.---\n--.-----2.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三、拓宽应用。1.课本第4页第6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情境题2.课本第4页第5题,掌握算法熟练计算。3.课本第5页第9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指导学生解答。(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课题第三课时小数乘小数个性化修改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P6页的例2,自主练习第1—4题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2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买肉花了多少钱?师:怎么列式?(板书:25.6×0.9)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生: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5.6×0.9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25.6扩大到它的10倍256×0.9扩大到它的10倍×923.04缩小到它的1/10023043、25.6×0.9,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25.6扩大10倍变成256,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9扩大10倍变成9,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2304再缩小100倍。4、观察一下,例2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1)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你会计算0.483×0.06吗?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专项练习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0.0240.013×0.14×0.026967824260.3360.000338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三、应用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0.586.252.04×4.2×0.18×2811650001632232625408-----.---\n--243611250571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0.32.14×6.23、P.7页1、2题。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五、作业:P84、5题。个性化课题第四课时小数乘小数练习修改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2.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发展同学们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回忆算法。谁来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二、基本练习。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0.8×7=0.24×0.2=3.5×0.1=0.2×0.4=0.7×8=1.5×6=1.3×0.07=10.3×2=2.根据算式填空。134×3=40256×15=84013.4×3=()56×1.5=()1.34×0.3=()5.6×1.5=()0.134×0.03=()0.56×1.5=()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提高练习。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4.9×0.01=5.8×1.2=3.15×1.4=4.9×1=5.8×1=3.15×1=4.9×0.99=5.8×0.9=3.15×0.6=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2.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315×0.9○3150.98×1○0.98315×0.9○0.95.42○5.42×3.84.16×1.1○4.164.16×1.1○1.132.5×1.4○3.25×1.45.42○5.42×3.80.58×0.99○0.580.58×0.99○0.99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题第五课时小数连乘个性化修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出示)1.口算练习。0.7×0.71.1×100.24×0.23.5×0.10.2×0.40.6×5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12×5×330×7+85250×4-320-----.---\n--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出示下表)黄豆4.82/kg,绿豆的单价是黄豆的1.5倍,大米4.72元/kg,小米5.28元/kg。小红买2.5千克绿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买2.5kg绿豆需要多少元?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小组交流并进行展示: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绿豆的单价,再算运2.5kg需要多少钱。4.82×1.5×2.5=7.23×2.5=18.075(元)师:这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的时候,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8.075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8.08。2.如果大米,小米各2.5kg,一共需要多少钱?四、拓宽应用。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1.4×0.8(保留一位小数)0.43×2.5(精确到百分位)2.(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2)甜瓜每千克7.15元,妈妈买了2.8千克,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课题第六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个性化修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7×128×(5×4)(24+36)×5(8×5)×424×5+36×512×7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乘法的计算简便。整数乘法里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如果适用,该怎样用?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仔细观察表格,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运输线路万里—忠县重庆—涪陵运输里程88千米120千米运输物品--------大豆63吨--------玉米137吨小麦2.5吨---------运输费用每吨每千米0.04每吨4.2元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1将2.5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比较两种计算方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n--.解决问题2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思考:计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比较两种方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出示补充题:0.25×4.78×40.65×21+0.65×179说说每道题都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提问: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时候,步骤是什么?归纳:一看、二想、三算的基本方法。三、拓宽应用。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4.2×1.69=□×□2.5×(0.77×0.4)=(□×□)×□6.1×3.6+3.9×3.6=(□+□)×□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第一竖行)3.用不同的简便方法计算:32×1.25提问: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的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拓展练习:用三个数4、0.8、1.25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课题第七课时小数乘法单元练习个性化修改一、填空题。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2、2.350.5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3.12.5的积是()位小数。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6、在里填上”>:”,”<”或者=”。”4.71.024.73.443.427.612761.20.480.90.480.251.010.25750.130.137.57、根据4421924,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4分)4.42.1=()0.440.21=()0.924=()×()92.4=()×()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二、判断题。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4、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三、计算题。1、用竖式计算。80.12=1.93.5=2.31.29=(验算)0.4010.3=0.450.96=0.170.71(得数保留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两位小数)3.71.40.05720.81+10.41.425+3.451.51021.250.70.82.73.7+0.37738.7990.8(12.5–1.25)1.250.4802.5四、按要求保留小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0.3878.019540.9996五、应用题。㈠只列式不计算。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倍,?-----.---\n--列式: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倍,?列式:3、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连乘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一台拖拉机一天耕地2.5公顷,?列式:㈡解决问题。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18.8米,宽7.6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⑴长颈鹿有多高?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3、大货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面包车的速度是小轿车的速度是面大货车的1.2倍包车的1.5倍⑴面包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⑵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运来土豆和黄瓜一共多少吨?5、物品手套围巾帽子单价5.8元/双10.2元/条8.4元/顶(1)百货店进了五双手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钱?(2)爸爸带了25元钱想买这三样东西(各买一件),够买吗?.教后反思个性化课题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修改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学内容:(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轴对称的定义);(2)、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4)、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因此本单元教学是以前教学内容的继续和发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应做好以下几点:1.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现象;2.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3、本单元教学重难点:-----.---\n--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简单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通过观摩,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旋转。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三、课时安排:对称2课时平移与旋转3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共六课时个性化课题第一课时对称(1)修改课型:新授知识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3、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情境引入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实践操作教具准备:国旗图片及各种图形纸片(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纸片)学具准备:剪刀、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图片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图片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为什么这样做?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图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n--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3、总结概念: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画对称轴一般画成虚线。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4、研究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第19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只完成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集体交流,总结方法:1、找关键转折点;2、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3、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题。(三)看书质疑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7-19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一)完成自主练习1—3题。1、第1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增加一部分: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学生独立完成。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一条对称轴,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3、第3题:想一想、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问: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照镜子)(二)欣赏轴对称图片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学生举例)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五、作业布置完成P20自主练习4、5题课题第二课时对称(2)个性化修改课型:练习知识点: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教学重点: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教学难点: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实践操作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剪刀、纸片-----.---\n--.教学过程: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一、谈话导入(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小能手。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三、全课总结二、自主练习1、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1、学生自主解决第6题。2、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1)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四、作业布置(2)学生自己做并总结。运用所学的对称知识设计一幅图画,比一比谁设计的有创意。(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总结: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1)学生做完,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了什么?(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反馈信息后小结:a、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b、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3)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第6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学生反思认识到: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些。3、指导学生完成第8题。(找规律,接着往下写)(1)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2)交流方法:1:蒙纸法。2、照镜法。3、左右握笔法。(3)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4、欣赏与回忆。(自主练习的第9题)(1)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古、丰、喜、申、甲、天⋯⋯(2)师补充: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W、E、T、Y、U、I、O、A、D、H、K、X、C、V、B、M、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5、创作与欣赏。(自主练习的第10题)(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n--.第三课时平移与旋转(1)平移到左上方吗?(适当提示方法: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课型:新授2.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小组交流平移过程。知识点: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2、图形的平移方法。(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3、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先教学目标: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的?(有困难时适当提示)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只能观察一个点吗?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还可以观察几个点或其他部分。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揭示: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提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5.小结: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要注意什么?习的自信心。6.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教学重点: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当设计师,用平移的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法,设计美丽的图案。-----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实践操作教具准备:有关平移和旋转的图片学具准备:方格图、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2.出示:信息窗2的图片。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漂亮的图形。看这些图形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漂亮图案的?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变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呢?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平移问题。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出示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提问: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三、实践操作应用深化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1、出示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4、完成第20页第2题。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要我们怎么做?学生独立画图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时帮助。在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移的方法:先选择图形中的某个点或边,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四、课堂总结1、谈你印象最深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师:通过平移可以创设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出示22页第7题的图案)最后两幅图片是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吗?(不是)那是通过旋转后才能得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图形的旋转。五、作业布置用平移的方法设计几幅美丽的图案。-----.---\n--.1、玩中学——再玩纸蜻蜓观察旋转课题第四课时平移与旋转(2)个性化师:一起拿好纸蜻蜓,这次我们慢一点旋转,同学们仔细观察,修改纸蜻蜓是怎样旋转的,形成了一个什么图案?课型:新授生:它是绕中间的一个点旋转的。生:它可以从左往右旋转知识点:(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师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相机板书)2、图形的旋转方法。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在玩蜻蜓中发现了它是绕中间的一个点3、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旋转得到。旋转的。而且旋转是有方向的,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后能4、旋转三要素。看到一个美丽的图案。教学目标:2、学中乐——观察图案想象旋转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师:老师这就有一个图案,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案是怎样得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到的?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课本23页图。2、通过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同桌交流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生:三角形绕一个顶点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度,再旋转90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欣赏数度,再旋转90度得到了这个图案。(生汇报师演示)学美。师:谁能也象他这样再完整地说一遍,你能自己边操作边说说旋教学重点:转过程吗?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旋转的变换过程。3、乐中做——自己动手操作验证教学难点:下面大家在方格纸上把刚才旋转的过程画一画吧。说出图形旋转的变换过程。学生动手画图,师巡视指导。教学方法: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实践操作情境引入师:那同学们看看旋转后的图形和旋转前的图形相比,有没有变教具准备:化?纸蜻蜓,有关旋转的图片,三角形同桌交流。学具准备:师:也就是位置改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每人一个纸蜻蜓,一张放大的插图,一个基本图形纸卡(硬纸),一师: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称图形。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继续学习,个小三角形,一张练习纸,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你有什么收获?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教学过程:生:一个简单图形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角度,旋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转后就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复杂图案。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个人带来一份小礼物——纸蜻蜓,就师:在这里,旋转时围绕的点、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度被称为藏在桌洞里,快找一找,拿出来,看一看,玩一玩吧!旋转三要素。师:好,先玩到这,玩得怎么样?高兴吗?发现什么了?三、欣赏图案,积累创造生:飞出去了、可以看到一个圆形、像螺旋桨、旋转。欣赏一组精美的图案。(教师出示搜集的一些图案)师:旋转了,你们细心观察了。对,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后就可以看看这些图案是由哪个简单图形旋转后得到的?看到一个复杂图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生相互交流后回答二、观察操作,验证猜想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n--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2、请你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设计一个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评价好不好?教学反思课题第五课时平移与旋转(3)个性化修改课型:练习知识点:平移与旋转判断与操作。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移与旋转。2、能够准确地画出平移与旋转的图案。3、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平移或旋转得到。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画出平移与旋转的图案。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画出平移与旋转的图案。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实践操作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导入练习师: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生:点、方向、角度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二、自主练习1、出示第20页第2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小鹅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汽车呢?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选择一个点详细说)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说。3、出示第21页第4题。学生先说一说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问:分针是绕什么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旋转了多少度?栏杆是绕什么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旋转了多少度?4、出示第21页第6题。(画一画)问:你打算怎样画?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自己画在方格纸上,指名在小黑板上完成并展示,师针对做的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5、出示第22页第8题。说一说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由图形1得到图形2。小组内说一说,班内交流。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2、请你利用旋转或平移的方法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个独具创意的标志。-----.---\n--.-----课题第六课时我学会了吗?单元复习课型:复习知识点:个性化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修改3、移一移(1)把五边形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4格。(2)把梯形形先向左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5格。-----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认识与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运动和对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2、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3、通过丰富的旋转、平移、对称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难点:三、全课总结确定轴对称图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1、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教学方法:2、完成配套练习册P9第1、2、3题。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实践操作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教一、回顾知识这单元我们学了很多美丽的图案,通过学习这一单元你知道了什学么?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板书。二、基本练习反1、同学们,看这座宫殿漂亮吗?它是由很多的图形组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宫殿。课本27页图(1)提出问题思A、图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B、图中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C、你能利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吗?(2)解决问题A让学生自己找出轴对称图形,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B探究,找出正确答案,老师适当进行指导。--------\n--.---\n--.课题三峡工程(二)——小数除法(单元备课)个性化课题三峡工程(二)个性化修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一课时)修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科书第三单元信息窗1数除法。【教学目标】:【教材简析】: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54页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能够正确计算.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基础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要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教学重难点】: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带中括号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教学难点中括号的应用。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目标】:【知识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1.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2.掌握并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理解当被除数的个位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球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个位写“0”补位。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4除到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3、在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5、掌握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并成验算的习惯。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法】:4、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创设情境、尝试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法、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教具、学具准备】: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信息窗一情景图【课时划分】【教学过程】:信息窗1————————————2课时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信息窗2————————————2课时1、信息窗3------------------------2课时被除数1501500151.5信息窗4————————————2课时除数3030030.3回顾整理及综合练习———————3课时商先让学生填写并观察上表,再提出问题:--------\n--.---\n--.①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么样?③哪种做法方便,为什么?②第三组与第二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师小结:第一种做法是把题目的米数都改写成厘米数,这种做法是对③第三组与第一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的,但每次都要这样改写,比较麻烦,把米数改写成厘米数,实际上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我们了解三峡工程,我们这次去参观五级是间接地把被除数扩大100倍。船闸第二种做法实际上用竖式上直接计算这样做比较方便。出示信息: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是蓄水,蓄水3天,水位共(3)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上升9.84米。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会读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思考:9表示9个一,除以3,得3个一,(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商3写在各位上,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3,商是2,商2写在什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教师板书:么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应该把2写在8的上面,并且在3的后面点上9.84÷3=__________小数点,这样才能表示2个十分之一,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请大家开动脑的小数点对齐。启发学生继续想:余下的2个十分之一看成20个百分筋,想想办法,谁能解决这个新问题?之一,与百分位上的4个百分之一合起来是24个百分之一,再用3学生估算结果是多少?指生说明估算方法,确定商的大体范围。去除,商是8.思考8表示什么?应写在哪一位上?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三、拓展交流,内化提升(1)学生各自在演草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做法的学生,1、出示“长城号”豪华游轮通过五级闸需要2.5小时。让他们把做法板演在黑板上。学生读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第一种做法:9.84米=984米984÷3=328厘米328厘米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28米全班订正,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商的个位为什第二种做法:用竖式计算么要商“0”呢?3.28学生交流明确当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就要3)9.84在商的个位上写“0”补位。9学生验算验证商的结果;交流验算方法。82、2003年12月6日至2003年12月31日,三峡电厂25天发电24.96亿千瓦时。24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24指生板演。0全班交流总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2)讨论分析:续除。比较两种做法: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①第一种做法是怎样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的?1、学生计算13÷2,思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②第二种做法在商上怎样点的小数点?学生交流,小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根据是什么?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引导学生说出: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先根据整数除法去做,然后根2、自主练习1到4题据整数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因为被除数扩大了第一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看图了解图意,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100倍,所以商就要缩小到它的1/100,从而发现商的小数点正好和被第二题:指生板演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全班订正,交流时,要抓住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纠正。-----.---\n--.-----第三题:学生读题,列式解决问题。第四题:学生口算3、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如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课题三峡工程(二)练习课个性化——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课时)修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26页——28页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熟练正确计算。2.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3、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计算。教学难点难点是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知识点】1.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2.熟练掌握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准确应用。3、当被除数的个位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写“0”补位。在计算过程中要养成验算的习惯。【教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比较辨析、迁移法、画图法【教具、学具准备】:表格【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自主练习4:口算6.4÷47.5÷512.5+0.516×0.51.2÷30.3×0.724.8-87.2÷40.24×34.8÷65.6÷70.25×4开火车进行,其他同学进行判断。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引入课题。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进行练习。(板书课题:小数除法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二、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3.5÷5=77÷35=4÷16=初练三种类型除法题,指名板演,揭示练习重点。(1)看黑板,谁能结合我们前两节学过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说一说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那谁又能说一说在计算这三种题型时分别需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整数除法来计算,关键是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被除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如果末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三自主练习5-13题1自主练习5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练习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问题。交流时,抓住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2、自主练习10练习时,先复习除法的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指生板演。交流时通过发现错题,让学生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3、自主练习7蓝鲸的体重约是126吨,大象的体重约是5吨,蓝鲸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探讨计算方法。4、自主练习9第一道题小数点点错位置,第三道题忘了点小数点,第四-----.---\n--道题十分位上不够商1应继续写“0”补位,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练习时,除了要求学生说出错误以外,还要让学生说出错在那里,应如何改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四、拓展练习:聪明小屋: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正确分析问题,并得出规律。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课,大家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这节课一样这么认真、这么仔细,争做学习中的有心人。课题三峡工程(二)个性化——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三课时)修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三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2、让学生经历算法的比较、分析过程,体会算法的优化并学会进行选择,进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并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同时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功愉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点】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2掌握被除数与除数同时向右移动小数点,被除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的情况。3、自觉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教法】:创设情境、迁移应用、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尝试练习、转化猜想、验证、比较、归纳【教具、学具准备】:课本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出示口算卡片)1.342×10=0.5×1000=⋯⋯2、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1.20.670.7250.0033、填表被除数565605600除数770商8(1)请同学们看这个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4、计算:27.82÷1338.5÷14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通过上面的练习,老师了解了大家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以及商与被除数、除数之间的规律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将继续给大家带来三峡的有关介绍,并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出示情境图)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板书:闸门的高是“我”身高的多少倍?三、自主探索,解决新知(一)学习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相同的计算方法1、谈话:根据刚才的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38.5÷1.4=观察、比较这个算式的除数和刚才练习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来计算。(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n--2、解决问题,引发思考。同学们,我们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个想法不错,那怎样将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同组同学讨论。⑴学生交流想法,汇报讨论结果,说说各自的理由。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种情况:将单位“米”化成“分米”来计算。38.5米=385分米1.4米=14分米385÷14=27.5第二种情况: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38.5和1.4同时扩大10倍计算。385÷14=27.5第三种情况:竖式计算(可能没有,有的话,方法不一定正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变化后的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除数都转化成了整数)也就是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其实,同学们刚才在思考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板书:转化)就是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地应用。⑵交流算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或通过改写单位)在转化的时候,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是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除数,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方便呢?(让学生随意选择,但必须说明理由)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般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了,这样数据比较小,容易计算。当然,在变化过程中,除数转化成了整数,被除数也要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⑶这种转化的思想如何在竖式中体现出来呢?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边说边写好横式、竖式)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1.4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把小数点划去,1.4就转化成了14,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扩大10倍,其实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被除数怎么办?(也要扩大10倍)扩大10倍把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我们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移过一位点上一个新的小数点。现在把这道题变成几除以几了,我们会算了吗?怎么算?教师引导学生将竖式书写完整。提问“商的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儿?”通过我们刚才这个题目的计算,你认为(1)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追问:(2)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4、指导看书,教材29-30第一个红点的内容。并让同桌再次说一说竖式中的问题“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儿?”5、巩固练习竖式上直接转化的方法,明确以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⑴学生尝试完成自主练习4中的两道题目。2.46÷0.064.56÷1.9⑵学生反馈常用列竖式的方法,提醒小数点。①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②转化中以除数为标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但是被除数并不一定也要变成整数。⑶教师小结: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看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四、拓展交流、内化提升学习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位数少的计算方法谈话:上面我们以“闸门的高是小男孩身高的多少倍?”为题学习掌-----.---\n--握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如果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我们的书桌高0.77米”,你能求出“闸门的高是书桌高的多少倍”吗?1.列出算式,38.5÷0.77=并尝试用竖式计算。2.教师巡视,请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3.集体交流反馈。刚才在计算时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发现?(预设:1、学生会说出在计算时发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教师借势引导学生共同研究重点问题。2、学生没有说出,或者学生没有计算障碍,教师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根据学生的板演,教师提出问题:⑴在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后,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⑵此时被除数应随着进行怎样的转化?⑶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应随着向右移动两位,但现在的被除数只有一位小数,你们说该怎么办?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说清补“0”的情况。教师小结:在计算此类题目时,我们仍要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要用“0”补足。4.巩固练习:自主练习4的10.5÷0.219÷0.45学生独立计算,两人板演,集体订正。尤其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补“0”。五、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一)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算?同位互相说一说。2.出示课件,讨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提炼并板书:一看⋯⋯二移⋯⋯三算⋯⋯(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1.填一填。0.36÷0.9=÷91.19÷1.7=÷0.2÷0.25=÷254.2÷0.28=÷1.3÷2.6=÷268÷0.16=÷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想想你是怎么填的?”学生独立完成,出示课件集体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自主练习2.巨嘴鸟身长0.66米、嘴长0.22米,它的身长相当于嘴长的几倍?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巨嘴鸟的知识?与同学交流一下。读题审题,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放于课后学生搜集资料之后再做交流。3.自主练习4剩余四道题目,学生可任选一道进行计算。自主练习5,课堂时间充足可在课堂进行,否则可留作家庭作业。(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或体会。根据学生回答结合板书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商不变的规律。课题三峡工程(二)练习课个性化——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第四课时)修改-----.---\n--【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30——32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时,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2、使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同时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功愉悦。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知识点】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2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3、自觉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小数除法的意义。5、通过计算发现被除数、除数与商三者的关系,并利用规律进行比较。【教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小组学习、比较练习、观察发现法、应用法【教具、学具准备】:课本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情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比一比看谁的知识掌握的最扎实好吗?二、自主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本练习1.口算:(自主练习6)2÷0.5=0.24÷0.2=0.4÷8=6÷0.02=1.3×0.2=7.2÷0.8=8×0.5=2.8+8=0.39÷0.03=0.1×0.1=3.2-2.9=21÷0.3=计时,反馈时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2.填表(自主练习9)出示题目:不用计算,你能将表格填写完整吗?被除数2.5625.62562560.除数0.323.2320商888学生独立填写之后,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根据是什么?3.竖式计算:0.654÷0.06=9÷3.6=0.0456÷0.15=(单纯移动小数点)(被除数末尾添0)(商个位是0,添0继续除)(1)独立计算,个别板演(2)指名讲计算过程,根据实题巩固计算法则。(二)探究应用1.探究规律:(自主练习8)出示题目:计算下面各题。(可用计算器计算)56.8÷84.4÷2.235.56÷12.756.8÷0.84.4÷0.2235.56÷0.127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小?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三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题目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观察算式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根据自己的发现,你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小?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出示规律并板书:在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大于零,那么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2.运用规律:(自主练习10)出示题目:在里填上“>、”“<”或=。”“48.5÷1648.532.4÷0.4532.4210÷1.42101.8×2.91.87.26÷17.260.25×3.63.6学生根据自主练习8所掌握的规律,判断并填空。集体交流时,学生说出自己所填答案,并说明判断理由。师小结: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运用我们学到-----.---\n--的规律对计算结果进估测和检验。(三)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1.自主练习7蜜蜂20千米/时蝴蝶7.5千米/时仙鹤72.6千米/时(1)仙鹤飞行的速度是蜜蜂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对小组合作完成情况进行比赛,第一个完成的上来交流。(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的掌握。)2.自主练习11出示题目:散海栈多味鱼的购物小票单价46.00元/kg总售价27.60元同学们,看老师的购物小票被弄脏了,你能帮助我算出多味鱼的净含量吗?学生思考,交流想法。什么是“净含量”呢?(就是所购物品的数量)那怎样求数量(数量=总价÷单价)算是可以列成?(27.6÷46)你能自己完成计算吗?交流结果。师小结:谢谢大家,运用所掌握的数学本领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3.自主练习12出示题目: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情况统计如下。地形名称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面积316.8249.6115.2182.496(万平方千米)(1)我国的山地面积约是丘陵面积的多少倍?(可用计算器计算)(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问题(1)中的“约是”是估算吗?对,不是。所以结果仍然要求准确值。4.自主练习13出示题目:不会飞的鸟鸵鸟鸸鹋几维鸟身高:2.5米身高:1.6米身高:0.3米体重:150千克体重:50千克体重:2千克速度:70千米/时速度:60千米/时速度:16千米/时.蛋重:1.4千克蛋重:0.7千克蛋重:0.42千克(1)鸵鸟的身高是鸸鹋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从此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课上进行问题交流,解题留作家庭作业。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n--.三峡工程(二)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求商的近似值(第五课时)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33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教学内容】:(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2.汇报交流息窗3学生可能发现:【教学目标】:(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也有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吗?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分的前几位。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2)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谈话:你们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教学重难点】:3.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力。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知识点】(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予肯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定。)2、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3、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正确区分。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教法】: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观察讨论、归纳总结体验法、举例法4.尝试笔算【教具、学具准备】:接下来我们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课本情景图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现【教学过程】: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汇报交流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谈话:你有什么发现?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学生可能发现: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1)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6;2.提出问题(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6呢?)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5”商也都是“,6”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正是因为发现了余数重复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出现数字“5”,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6”)。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6.练习求近似值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三.拓展交流,内化提升1、(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1、计算8.05÷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n--.2、概括循环小数概念。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有错误的要说说错误原因。谈话:5.606060⋯⋯,2.4666⋯⋯,2.1756756⋯⋯这3个数有4.自主练习7什么共同特点?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将得数是有限小数的涂上红色,得数是无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出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小数的涂上绿色。限小数的意义。10÷35÷81.1÷737.1÷2.9小数部分的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9.8÷0.64÷966.1÷0.94.16÷1.3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四、课堂小结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2、4、9学生举例说明。交流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联系。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上表。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3÷746.4÷1351.5÷29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2.自主练习3名称速度(千米/时)名称速度(千米/时)鳁鲸55飞鱼65长须鲸50鲨鱼40抹香鲸22枪乌贼41旗鱼120金乌贼26箭鱼130短蛸15(1)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笔算解答,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5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4÷62.772÷2.13.95÷0.2710÷716.65÷3.31.792÷0.14-----.---\n--三峡工程(二)练习课——求商的近似值(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2——44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熟练的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知道循环小数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知识点】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2、会判断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3、会根据得数的排列现象发现规律4、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以及循环小数的写法。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法】: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观察讨论、归纳总结体验法、举例法【教具、学具准备】:课本情景图【教学过程】: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提出并解决了有关于我国各水利工程大坝高度的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好多问题呢!你想知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1)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葛洲坝的多少倍?(2)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老虎哨的多少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用什么方法取得近似值?二、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自主练习6根据生活实际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适?(1)为了绿化校园,学校买来2.2千棵草种,每千克草种9.28元。买草种花了多少钱?(2)保管员要把2.2千棵草种放进小玻璃瓶中保存,每个小玻璃瓶最多只能盛0.35千克,准备6个这样的小玻璃瓶够吗?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集体订正。第(2)小题会出现分歧,引发学生讨论,6个小玻璃瓶到底够不够?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呢?学生明确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自主练习8中国银行人民币牌价2007/07/031美元兑换人民币7.59元1港元兑换人民币0.97元1欧元兑换人民币10.34元1日元兑换人民币0.062元(1)一个书包标价为25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2)800元人民币大约能换多少日元?(得数保留整数)(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谈话:说说你对表格里信息的理解。在学生正确理解兑换问题后,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102000年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三国陆地面积和人口情况统计。人口情况中统国计图俄罗斯陆地面加拿积大统计图(单位:平方千米)(1)中国人口数约是加拿大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可用计算器计算)先出示(1)(2)小题,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交流。用什么方法求的近似值?(3)知道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些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4.自主练习11邮件普通国际资费(元)质量级别种类20克和20克以内4.00信函0.5020克以上每增加10-----.---\n--克或其零数加收印刷20克和20克以内3.0020克以上每增加10品0.40克或其零数加收100克和100克以内7.00小包100克以上每增加4.50100克或其零数加收小力给国外的姑姑寄信花了4.5元钱,他的信可能重多少克?谈话:谁愿意把你理解的题意和大家说一下?要用到哪些相关信息?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注意“20克以上每增加10克或其零数加收”的理解。小强的礼品(重360克)如果以小包的形式邮寄,需要花多少元?找到相关信息,独立解答,集体订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集体交流。5.自主练习12(1)让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2)独立列式计算(3)全班集体交流。6.自主练习13找规律,填得数。(可用计算器计算)1÷9=0.1111⋯⋯2÷9=0.2222⋯⋯3÷9=0.3333⋯⋯4÷9=0.4444⋯⋯5÷9=6÷9=7÷9=8÷9=可以根据规律填数,再用计算器检验。谈话:发现有什么规律?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课题三峡工程(二)个性化——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课时)修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知识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感受中括号的作用;2、明白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正确应用中括号,进一步体会中括号的作用。【教法、学法】: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法、感受体验法【教具、学具准备】:课本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几个重要的水库的建设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其实水库的建设还有赖于对三峡区域内移民的搬迁工作的合理规划,那我们国家又是如何规划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第一、二期移民共有多人万人?第三、四期还剩多少万人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从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二期安置的移民人数接近,那第三、四期-----.---\n--.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独立解答。(对个别学生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综合)该怎样计算呢?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集体交流,从思路分析上让学生体会中括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与对比。号的作用。2.交流汇报。(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分析,阐述算式的含义)3、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①分步计算先求前两期有多少?②综合计算从总数中连续减去。3.对比异同。(1)对比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三峡工程练习课个性化4.列综合算式。课题修改——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八课时)学生思考,尝试列式,学生可能出现:【教学内容】:算式1:113-(34.15+38.25)÷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算式2:(113-34.15+38.25)÷2元自主练习47---48页。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类似中括号的方法,【教学目标】:如113-(34.15+38.25)÷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15.认识中括号。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1)分析综合算式的错误原因,明确运算顺序。、在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2怎样列式才能先算113减(34.15+38.25)呢?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2)介绍中括号的写法读法,明确作用。为什么要用[]?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引导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使用改变了原来先乘除的运算顺序,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合解题思路。【教学重难点】:(3)学生计算验证结果。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独立尝试计算。【知识点】学生板演,集体订正。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中括号的作用;检验运算顺序。2、明确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计算?3、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三、拓展交流,内化提升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正确应用中括号,进一步体会中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法、学法】:今后的算式中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我们又该如何计算?合作交流、练习法、感受体验法、小组学习法、联系实际四、回顾整理、拓宽应用。【教具、学具准备】:1.自主练习2。10题统计图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然后再独立【教学过程】:完成。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一、计算练习,形成技能全班交流。1、口算训练基本功2.自主练习3。出示自主练习1这道题与例题相似,让学生弄清楚条件之间的关系。列综合算式计时口算,检验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n--.---\n--集体订正时重点交流小数计算方法的运用,同时对个别题目可适当增加简便方法的渗透,如2.8×0.5可利用2.8÷2来计算,80÷0.5相当于80×22、混合预算中注意简便算出示自主练习8谈话:在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有哪些要求?引导学生归纳完整的运算顺序要求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应该如何计算含有两级的呢?有括号的怎么办?注意:有简算的要尽量用简便运算。如4.8×12-4.8×2二、应用练习,训练思维1.两步应用题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解答问题理顺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就利用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出示自主练习4学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自主解答。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什么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讲学生列式板书:(51.5+60.5)×3.551.5×3.5+60.5×3.5对比算式感受解题思路的改变对运算顺序的变化,同时明确小括号的作用。2.三步应用题(1)出示自主练习9用综合算式解答,复习中括号的实际应用。(2)自主练习7学生自主审题。集体汇报解题思路或分析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独立解答。对比谈话:同样是三步应用题,一题有中括号和小括号,一题只有小括号,二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与运算顺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3、开放题目自主练习10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提问。三、拓展延伸,灵活应用1.自主练习第6题.理解题意,重点明确0.1mg×1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2mg学生独立做,然后班内交流不同做法。2.自主练习11题此题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题目(1)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出租车计费情况的认识。(2)再利用现实数据,分析李老师共付23元包含几部分内容。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课题三峡工程个性化——回顾整理(第九课时)修改-----.---\n--.-----【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回顾整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2、在探索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要的运算技能。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知识点】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教法、学法】:合作交流、练习法、感受体验法、归纳总结、回顾整理【教具、准备】:10题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首先我们来一个口算小练习,看谁算的又快又对。口算:1.6×500.52+0.150.9÷0.153.8+4.70.6×0.048-5.77.2+0.62.6-0.521.4×60二、自主探索,巩固算理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笔计算这样一道题:21.45÷15①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并用竖式计算。教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做:被除数的整数部分21够不够除?商几余几?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用15除64个十分之一商多少?求出的这一位商表示多少?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被除数的十分位还余4,应该怎么办?用15除45个百分之一,商多少?应该把这一个商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43个个十百分分之之一一↑↑1.4315)21.451564→64个十分之一6045→45个百分之一450②学生观察除法竖式,小组讨论:A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B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C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全班交流,逐步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④练习:-----.---\n--.42.84÷7117÷36=3.251.69÷26=0.065保留三位小数。板书:3.250.065保留两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5.33保留三位小数,商的36)117.0026)1.69近似值为5.327.108156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90130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72130(1)75.6÷13.5-(3.6+1.78)1800(2)2.3+3.91÷(22-19.7)180(3)18-(1.4+1.25×2.4)0(4)[15.2+(8.4-4.5×0.8)]÷1.6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全班交流,根据出现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商中间有零是怎样处理的?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三、解决运算时遇到的实际问题1、学生独立计算:58.6÷11谈话:所得到的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小数。大家看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指着上题的数字2和7)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循环小数的特点:⑴重复出现的数字是接连依次不断的;⑵小数的位数有无限多;⑶用省略号来表示无限多的小数位数。2、解决除不开的问题。在复习时,我们已经求过积的近似值,大家想一想: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点是,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积以后再取近似值。)教师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今后做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通常保留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商是循环小数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例如,上题的商,可以保留两位小数,也可以-----.---\n--.三峡工程(二)练习课个性化课题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第十课时)修改【教学内容】:第4题小数加减乘除的相关计算。指生板演,集体交流时说说小数加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法及乘除法应注意的事项。册第三单元50-52页综合练习。第5、6、7题【教学目标】:学生读题,明确题中信息,说明解题思路。学生列式解答。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第8题笔算小数除法。一组巩固简便运算的计算题目。练习时,引导学生先观察算式的2、在探索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特点,在进行计算。教师应启发学生自觉选择简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必要的运算技能。简算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第9题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在“怎样买最合算”上【教学重难点】:动脑筋。学生可能想到的购买方案有:50*2+3.50*15=152.5(元)或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50*3=150(元)。这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比较义发现方案二更合适。【知识点】第13题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熟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首先让学生弄清每套纪念邮票共练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两张,每张的面值分别是2元和80分,再独立解答。通过解答此题,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增长一些集邮的知识。2、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第14题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该题数量关系比环小数‘较复杂。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明白数量关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系后,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解答后,通过交流,相互学习。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的方第15题法。解决现实问题的选做题。此题信息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练【教法、学法】:---\n--习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题中的数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合作交流、练习法、感受体验法、归纳总结、回顾整理再列式解答。解答时,学生可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不必要求过【教学过程】:高。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答案妈妈的乘车费多花了30.4元,小明的乘车费少花了3元。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回顾整理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聪明小屋设计的是分析算式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教师要引导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学生观察前后数据的特点,并计算出结果,从中发现规律,然后根据习。这个规律写出几个算式,进行验证。口算:二、课堂小结25+5.283×1.61÷0.0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4.8÷0.81.5÷0.50.26÷0.28-7.960.125+0.8751÷0.25-----.---\n--.(1)27×32=864,那么2.7×3.2=□;0.27×3.2=□课题三峡工程练习课个性化(2)0.25÷0.5=□÷54÷0.25=□÷□——我学会了吗(第十一课时)修改(3)不计算,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教学内容】:287×0.98○2872.5×57○5.7×250.23×1.01○0.2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98÷25○9828.6÷0.4○28.632.8÷0.2÷5○32.8学会了吗及丰收园。(4)下面的说法对吗?【教学目标】:①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1、会综合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根据情境图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②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④2.5÷0.01与2.5×100的结果相等。()【教学重难点】:(四)算一算,看谁算的巧。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竖式计算。(带※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1.3×2.06※0.037×11.8【知识点】※9.62÷0.15857.76÷15.21、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四舍五入5.26+3.14+4.74+4.860.9+99×0.9法”求商的近似值。4÷0.8-0.8÷48.59-4.1×0.1-4.593、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1.5×[1÷(2.1-2.05)][16.7-(6.2+9.5)]×8.34、能根据自己的表现正确评价自己。三、拓展延伸5、正确熟练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谈话: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学生平均每人每天的零用钱约为2.5【教法、学法】:元。根据这条信息,你想进一步了解哪些信息?合作交流、练习法、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练习法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教具、准备】:①一个人一年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2.5×365=912.5(元)超市食品价格表②全班同学一年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2.5×50×365=45625(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看到我们得到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每天节约1.5谈话: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除法,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今天,元,你能算一算我们全校同学一年能节约多少钱吗?(按1000人计算)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1.5×1000×365二、基础练习。=1500×365(一)说一说,看谁说的准。=547500(元)①小数的乘除法都是怎样计算的?如果这些钱用来买数学书捐给希望小学,可以买到多少本呢?(学有②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困难的同学可以用计算器计算)③在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547500÷5.93≈92327(本)(二)比一比,看谁算的快。你有什么感受?4.8÷0.0672÷0.86.3÷0.091.3+2.8四、丰收园。3.2-1.90.49÷0.70.04×1.23.2×0.6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小数除法,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小组内先自己(三)填一填,看谁学的牢。评价一下,再互相评价。--------\n--.---\n--.评价标准: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与组内同学合作学习,会想会A.二位B.三位C.四位D.五位问会用。6、妈妈用0.8元买了4千克白菜,每千克白菜()元。1元能买()千克白菜。A.0.2B.5C.3.27、小毅上周练习了4天慢跑,他一天中最远跑了3.3千米,最短跑了2.4千米,那么4天中,小毅一共跑了()千米。三峡工程(二)A.4~8千米B.8~13千米C.于16千米课题个性化÷3.3的商与()的商是相等的。单元复习课(第十二课时)8、15.78修改B.1578÷33C.1.578÷0.33【教学内容】:A.157.8÷3.39、在()里填上“〈〉“””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59÷4()4.59【教学目标】:9.5÷0.92()9.5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0÷18.2()0×18.22、在练习交流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71.4+0.999()71.4+1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1.54÷(1+0.01)()1.54【教学重难点】:(4.05+4.5)÷2()4.05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5.08×1.01()5.08【知识点】3.9÷0.98()3.91、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三、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谈话:想想有关小数计算的法则和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注意审2、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四舍五入题,细心计算。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15÷0.060.054÷3.60.6×[(5-0.68)÷1.2]【教法、学法】:15.4÷[8×(6.34-4.59)](6.02+2.8)÷0.4-2.05合作交流、练习法、小组学习、辨析比较、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谈话: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一、回顾整理要仔细读题。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组内交流一下。1.对比练习:进行小数除法计算应注意什么?怎样求商的近似值?原计划8次运煤9.6吨,实际每次比计划多运0.4吨,照这样计算,二、自主尝试,探索知识几次可以运完?---\n--谈话:仔细推敲每一部分中的概念,认真加以辨析。原计划8次运煤9.6吨,实际要求6次运完,这样实际每次应比计划1、9.749保留一位小数是9.8。()多运多少吨?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乘数。()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3、两个数相除商是7.2,如果把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则商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指名请两、三个学生说,教是()。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5倍,则商是()。师提示、补充。4、在除法中,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乘以0.1,则所得2、王老师为学校购买一些篮球,第一次买回15个,第二次买回的商不变。()同样的篮球29个,两次付的钱数相差641.2元,王老师第一次付了多5、0.63÷0.5商的位数是()。少元?-----.---\n--.3、推销员每工作1小时可以挣6.5元,另外,每做成一次交易他根铜丝、一粒花生米、蚊帐上的一个网眼,看到这些,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得2.5元的奖金。某个星期他共收入212.5元,其中做成了7次(他们很微小),那你有什么问题吗?交易,他这个星期工作了多少小时?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五、全课小结一页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通过本节练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会?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一根铜丝的直径怎样测量?(教师简单介绍直径的含义)一粒花生米的质量是多少?如何测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是多少?怎样测量?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思考: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学生先分组交流,并尝试测量。全班交流:发现一页纸的厚度很薄,可以测量一本字典的厚度,再用综合应用个性化一本字典的厚度除以总页数。但应注意两张封面的厚度去掉。课题2、学生小组交流:那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帐上一聪明的测量员修改个网眼的面积应怎样测量呢?【教学内容】:学生交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测量多个物体来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3、学生分组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吧测量方法和结果填聪明的测量员。写在表格中。【教学目标】:被测物体字典一页的一根铜丝的一粒花生米蚊帐上一个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的运算,长度、质量、面积厚度直径的质量网眼的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测量方法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量结果4、全班交流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教学重难点】:重点关注孩子的测量和计算过程。体会用整体求个体的思考方法三、比较和拓展综合应用长度、面积质量的计量知识。1、引导学生比较,通过测量、计算,你发现这些物体都有什么一样的【知识点】地方吗?(这些物体过于微小、薄、细,要测量一个计量单位)1、用整体求个体的方法测量一页纸的厚度、一粒花生米的质量一根铜丝的直径、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测量的?(测量多个来计算一个)教师简单介绍:用整体求个体的方法,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2、综合运用所学的质量、长度的测量方法、面积的计算方法。题需要用这种方法?【教具、学具】:2、地球和月亮之间的举例很远,那你知道这种很长、很大、很远的物教师准备表格、天平、---\n--体又是怎样测量的呢?字典、一盘铜丝、一些花生米、一块长方形蚊帐学生尝试猜测。【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再来查阅资料,验证猜想,事项方法动手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举例、小组合作交流、上的歉意与拓展。【教学过程】:四、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适一、联系实际,发现问题用于什么样的情况?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特殊的物体。教师出示一张纸、一-----.---\n--.课第四单元珍稀动物个性化课信息窗1: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个性化题——简易方程修改题——方程的意义修改单元备课一、课型:新授课二、本课知识点一、教材分析1、理解方程的意义。1、本单元教学内容:2、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3、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三、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四、教学重点:要作用。方程的意义3、本单元重点、五、教学难点: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4、本单元难点:六、教学方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情景创设法、引导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法。二、教学目标七、教具准备:课件、天平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八、教学过程: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简易方程。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课时安排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信息窗一2课时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信息窗二2课时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信息窗三3课时(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信息窗四1课时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只,我学会了吗1课时比2004年多300只。共计9课时(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n--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3)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4)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根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出示天平)(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三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10+10=20(板书)(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20+x=50(板书)(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砝码。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50+50=1004x=200(板书).(6)谈话: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师生总结: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10x=1600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10=1600(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2、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汇报: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列式为:3X+100=1000(板书)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03年的只数。)3、揭示方程的意义。(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10+10=2020+x=5050+50=1004x=20010x=1600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n--.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说说等式与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学生交流,可举例说明。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二、练习设计。什么。基本练习。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1.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6+x=1436-7=2960+23>70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x+4<14y÷18=33x-12学生独立完成。8+x五、课堂小结5x+2x=63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写一个方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什么是方程。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3.自主练习4。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学生读题。附板书设计:(2)出示第二、三幅情境图。方程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4.自主练习5,学生读题。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然后进像x+300=400、0x=1600、x+100=1000,行交流,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交流时,重在沟通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和由等量关系列出(第二课时)方程的过程。一、课型:练习课综合练习。二、本课知识点1.自主练习6。1、方程的意义。2.自主练习8。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在解决第二问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表格中寻找数量间三、教学目标: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即大豆数×3=豆腐1、学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从而理解数,然后再列出方程。方程的意义。(2)出示补充习题:一种铅笔的单价是0.8元。将表格填完整。2、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数量/枝123456⋯⋯活的紧密联系。总价/元0.81.63.2⋯⋯四、教学重点:X枝铅笔用去7.2元,列出方程。方程的意义。3.自主练习9题。五、教学难点:是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列出方程的题目。练习时,列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可完全让学生独立列方程。练习之后,应让学生通过交流获得根据六、教学方法:公式列方程的一般思路。情境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4.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一道含有未知数的题目,说出等量七、教具准备:情境图关系并列出方程。比如:小明今年x岁,老师今年33岁,是小明年八、教学过程:龄的3倍。一、回顾整理。三、课堂总结:说说方程的含义?通过今天的练习课,大家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了,并能应用这-----.---\n--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这节课一样这么认真、这么仔细,争做学习中的有心人。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交流。在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时,要先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才能列方程。课信息窗2:黔金丝猴个性化题——解方程修改(第一课时)一、课型:新授课二、本课知识点1、等式的性质。2、解简易方程。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并会检验。3、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4、培养学生理解和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理解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质疑问难法、启发式教学法。六、教具准备:情境图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老师很喜欢动物,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动物(课件出示——黔金丝猴的图片)你们认识吗?生:金丝猴师:对,它是金丝猴的一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在世界上仅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名字叫“黔金丝猴”。师:知道为什么叫“黔金丝猴”?.生:不知道师:因为贵州省的简称是“黔”,并且这种金丝猴只在贵州有,所以叫做“黔金丝猴。”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生:想。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据央视国际频道2004年6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只。)师:从这段文字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993年有600多只,2004年有860多只。师:经过人类的保护,黔金丝猴的数量有所增加,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2004年的860多只。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1:增加了多少只?师:你会解答吗?生1:860-600=260(只)师: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解答吗?生2:600+x=860.师:这是用什么方法呢?生:方程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操作体验,理解等式的性质。(课件出示一架空天平。)师:现在天平怎样了?生:平衡师:也就说明了什么?生:左右两边是相等的师:大家继续看,(课件出示:这时左盘放上一瓶啤酒)怎样了?(不平衡了。)(右盘放两罐啤酒)现在呢?(平衡了)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把这个现象表示出来吗?生:一瓶啤酒=两罐啤酒师:你列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式子?生:等式师:再看,注意观察:两边各加上一罐啤酒之后仍然平衡。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左右两边各加上了一罐啤酒。师:现在用一个等式可以怎样表示呢?生:一瓶啤酒+一罐啤酒=两罐啤酒+一罐啤酒-----.---\n--.师:我们接着来看:一架天平,左边是x右边是20,天平平衡。一、课型:练习课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二、本课知识点师:(指着黑板上的方程:600+x=860)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等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式具有这样的性质,那利用等式的性质能不能帮助我们求出x的结2、理解等式的性质。果呢?怎样才能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呢?三、教学目标:师: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学生交流方法:600+x-600=860-600)。2、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师:为什么左右两边都要减去600?四、教学重点:生:减去600之后,左边就只剩x了,但是等式还是成立的。掌握形如x+a=b、x-a=b的方程的解法。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600。不仅使等式五、教学难点:成立,同时使方程左边只剩下了x,只有这样,才能求出x的值。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基本原理。你们会解方程了吗?六、教学方法:生:会了。情境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同时板书。)七、教具准备:情境图600+x=860八、教学过程:600+x-600=860-600一、复习引入。X=260x+5.3=1015+x=40师:以上这个过程就叫做“解方程”。1、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学生交流,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1、填空。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方程了,下面我学生交流,一要写解,二要注意检验。们做个练习。屏幕出示:填空。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4.2+x=9.6x+340=5891.出示:解方程:x-9=154.2+x-4.2=9.6()()x+340()()=589()()(1)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方程的?X=()x=()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学生交流填写结果的同时,追问为什么左右两边要同时减去学生交流: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也同一个数。)就是方程x-9=15的两边同时加上9,抵消掉等式左边的9,这样等2、解方程。式的左边只剩下x。师:下面请大家完成练习纸上的第二个题目:x-9=15(2)你会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师:做的快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下检验。指导学生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进行检验。五、课堂总结2.出示:64页第2题的第2小题。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提问: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不错,小组活动很积极,希望同学们活学(1)标准体重+超出标准的重量=胖胖的体重活用,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2)标准体重-低于标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提问:他们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一个是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一个是等式两(第二课时)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n--.三、拓宽应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解方程:x-5.3=1075-x=40六、教学方法:一要强调格式,二要提醒学生检验。情景创设法、引导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法。2.65页第4题七、教具准备:课本情境图提问:你是怎样选出各方程的解的?八、教学过程: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右是否相等。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练习此题应注意两点:一是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二是通过代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珍稀动物黔金丝猴的有关信息,这入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体会检验的作用。如果通过解方程来找节课老师还想给你们介绍一种美丽的世界濒危动物——黑鹳。方程的解,也是可以的。观察教材黑鹳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65页第5题学生提出: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提示学生认真读题,注意选择题中所给出的条件是否有用。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4.65页第6、7题1.解决: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4.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提问:你能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列方程吗?①x+24=73②4x<36+17③234÷a>12学生独立尝试、交流。汇报解方程的过程并说明想法。④x-16=72⑤x+85⑥5+y=10.6我国现存黑鹳的只数×3=1500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解:设我国现存X只黑鹳。四、课堂总结:3X=1500请同学们说一说,同伙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3X÷3=1500÷3的收获说给同桌听。X=500刚才同学用到的方法是否正确呢?为什么方程两边同时除以课信息窗3:黑鹳个性化3?引导验证: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题——等式的性质;形如ax=b和ax+b=c类型方程的解法修改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第一课时小组交流揭示性质一、课型:新授课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二、本课知识点是等式。(板书)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理解等式的性质。2、形如ax=b类型方程的解法。1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吗?三、教学目标:呈现:信息图我国人工养殖大熊猫有多少只?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这类先找出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用等式的性质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解方程。2、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这类方程。学生板演,规范格式。交流算法,加深理解。3、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10=1600四、教学重点:会解ax=b这类形式的方程五、教学难点:--------\n--.---\n--解:设我国人工养殖大熊猫x只。10x=160010x÷10=1600÷10X=160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1.选择方程的解。x÷5=20(x=100x=4)1.5x=6(x=9x=4)7x=0.84(x=1.2x=0.12)x÷6=0.3(x=20x=1.8)2.火眼金睛辨对错。2x=10x÷5=40解:2x×2=10×2解:x÷5×5=40×5x=20x=2003.68页自主练习3、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检查解方程的书写格式以及方程的解。引导学生说一说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和解方程的过程和依据。4、全课小结:(1)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2)等式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解形如ax=b的方程?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第二课时)一、课型:新授课二、本课知识点1、熟练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3、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三、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3、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五、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七、教具准备:情境图八、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温故引新。1.观察信息,用方程表示的等量关系。先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并解答。2.解方程12x=96x÷40=14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明解方程的依据。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介绍东北虎有关信息(信息窗1)学生读取有关东北虎的有关信息。(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解:设2003年繁育基地有东北虎x只。3x+100=1000(1)方程形式类比,引导知识迁移提问:观察这个方程的形式和前面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方程。(2)运用转化思想,尝试解决新知。提问:能否用等式的性质解这种形式的方程?怎样算?(板书解方程书写格式)在交流中明确,在解此类方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3)检验方程结果,明确方程解法X=300是方程的解吗?我们来检验一下方程。把x=300代入原方程板书检验格式小结: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关键是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3X,再求出X得多少。-----.---\n--.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ax±b=c这类形式方程的解法。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3.补充练习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刚才学过的方法,求出下面方程的解。比较熟练地解答x±b=c、ax=c、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1.2x-1.4=8.2五、教学方法:提问:说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情境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六、教具准备:课件1.填一填七、教学过程:2x+5=215x-8=3.2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解2x+5()=21解:5x-8()=3.21等式有什么性质呢?2x=()5x=()2x÷()2.找出图中等量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完成填的?=()5x()=()二、练习设计。X=()x=()1.解方程让学生说说填写的依据。X+28=36x÷10=12.53x-2.4=3.62.解方程2x+9=332x=4.65x-4=112+4x=3.68x+2=4.4说一说,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x+1.5=62.5+10x=12.5学生交流。如先想根据什么解方程,等号对齐,算后检验等。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方程?提示学生注意检验2.解决问题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1)出示练习题:课本69页第7题(1)课本69页自主练习第8题,先找出数量关系,列方程解你能用方程解决问题吗?找出等量关系说一说怎样列方程?答。(2)出示练习题:课本69页第9题(2)滇金丝猴体长约为80厘米,它的体长比间蜂猴的3倍多蜘蛛每分钟爬行27米,爬行速度是蜗牛的30倍5厘米,间蜂猴的体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蜘蛛的爬行速度比乌龟的4倍还多4米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问题:蜗牛、乌龟的爬行速度分别是多少?五、课堂总结: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说明你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的解题思路。课后作业:3、课本70页13题自主练习6、7题。4、70页12题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怎样换算?让学生弄清楚F=1.8C+32所表示的含义。(1)一个人的体温是36.5℃,相当于华氏多少度?第三课时(2)华氏94.1度,摄氏温度是多少?一、课型:练习课汇报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哪二、本课知识点种简便?为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想法要与同学交流?1、理解等式的性质。三、课堂小结:2、熟练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我们学习了解方程,又掌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三、教学目标: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选择合适方法来解决问题。1、比较熟练地解答x±b=c、ax=c、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2、回顾总结、自主练习-----.---\n--.课信息窗4:东北虎和白虎个性化题——形如ax+bx=c类型方程的解法修改一、课型:新授课二、本课知识点1、形如ax+bx=c类型方程的解法。2、用线段图理解数量间的相等关系。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1、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并掌握其方法。2、学会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四、教学重点:解形如ax±bx=c的方程。五、教学难点: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引导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法。七、教具准备:课本情境图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2.根据情境图,你都能提出什么问题?大家根据情境图提出了不少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选取集中提出的问题: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画图下面我们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来绘制线图。如果我们设白虎有X只,用这样的一条线段表示:白虎只数:x那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东北虎的只数吗?2.组内交流。请画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一下应注意什么。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师生交流:(1)每份画的都应与白虎的只数一样,这样才能成倍数关系。(2)要画这样的7份,正好是东北虎的只数。2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如果设白虎为x只,怎样列出方程?设:白虎有x只,那么东北虎就有7x只x+7x=163小组汇报:检验是否符合题意。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1.解方程:7x+5x=12016x-7x=274x-1.2=74x-0.85x=38x-x=0.567x+3x+26=74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柏树和松数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1.5倍,两种树各多少棵?为什么选松树的数量设为x呢?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重点让学生了解这类方程的特点。第二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强调检验。第五、六题:是巩固前面知识的练习题。练习时,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4、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n--.我学会了吗把x=110代入原方程,左边=11O-4×3×4=110-12=98,右边=98,一、课型:练习课左边=右边,所以x=110是原方程的解。二、本课知识点4.出示1、有关方程的意义。小方卖葡萄酒回来后,妈妈问她这葡萄酒1瓶多少钱?小方说2、解简单方程的方法买酒时,只是付出30元,找回3元。忘了问每瓶葡萄酒多少元啦。请三、教学目标:大家帮他算算。1、熟练掌握有关方程的意义及解简单方程的方法。学生用不同算法解答。2、通过解简单应用题学会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5.回报交流后,让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学生交流。的解题习惯三、练习设计四、教学重点:基本练习:能正确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1.张艳从食品橱里取出3袋面粉包饺子,用去1.2千克,还剩0.3五、教学难点:元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审题的解题习惯。2.张艳把8朵鲜花插到花瓶中,这时爸爸捧回2束同样朵数的笔六、教学方法:鲜花,现在一共有20朵,爸爸问:我捧回的鲜花每束有多少朵?找出题情境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后列出方程。七、教具准备:情境图综合练习:八、教学过程:1.忙了一整天,一顿丰盛的晚餐总算准备好了。我数了数钱,还剩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下才46元,于是来到水果摊前,看到苹果j每千克5元、梨每千克41.出示《今天我当家》元、草莓每1千克8元、桔子每千克3元。可我犯难了,除了买水果(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用零花钱中的20元买一份礼物送给妈外,还得留下18j元买生日蛋糕。妈,剩下60元捐给希望工程。)小组讨论,汇报可以怎么买。2.指名说出储蓄罐里已经积了多少元钱。2.同学们,08年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作为本次奥运会的3.让学生说出解法。(算术解、方程解)伙伴城市青岛的小公民,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为了更好的办好本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次奥运会,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历年有关奥运会的资料:1.出示:2004年中国派出了历史上人数做多的代表团参加雅典奥运会。今天正好又是星期天,爸爸说,该由我当家,让妈妈好好休息。早参赛的407名运动员中,有84名曾经代表国家参加过奥运会比赛。上,我煮好牛奶,拿着爸爸给我当家的钱就上街买了三个特香包,每个(1)女运动员有269名,男运动员有多少名?4元,还剩下98元。你猜猜,我爸爸到底给我多少钱当家呢?(2)年龄最大的运动员44岁,比最小的运动员年龄的3倍还2.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大2岁,最小的运动员有多少岁?原有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设给我x元钱当家。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x-4×3=98x-12=98x=110答:给我110元钱当家。3.大家算得是否正确?该怎么办?-----.---\n--课题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个性化——多边形的面积修改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本单元主要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时,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三、课时安排信息窗1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面积计算3课时信息窗2三角形的特征、面积计算2课时信息窗3梯形的特征、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3课时回顾整理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综合应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1课时.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信息窗1: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本课知识点】: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平行四边各条边的名称。3、画出平行四边形不同底边上的高。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能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出平行四边形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使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不同底边上的高,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作图能力。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会画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具【学具准备】:印有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的纸单、刻度尺、量角器、三角板、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家乡,水产养殖业非常发达。各种各样的鱼,还有小朋友们爱吃的虾和蟹,老爷爷和老奶奶爱吃的甲鱼都多的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一家小型的养殖场吧。这些养殖场因地制宜,有各种形状。(课件展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情境图,画面上的虾池是什么形状,你认识吗?生:是平行四边形的。-----.---\n--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问题?生: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各条边有名称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前两个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友情提示:课件出示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方面来研究它的特征呢?边?角?)1、学生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猜想:对边可能平行;对边可能相等;对角相等;⋯⋯2、你们真行,有了这么多的猜想,那我们能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请每个小组先认领一条,时间有多余可以再研究其他的猜想。学生每小组上台认领一条猜想,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印有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的纸单、刻度尺、量角器、三角板等学具,在小组内合理分工,研究完纸上印有的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并在要做好记录。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自己验证了其中一条猜想,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认真听好,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你觉得怎样?3、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己小组的验证方法,其他小组在其完成后进行评价。1组:我们用直尺和三角板推平行线的方法,验证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2组:我们用刻度尺去量了,发现平行四边形水平的一组边是相等的,倾斜的一组边也是相等的。3组:我们用刻度尺测量后发现,平行四边形水平一组对边是相等的,第二组对边也是相等的。4组:我们用量角器去量了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发现相对的角大小是相等的。5组:我们做了一下加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总是180°或非常接近180°因。为测量不可能十分准确,所以,我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应该是180°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应该是:180°×2=360°6组:我们组用剪下来的办法验证过了,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周角,也就是360°。⋯⋯4、师生共同回顾刚才发现的结论,课件中让平行四边形的相关部位闪烁,以便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在回顾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用较为简洁的语言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5、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归纳,填好课本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角平行四边形中,每一对邻角的和都是180°。平行四边形中,四个内角的和是360°。6、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师强调: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结合图形,谈谈对“分别”的理解。7、认识高、底。(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2)教师结合图形讲解: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一般情况下,底用字母a表示,高用字母h表示。(3)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高的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学生继续尝试。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两次画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板书:高和一组对边对应。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下面老师有-----.---\n--.几道题目考考你,有信心迎接挑战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出示课件:生活中包含的有平行四边形的场景。你能从下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2、研究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用四根硬纸条做的平行四边形的框架,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手捏住它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动,看看有什么发现?两组对角分别相等。(2)学生汇报。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每一对邻角的和都是180°生1:我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比较高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的,也可以是比较矮的。生2:我这个平行四边形先是往右倾斜的,慢慢拉动对角,渐渐地它就斜的不那么厉害了。再拉,它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继续拉,它渐渐地又往左倾斜了。(3)课件动态演示拉动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角的过程,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在平行四边形的这一变形过程中,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答,师小结:在变形过程中,边的长短没变,但角的大小变了,高的长度也在变。(4)让学生给这一特性取个名字。学生尝试取名。师:太棒了,你们和数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一特性就叫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5)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生答。3、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学生独立做,教师指导,然后集体交流。4、火眼金睛辨对错。(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比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3)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一定可以拼出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1、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吗?课下试一试,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2、课堂总结-----.---\n--.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今天我们就去参观一个养殖场吧。课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个性化课件展示虾池情境图:虾池为平行四边形,底为90米,高为60题信息窗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第二课时)修改米。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虾池的【课型】:面积?(2)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新授课我们已经知道虾池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要求虾池的面积,就【本课知识点】: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请大家先猜测一下。【教学目标】:学生思考,交流方法。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学生汇报: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生1:一条边乘邻边。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认生2:底乘高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2、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到底谁的对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们的猜想呢?请在组内先商讨验证的办法,再一起验证。比一比,4、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懂得合理的表述与认真的倾哪组的办法最合理,最简单?听,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1)学生小组内先讨论方法,然后合作完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小组汇报:【教学重点】①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验证。: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我们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教学难点】:的大小,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在方格纸上数一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它的面积是多少。【教学方法】:学生边讲解边演示:我们组把透明方格纸放在平行四边形纸片的情境创设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质疑问难法上面,每一个正方形小格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全当按【教具准备】:半格算,数了数,这张硬纸片的面积应该是28平方厘米。1、照课本的方格纸上画着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插图制成演示让学生对这一方法进行评议。教具。学生意见综合:这种验证方法是正确的。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供教师演示用。教师:那以后遇到平行四边形,我们就用数方格来数,好不好?3、课件生:不好!因为这样太麻烦了,并且图形如果大一点的话,就没有那【学具准备】:么大的方格了。每组均有:剪刀、直尺、方格纸、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每组平师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行四边形的形状不同)。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精确。特【教学过程】: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如像教室这么大就不好数了。想一想,能不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也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老师做过一个调查: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吃虾,是吗?虾是高蛋白食品,吃了可以让我们更加聪明。为了供应市场,养殖业②用剪拼的方法进行验证。-----.---\n--.生2: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了长方形。信息窗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第三课时)【课型】: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顶点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练习课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本课知识点】:底边慢慢向右移动。1、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2、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准确解决实际问题。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教学目标】:经过测量,长方形的长为7厘米,宽为4厘米,面积为28平方厘米。1、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对这一方法进行评议。2、使学生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其它剪拼方法吗?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生3:我们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不过顶点的一条高,剪成两个梯能力。形,然后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4、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懂得合理的表述与认真的倾3、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课件动态演示两种剪拼方法。听,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火眼金睛辨对错【教学重点】:(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教学难点】: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4.8米,高是3.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得数保留整数。)【教学方法】:学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3、自主练习第4题。【教具准备】:画平行四边形并计算他们的面积。课件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订正。计算时注意底与高的对应。【学具准备】:4、你能想办法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自主练习第8题)必要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小组内讨论:如何计算面积?1、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小组汇报: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高,再量出对应的底算公式)和高的长度,最后利用公式进行计算。2、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虾池为平行四边形,底为90米,高为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60米。每平方米放养30尾虾。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请你算一算它的底和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高各是多少?小组汇报:2、课堂总结生1:虾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生2: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S=ah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你是怎么想的?--------\n--.---\n--.学生交流想法要求能放养多少尾鱼苗,首先的求出虾池的面积。因为每平方米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放养30尾虾,也就是求一共有多少个30,所以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信息窗2:三角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只解决第二个就行。【课型】:2、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新授课3、组织交流算法【本课知识点】: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1、出示课件: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是2.5米,高是4米,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一个停车位的占地面积是多少?3、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教学目标】:(2)集体交流订正。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2、自主练习第9题。出示课件: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一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它的底为150米,高是80米。这块地一共收白菜92.4吨。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分析、(1)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平均每公顷收白菜多少吨?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懂得合理的表述与认真的倾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听,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交流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补充练习(出示课件):【教学重点】:(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理解和掌握怎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a、都比原来大b、都比原来小c、都与原来相等【教学难点】:(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缩小3倍,面积()理解三角形面积是同底(长)等高(宽)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a、扩大3倍b、缩小3倍c、不变d、不好判断半。学生独立思考,比一比谁回答又快又对,并让学生说出原因。【教学方法】:4、自主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能发现情境创设法、引导法、小组学习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转化什么?法、动手操作法(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具准备】:(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课件(3)出示课件强调展示,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学具准备】: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至少两个。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前几天,我们大家一起去参观了水产养殖场的虾池,今天我们再去看看李爷爷管理的两个蟹池吧。课件展示蟹池情境图: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n--.---\n--.-----小组汇报:(1)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1号蟹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3)2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2号蟹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我们已经知道蟹池的形状是三角形的,要求1号蟹池的面积,就是求三角形的面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师:要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你是怎么想到的?(前面我们刚学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是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分割、平移、拼补转化成长方形研究的,所以我想到了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师:今天这节课让老师陪着大家运用转化的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积。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请学生从老师提供的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或两个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1)拼锐角三角形①学生从剪好的三角形中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把这两个三角形放在桌面上。②介绍:图上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那么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多少?(教师展示教具)你能不能说一说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用小黑板出示表、填6、4)三角形要求:学生随便拼成什么图形?学生拼三角形,师巡视。反馈时,让学生拼出的图贴在黑板上,可能出现的图形都贴在上面。(课本第47页)③师:上面拼出的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把没有学过的图形放到旁边)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已学过了,显然我们应该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研究。板书:平行四边形④讲解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a、让学生上来把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b、师:刚才有的同学很快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可是有的同学不会拼,这是因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方法,谁能把拼法介绍一下?c、学生介绍d、课件第一次演示。师在课件演示时说:“先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上下叠放在一起使它们重合;(点击)再以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为中心,把上面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底边成一条直线为止;(点击)再把右边的三角形沿着左边的三角形的右边向上平移,直至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点击)(课件上出现:重合、旋转、平移)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要分哪几步?e、课件第二次演示,组织学生规范的拼(学生看课件叙述)。提问: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板书: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探究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请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底高面积(平底高面积(平(厘米)(厘米)方厘米)(厘米)(厘米)方厘米)锐角64126424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师:现在大家用这两个锐角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图形?(1)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有什么联系?(3)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课件演示后板书:S平=底×高S三=底×高÷23、师:除了用剪拼的方法将两个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请大家先分组讨论、操作,再汇报。师:你是怎么转化的?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是原三角形的哪部分?-----.---\n--.课件演示:(1)学生思考:需要测量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的长?指导学生作(1)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折成长方形。高。(2)将一个锐角三角形剪拼成长方形。(2)学生测量相对应的底和高都同样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3)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4、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1、(出示课件)一条红领巾的底边长100厘米,它的高33厘米,用字母h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作S=a×h÷求红领巾的面积。2。指导学生的书写格式,学生尝试练习,然后集体交流。问:同学们,根据公式,要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2、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学会了什么?(三角形的底和高)板书设计: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三角形的面积1、请同学们运用刚探究出来的知识,来解决刚才提出来的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课件出示情境图:S=a×h÷2或(1)让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S=ah÷21号蟹池是三角形的,它的底为60米,高为40米。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2)学生独立做。(3)学生汇报,师问:你为什么这么做?算式里不除以2行吗?为什么?(4)课件出示完整的解答过程,学生对照检查。2、火眼金睛辨对错(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他们的底和高一定相等。()(3)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4)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底和高要对应。()让学生用手势判断,不但要判断出对错,还要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然后把错误的改正过来。3、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厘米)底12122014高148107学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4、你能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自主练习2)-----.---\n--.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信息窗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第二课时)1、自主练习第3题。【课型】:练习课出示课件:(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4平方米,它的底是7米,【本课知识点】:高是多少米?1、正确熟练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75平方分米,它的高是25分米,底2、探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是多少分米?3、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教学目标】: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学生独立解决,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法,然后集体订正。运用这一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2、自主练习第4题。2、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变式练习,掌握等出示课件:一种三角形的丝巾,底是80厘米,高是50厘米,做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一块这样的丝巾至少需要多少面料?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集体订正。【教学重点】:3、自主练习第5题。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熟练运用。出示课件:【教学难点】:每种这样的标志牌高是底是9分米,7.8分米,做一块这样的标志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牌至少需要多少材料?每平方米材料的价格是90元,做100块标志【教学方法】:牌,需要多少钱?情境创设法、引导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先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提【教具准备】:醒学生:计算材料费时要进行单位换算。课件3、自主练习第8题。【学具准备】:(1)独立计算图形的面积。必要的文具(2)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学过程】:(3)小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4)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在格子图上画出具有各自特点的图形。谈话引入:张大爷家中的2号蟹池今年丰收了!你看他非常自豪学生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地告诉了我们什么?课件出示2号蟹池的有关信息。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将底延长1米,面积就增加1.5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平方米。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教师提问:能不能直接求出2号蟹鱼池今年能产多少千克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然后集体交流订正。应该先求什么?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2、观察2号蟹池的图形,说说自己的想法。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总结。3、学生交流想法。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要求能产多少千克蟹,需要先求蟹池的面积有多大,然后再算能产S=ah÷21.5×(80×70÷2)多少千克蟹。=80×70÷2=1.5×(5600÷2)4、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5600÷2=1.5×28005、集体订正,组织交流算法。=2800=4200(千克)-----.---\n--1.5×2800=4200(千克)答:2号蟹池今年能产4200千克蟹。.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信息窗3:梯形的认识(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本课知识点】:1、认识梯形的特征。2、理解梯形的意义,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3、会作梯形的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会作梯形的高,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类比归纳、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梯形的特征。2、认识各部分名称及作高。【教学难点】:探究梯形的特征的过程,作梯形的高。【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学具盒及各种图形的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参观了虾池和蟹池,今天我们一起到甲鱼池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生:1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的?2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的?1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2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n--.两个甲鱼池的面积总共是多少平方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同位互相检查标出的名称是否正确。两个甲鱼池谁的面积大?大多少?⋯⋯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教师相机选择“1号甲鱼池是什么形状?”板书,并把它画在黑板1、找找生活中的梯形。上。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梯形,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你认为它是什么形状?为梯形的?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学生进行交流创造梯形(学生基本上能说出是梯形,但说不出完整的理由。)谈话:你能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任选一个,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课题:梯形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方法创造出梯形来吗?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A、学生独立操作;1、谈话: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B、同桌交流:创造好了的,请你先跟同桌交流一下,同时让同下,完成课题的板书:(的特征)桌判断一下你创造的是不是梯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梯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梯形的C、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指名介绍,特征。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演示)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①师:你利用的是哪种平面图形?你是怎么折的?下面的同学学生进行交流。帮助看一看是不是梯形?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谈话:真棒!下面我们就象研究平行四边形那样研究一下梯形吧。行的四边形)谁还有补充?哪些同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的?你们是怎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样想到用这种方法的?(原来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我把其中3、全班交流梯形的特征。一组剪掉了,就变成了一组对边平行了。)谁再来说一说?谈话:哪个组先来交一下你们的发现?②师:原来把一组对边破坏就能变成一个梯形了,真聪明。还生1:我数了数,每个梯形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和四个顶点。有选择其他图形创造梯形的吗?再交流长方形、正方形的折法。生2:我发现梯形是封闭的图形。③谈话:你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裁的方法有共同生3:有四条边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梯形是四边形中的一种。之处吗?生4:梯形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裁的方法有共同之处是要师:那另外一组对边是什么情况?谁能完整地叙述一下?破坏一组平行的对边。生5:梯形只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另一组对边没有平行。④有谁选择三角形的?(指名)你们认为是梯形吗?随便折行4、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概括出梯形的特征。吗?也这样创造的选手,你们是怎样想到用这种方法的?(对照三角小组交流汇报。形的一条边画一条平行线,就产生了一组对边平行。)真不错,原来你师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并板书。有一组直是创造了一组平行线。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板书:直角梯形⑤谈话小结:其实不管怎么剪、折,都是要构造出只有一组对边5、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平行的四边形。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都有各部分的名称,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梯形?为什么?其实梯形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学生自学并在自己的梯形上,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自学完后,教师再进行简单的讲解。结合板书的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1)(2)(3)(4)(5)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订正。-----.---\n--.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1、(1)在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梯形和一课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课题个三角形。题信息窗3:梯形的面积计算(第二课时)(2)在梯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课型】:角形。新授课学生独立画,然后说出这样画的理由。【本课知识点】:2、小结全课:1、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2、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板书设计:梯形的特征上底【教学目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直角梯形腰腰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等腰梯形作探究的形式,推导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下底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观察周围的世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渗透认识从实践中来和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转化法、引导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学具准备】:每生准备六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甲鱼池参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问题:1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谈话:求1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那么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梯形的-----.---\n--.面积计算。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是把新的图形转用字母表示?说说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想一想,这种方法对于我板书:S=(a+b)×h÷2们研究提醒的面积有帮助吗?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2、出示思考讨论题:1、现在你能算出1号甲鱼池的面积了吗?(1)请你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把梯形转化成学过指名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的图形。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2)梯形的面积与转化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出示题图)(3)转化后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提醒的哪些部分?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4)请你试着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师巡视。平方厘米.小组汇报:3、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课件出示:4、归纳汇总:(表扬)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用所学知识,创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造性地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很了不起!从同学们汇报情况看大致有三4、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种:a把梯形划分成两个三角形;b把梯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c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我们的知识水平来看,老师提一个建议,用拼成大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比较简单,那么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都能拼成大要求面积你需要先测量什么?平行四边形呢?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5、小组合作推导公式5、做自主练习的第5题。你知道什么是水渠的横截面?(课件出谈话: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试试看!示)想一想:拼成图形与梯形之间有何联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并填在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发现卡上。6、在富乐城市小区的健身区有一块梯形的小花园,它的上底为发现卡3.2米,下底为5米,高2米。求出这小花园的面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订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高等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于。。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的。2、集体评价:梯形的面积=。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老师注意辅导学生,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鼓励有困难的学生,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并适当加以引导。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学生拿着拼图汇报展示,师注意引导。S=(a+b)×h÷27、电脑演示转化推导的全过程。边演示边提问发现卡上的问题。8、师生归纳出公式(完成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提问:(上底+下底)×高算的是什么?为何要除以2?课9、用字母表示公式。题谈话: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梯形面积也有字母公式,谁能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信息窗3: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第三课时)个性化修改-----.---\n--【课型】:新授课【本课知识点】:1、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将一个组合图形进行割补。【教学难点】:将一个图形进行割补的方法。【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讨论交流法、引导法、小组学习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组合图形纸片,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甲鱼池参观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但还有一些没有解决。请看:出示水产养殖场情境图:2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2号甲鱼池的形状是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吗?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2号甲鱼的形状不是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要解决“2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这个问题,必须先解决“2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谈话:甲鱼池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么计算甲鱼池的面积。(要求说出方法,不用计算,可以借助手中工具)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出示研究结果(实物投影出示).2、谈话:刚才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在思考过程中,在图上添加了一些线。请通过“线”这个工具来帮助解题的同学举手。谁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添加这些线呢?学生交流谈话:这个图形是由我们熟悉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之为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使用画线工具解题的人,不但我们小学生在使用,大学生,数学家也在使用。人们把这样的线叫做辅助线。(板书:辅助线),需要注意它一般用虚线表示。谈话:请同学好好想想,刚才的几种辅助线的功能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不能给他们分类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A、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分割成小图形的,然后将所有的小图形加起来得整个面积。(板书:割)B、另一种功能是将大图形补成一个更大的图形,然后用大图形的面积减去补的图形面积,得所求面积。(板书:补)谈话: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如果让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你可能使用什么工具?(辅助线)它有什么功能(割,补)。谈话:现在你能不能计算出甲鱼池的面积?3、出示课件:谈话: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合作完成甲鱼池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的指导。全班汇报计算情况:(1)把它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梯形,然后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30+80)×50÷2+80×40(40+90)×50÷2+90×30=2750+3200=3250+2700=5950(平方米)=5950(平方米)(2)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再加起来。30×50÷2+90×80÷2+80×40÷2=750+3600+1600=5950×50÷2(3)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90×80-50×50÷2=7200-1250=5950(平方米)学生汇报同时,教师出示课件进行强调。谈话: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甲鱼池的面积,那么2号甲-----.---\n--.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课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个性化学生独立做,然后汇报交流,教师出示课件。题回顾整理修改谈话:你喜欢那种方法?【课型】: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计复习课算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学会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完成【本课知识点】:课题的板书。(的面积计算)1、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学生回答征及面积计算公式。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2、理清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1、谈话:刚才同学们解决问题的速度真快,这不?老师这儿又接【教学目标】:到几封求助的信件,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吗?(出示课件小红家、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农民伯伯、工人阿姨)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谈话:我们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些什么内容?(电脑出示三个信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件的内容)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①来自小红家的求助:(求不规则车库的面积)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②来自农民伯伯的求助:(求不规则土地的面积)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③来自工人阿姨的求助:(求不规则布料的面积)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谈话:看完了三封求助的信件,你有办法帮他们解决吗?好的,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这可是一次乐于助人的好机会啊,现在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看看【教学重点】:哪个小组帮助的人最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小组分任务完成后交流,集体反馈【教学难点】:2、出示自主练习8学生分析数据,独立解答交流思路及方法。各种平面图形间的内在联系。第二个图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方法计算,如分割成9个边长为2厘米【教学方法】:的小正方形,用2×2×9的方法计算。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转化法、引导法、合作交流法、练习3、出示自主练习9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法、质疑问难法4、出示自主练习11,运用梯形面积公式灵活解决问题,教师引【教具准备】:导学生审题,明确题中给出的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及隐含条件再独立解课件、实物投影答。【学具准备】: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必要的文具通过这节课对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今后在解这样的题目时,你【教学过程】:有什么心得或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板书设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谈话:同学们,你到水产养殖场参观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辅助线割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发言)补学生进行交流。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独立思考,拓展延伸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公式,那么这些图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n--.---\n--来。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指导。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3、全班进行组与组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网络谈话:你们认为哪个同学的整理方法最好?好在什么地方?谈话:老师这儿也有几副整理好的网络图,请同学们看一下: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出示课件)谈话: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时候,我们运用平移、旋转的思想,将它们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使我们体会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三、基本练习1、综合练习第1题: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出示课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先测量,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底(m)5.68242.8上底6上底3.2下底8下底6.4高(m)2.5473.559面积(㎡)填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3、出示综合练习第题:一块汽车的挡风玻璃近似于梯形,上底为105厘米,下底为132厘米,高是55厘米,这块挡风玻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交流。提醒学生计算梯形面积不要忘记除以2。4、综合练习第4题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帮助计算实际问题。5、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生说应注意什么问题?6、出示综合练习第11题一片树林的形状近似于平行四边形,它的底边长1500米,高800米。一公顷树林一天释放750千克氧气,吸收950千克二氧化碳。.(1)这片树林一天约能释放多少千克氧气?(2)这片树林一个月(30天)约能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先指生读题,然后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谈话:通过做这道题目,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想对同学说什么?小结:既然一公顷树林一天能释放350千克氧气,吸收460千克二氧化碳,那么为了净化周围的空气,我们都要做到爱绿、护绿,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S=a×bS=a×aS=a×hS=a×h÷2S=(a+b)×h÷2课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个性化题我学会了吗修改【课型】:练习课【本课知识点】:1、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2、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并应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并应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n--.---\n--.:【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必要文具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教学过程】: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一、揭示本节主题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课题)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1、创设情境四、丰收园里谈收获谈话:同学们听说过“特色经济园”吗?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下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特色经济园”情境图。)互相说一说。谈话:同学们,在美丽的“特色经济园”里,你发现了哪些数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会听独立思考后,学生提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把有关问题板书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在黑板上。小组交流(1)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集体交流小麦?谈话: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2)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3)果园(一)的面积是多少?拥有更多的收获!(4)花卉区每年的产值约为多少元?(5)蔬菜区(二)的面积是多少?(6)果园(二)的面积是多少?⋯⋯2、解决问题1出示第一个问题: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学生交流:因为绿色小麦区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所以面积应该是底×高即360×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108000=81000(千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吗?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n--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综合应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课型】:新授课【本课知识点】:1、学会测量的方法,并能准确统计。2、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3、熟练进行小数四则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测量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熟练计算的程度。【教学方法】:引导法、动手操作法、合作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准备】:学生搜集资料、每组一个卷尺及记录工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谈话: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据此,我校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校园活动,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活动吗?生交流谈话:看来校园的楼外空地、操场、楼内大厅、走廊、教室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活动场地。活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谈话:现在许多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都很小,学生活动空间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那么国家规定的小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是多少?我们学校学生的人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二、搜集资料汇报交流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小学生活动场地的要求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谈话: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课件出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小学)生均占地面积要求10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30平方米,农村35平方米。15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25平方米,农村30平方米。20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22平方米,农村28平方米。25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20平方米,农村26平方米。30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18平方米,农村24平方米。(农村学校含县城学校)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小学)生均占地面积要求10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16平方米,农村35平方米。15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15平方米,农村30平方米。20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14平方米,农村28平方米。25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13平方米,农村26平方米。30个班,每生不少于:城市12平方米,农村24平方米。谈话:通过以上表格,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生答)谈话:我们学校有19个班,想申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你能推测出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大约应该是多少吗?生进行交流谈话:说说你的理由。生进行交流谈话表扬: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学生。三、合作测量解决问题-----.---\n--谈话: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这个要求了吗?生进行交流谈话: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进行交流谈话: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活动场地的面积呢?下面我们以操场为例进行研究。(师生一起到操场)谈话:仔细观察操场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需要知道那些数据?生进行交流谈话: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长和宽各是多少米?生进行交流谈话:谁有不同的方法?生进行交流谈话:用步量一量就是步测,步测时要注意什么?生进行交流谈话:一步的长度指什么?生进行交流谈话:怎样确定一步的长度?生进行交流谈话: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因此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的平均长度。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总步数就是一步的平均长度。小体验:每组测量计算一个学生的平均步长。谈话:除了用卷尺测量、步测外还可以目测,你知道什么是目测吗?生:用眼睛看一看,用眼睛估一估。谈话:目测就是用眼睛估量一段距离,目测时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在每隔10米的地方站立一个同学,看看10米、20米、30米⋯⋯距离各是多远,注意观察不同距离上的同学的大小特征有什么变化。小体验:练习目测,交流观察感受。谈话:刚才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当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步测或目测。下面我们分组测量并计算出不同的活动场地的面积。测量是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分组:一组:操场二组:楼外空地三组:走廊四组:教室五组:楼内大厅六组:舞蹈教室.四、汇总数据发出倡议1、师生共同完成测量计算结果的汇总。活动场地的面积学生人数生均活动场地的面积(平方米)(平方米)765谈话:前面我们推算出我校要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要求,生均占地面积应为28平方米,根据刚才计算的结果看达到要求了吗?我们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好建议能让同学玩的更尽兴。倡议书班级姓名2、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综合应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活动场地的面积学生人数生均活动场地的面积(平方米)(平方米)765-----.---\n--.有收获,人人掌握知识。课题第五单元单元复习个性化2、小组内讨论交流。修改3、小组汇报。【课型】:一组:复习课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本课知识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1、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2、运用公式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教学目标】:二组:S=a×b1、使学生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a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熟练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组合图形面积S=a×h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合理S=a×h÷2的认知结构。S=(a+b)×h÷22、使学生通过回顾整理,巩固练习,经历整理知识形成能力的三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用到了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的方法。3、进一步体会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及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二、范例讲解【教学重点】1、课件出示:下面哪种说法正确?(单位:分米):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56:【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复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归纳整理法、小组学习法、质疑问难法104【教具准备】:A、三角形的面积最大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课件C、梯形的面积最大D、三种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学具准备】: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并思考三个图形的面积如何求,并提出选择答常用文具案。【教学过程】:小组内交流。一、导入复习,回顾归纳小组汇报。现在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大家能说一说我们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师小结:三角型面积=10×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高,梯形什么吗?面积=(4+6)×高÷2,因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相等,所1、出示复习导航:以三个式子的计算结果相同,所以他们的面积相等。25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2、右图是一块樱桃地,平均每颗樱桃树1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占地9平方米。这块地大约可种多少棵樱桃?21米()多边形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征?2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然后小组(3)复习时关注你们组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到人人发言,人人交流汇报。---\n--.---\n--三、巩固练习1、学校要做20面“文明班级”的锦旗(如图),至少要用多少布?(出示课件)40厘米60厘米让学生讨论:要求用多少布,也就是求什么?使学生明白题意后,再独立进行做题。然后集体交流订正。2、(出示课件)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种上草皮,它的底边长100米,高30米,每平方米草皮价钱是10元,种这片草皮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3、(出示课件)计算并填写表格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底(cm)4.67.215上底2.8上底45下底4.2下底25高(cm)3.5123.2636面积(c㎡)6045学生独立做,比一比谁算得快,评选出计算小能手,并让学生说出第二个、第四个的计算过程。4、(出示课件)一块三角形的空地用来中摆放菊花,地的底边长20米,高是10米,每平方米摆放20盆花,这块地一共能摆放多少盆?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名回答,并说出解题方法。5、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6cm10cm5cm12cm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先独立思考做法,再在小组内讨论。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组织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题团体操表演个性化——因数与倍数修改(单元备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101——112页的内容,本单元知识是整数知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教学重点:了解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教学难点:理解奇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课时划分】信息窗一:舞蹈表演2课时信息窗二:团体操表演2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共计6课时-----.---\n--.舞蹈表演个性化(1)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课题修改学生可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6、8、20、14、98等)问:你能用——2、5的倍数的特征(第一课时)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教学内容】:学生可能说是2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2)2的倍数特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六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单元信息窗1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2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中概【教学目标】括出:都是双数等结论。1.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问: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学生可能说出:街道的门牌号一边是双数一边是单数,阶梯教室的座还是奇数。位号一排是双数一排是单数等。2.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问: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能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张百数表,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你可以从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2的倍数写出来,然后观【教学重难点】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教学重点(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4)汇报交流教学难点: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学生的结论可能有:【知识点】个位上是双数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找出100以内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含义(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与【教法】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征)创设情境、尝试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法、小结: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0、2、4、6、8)。【教具、学具准备】: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信息窗一情景图、百数表以了?(个位上的数字)【教学过程】:(5)验证结论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小,你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选择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件(如六.一节目汇演、阳光体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育运动活动现场等)引出信息窗情境图。(6)学习偶数、奇数。谈话:同学们,“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阳光体育运动让①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老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奇数。二、合作探究、概括特征②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1.提出问题③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观察情境图,根据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跳圆3.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圈舞的共有多少人?”对这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要一略而过,把学生的提(1)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问引到:跳交谊舞(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2)交流:个位上是5或0。2.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3)学生举例验证。-----.---\n--4.2和5倍数的共同特征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用“百数表”把2、5共同的倍数找出来研究特征。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2、5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2的倍数5的倍数2.自主练习2奇数、偶数学生容易分清,做此题的时候可以比比谁分的快,让疲劳的大脑兴奋起来。2、自主练习3第3题是以游戏的形式对2、5、3的倍数和偶数、奇数进行巩固。练习时,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先指导学生制定游戏规则:一人抽取卡片,另一人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是哪个数的倍数。二人轮流完成。为了扩大练习内容,可以制作100以内的任意自然数的卡片进行练习。4、按要求组数。0、6、9、7奇数:2的倍数:5的倍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舞蹈表演个性化课题修改——3的倍数的特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10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3、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探索过程。【知识点】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的方法。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教法】:创设情境、练习法、合作交流、比较辨析、迁移法【教具、学具准备】:百数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名说说2、5倍数的特征直接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二、尝试探究1.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受2、5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大多会从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进行研究,学生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及时举出反例予以反驳:13、16、26、29等一些数个位上3、6、9就不是3的倍数,而24、15、27等一些数反而是3的倍数。谈话:看来只观察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n--2.探究特征①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谈话:把“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出来研究研究。(学生人手一份十行十列的百数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②学生独立尝试后小组交流。③全班汇报交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3的倍数都在一斜行上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④师引导: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有什么规律?⑤学生思考交流:“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问:另外的呢?每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有的是12,有的是15,有的是18⑥小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4学生判断时注意说说判断的依据。学生利用特征判断后,教学生快速判断法,比如49只看4就知道它不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遇到数字本身是3的倍数时,可以略去不加,如1236,只要算12=3即可.判断1236是3的倍数。2、自主练习5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表格,理解参加每个项目的人数与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明确要使分组后没有剩余的人,报名人数应该分别是2、3、5的倍数,然后再进行判断。3、自主练习64、自主练习7题是一道判断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完成后还可以结合本单元内容适当补充练习。5、自主练习第8题是一道灵活开放的综合练习题。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从4个数字中任意选择2个数字,组合成符合要求的两位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为了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交流时,可先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由大家解疑并提出好的解题方法。6、第9题是一个猜数游戏。通过练习,对2、3、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巩固。练习时,现有教师对数进行描述,描述数的条件逐渐增多,逐步缩小取数范围,最后逼近所描述的数。学生掌握方法后再在小组里组织游戏。游戏应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时间。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你还想了解什么?(要学生自觉的去探讨4、6、9⋯⋯的特征)-----.---\n--.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团体操表演个性化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课题修改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适当指导。——质数与合数(第三课时)3.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学内容】: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可能发现(1)1、2、3、5、7、11、13、1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2)4、6、8、9、10、12、14、15等数字能107-109页摆成方阵。【教学目标】: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两类数字有什么特点?1.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含义。4.全班交流。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可以分成三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的基本方法。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教学重难点】:80735234056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的含义47942843319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研究过程。2.在自然数11-20中,质数有(),合数有(),既是【知识点】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1、掌握质数、合数的含义。3.抢答游戏:老师出一个数,谁能最快的判断它是质数或是合数,进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的方法。行抢答。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51210112312293457911001【教法】:4.判断练习法、合作交流、比较辨析、迁移法、画图法(1)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教具、学具准备】:(2)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情境图(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教学过程】:(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某校五年级各班人数情况统计如下1.谈话:明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班别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和健身意识,学校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人数40424845的方阵。(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各班要划分活动小组,,如果每组5人,哪个班能正好分完?每组2.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4人或6人呢?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全课总结。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n--.---\n--.(2)只能用自然数;课题团体操表演个性化(3)不能用1.——分解质因数修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由老师写一个数,把能写成几个数连乘的数(第四课时)写成几个数连乘,例如:4=2×212=2×2×322=2×11。每正【教学内容】:确写一个乘号得一分,写错一个乘号扣一分,最后哪组的分加起来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109多这个小组获得胜利.页教师出示下面的数.【教学目标】:6=21=17=50=1.使学生学会分解质因数。48=53=5=75=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2.小组交流:17和5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其他数都能写成。的基本方法。问:为什么17和5不能写成这种形式?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引导学生发现:质数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只有1和本身,不符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合游戏规则。【教学重难点】:问:能写成这种形式的数都是什么数?教学重点:让学生会分解质因数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合数才能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所以我们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质因数就重点研究如何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数连乘的形式。的能力。3.看看下面这些数都分解成了两个数相乘的形式,但是它们有什么不【知识点】同?(师板书)1、会分解质因数。6=2×328=4×7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的方法。学生讨论发现:6分解成2×3后按游戏规则就不能再分解了;但是28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分解成4×7后,4×7中的4还可以分解成2×2.【教法】:提问:你是怎样发现4还能分解的呢?练习法、合作交流、比较辨析、迁移法引导学生说出:因为4不是质数,所以很容易发现4还能分解.【教具、学具准备】:提问:那么我们在分解一个数时,要把这个数分解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表格(分解到都是质数就不再分解了)。【教学过程】:4.下面请同学们把30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1.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交流:①30=5×66=2×3所以30=5×2×323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②303.说出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4.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它们各能被哪些数整除?5×636212853607597/\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3(一)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5.引导学生归纳出: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1.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关数的知识,下面我们一分解质因数.2、3、5叫做30的质因数。起来玩一个数字游戏好吗?玩游戏之前要交代几条游戏规则6.介绍短除法。(1)写成两个数相乘或连乘的形式,连乘的因数越多得分越高;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一步一步地分解质因数,这样分解起来比--------\n--.---\n--较麻烦,为了简便,通常我们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学生自学109页。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写出短除式──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最小质数去除──商如果是合数,照上面的方法除下去,直到商是质数为止──把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1.自主练习第七题。集体订正。2.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18252834603.下面各式是分解质因数吗?为什么?8=2×412=23715=3×5×120=2×2×54.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吗?9=()+()12=()()15=()()18=()()24=()()30=()()5.小游戏:猜猜我们有多大?(1)我的年龄是最小的质数。(2)我们俩的年龄都是合数,和是17。(3)我们俩的年龄都是质数,积是65。(4)我的年龄是一个偶数,它是两位数,十位上数与个位数的积是6。6、第9题是一道引导学生加深对分解质因数概念理解的题目。该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解质因数的两个要点:一是把合数写成连乘的形式,二是每个因数必须是质数。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团体操表演个性化课题练习课修改——因数与倍数.(第五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112页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知识点】1、理解2、5和3的倍数的特征。3、找出100以内2、3、5的倍数3、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4、会分解质因数。【教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比较辨析、迁移法【教具、学具准备】:表格【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交流: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二、基本练习1.在20—40的自然数中,找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数。(1)奇数()(2)3的倍数()(3)5的倍数()(4)2的倍数()(5)质数()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801239584527-----.---\n--3.判断(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2)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1是奇数也是质数。(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5)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6)把15分解质因数可以写成15=1×3×5三、综合练习1.按要求写数。(1)两个质数的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2)1-20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有(),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有(),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数有()。2.幼儿园小班的人数是偶数,把24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正好分完。小班的人数可能有多少?3.姐姐的年龄是两位数中最小的质数,爸爸的年龄比姐姐的3倍多6岁,爸爸今年是多少岁?4.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一个恰当的数字。(1)47□、63□是2的倍数。(2)□36、6□1是3的倍数。(3)42□、6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4)31□、4□□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5、小明家的电话号码ABCDEFG是一个七位数,其中:A是最小的质数,B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C是最小的奇数,D是3的最小倍数,E是5的倍数,F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G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四、丰收园。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小组内先自己评价一下,再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与组内同学合作学习,会想会问会用。.团体操表演个性化课题单元复习课修改——因数与倍数(第六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找到2、3、5的倍数。2、在练习交流中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3、会分解质因数。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比较熟练的找到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知识点】二、熟练正确地找到2、3、5的倍数。三、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四、会分解质因数。【教法、学法】:合作交流、练习法、小组学习、辨析比较、【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组内交流一下。2、3、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呢?什么是奇数、偶数?什么是质数、合数?怎样分解质因数呢?二、自主尝试,探索知识1、谈话:仔细推敲每一部分中的概念,认真加以辨析。(1)、是6的倍数的数,一定是2或3的倍数。()(2)、所有的奇数都不是2的倍数。()(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4)、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5)、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6)、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按要求填空。在40、12、37、39、45、18、10、26、91、69、234、76、600这些数中:奇数有()-----.---\n--偶数有()3的倍数有()含有因数5的数有()质数有()合数有()三、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1、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18252834602.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吗?9=()+()12=()+()15=()+()18=()+()24=()+()30=()+()四、谈话: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要仔细读题。3、某校五年级各班人数情况统计如下。班别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人数40424845各班要划分活动小组,如果每组5人,哪个班能正好分完?每组4人或6人呢?2、在自然数11—20中,质数有(),合数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3、一个两位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其中十位上的数十2,这个数是()4、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一个质数有()个因数。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这三个数分别是()、()、()。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练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会?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教学反思.课题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个性化——统计修改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本单元主要学习认识折线统计图,能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之后安排的,学生已经会用条形图表示各种数量。本单元以此为基础,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的基础。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二、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2、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或预测。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三、课时安排信息窗1城市保洁2课时信息窗2城市绿化2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n--.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你能了解哪些数学信息?课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个性化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知道了这么多信息!那你想不想具体研究题信息窗1:城市保洁(第一课时)修改一下?【课型】:师:我们来看1998年~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情况。1998新授课年处理垃圾300吨,⋯⋯哪一年最多,哪一年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知识点】:师:除了用统计表,你还有没有更直观的、不用比较、也不用计算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方法?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3、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师:大家说可以吗?请同学们拿出统计图(师手拿统计图)填一填、【教学目标】:画一画。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学生画,师巡视。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谁想展示一下你的作品?他画得怎么样?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学生展示交流。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师总结: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很直观地看出数量的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多少)用。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教学重点】:1.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师:大家都画出了条形统计图,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学习数学不【教学难点】: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要有新的思考。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瞧!这是老师画的(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和你画的一样吗?【教学方法】:它应该叫什么统计图?情境创设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质疑问难法(通过课件出示引出新课)【教具准备】:生1:我想也许是方格统计图吧。课件生2:我想应该是点线统计图,因为它是由点和线组成的。【教学过程】:生3:是折线统计图。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故作疑惑)你是怎么知道是折线统计图的呢?师:喜欢威海吗?。生3:在我哥哥的书上看见过。生:喜欢。师:有道理,数学上把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还收集了很多威海的图片,想看吗?是什么?——(课件播放)师:下面老师把这两种统计图放到一块儿,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仔师:美吗?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威海的美,为下文做好铺垫。)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谁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生:很美⋯⋯情况?师:是呀,美丽的威海在2003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为什么会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最重要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获得这个大奖?还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师:嗯,说得真好!这里有一些威海环保建设方面的资料,想知道板书:变化情况吗?请看大屏幕(出示威海1998~2002年市区环保建设情况统计表)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n--.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气温图等,根据学生介绍2、用折线统计图描述其它事件的变化情况。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课件出示:气温图)四、巩固拓展,内化新知2.制作统计图师:今天,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学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谈谈你的收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学会它的画法。你觉获?得应该怎样画呢?生自由发言。先独立思考一下。想商量是吗?同桌两人可以商量一下。师小结: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的确,新的数学知识吸引着大家。师:有想法了吗?老师希望也相信,今后你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自由交流想法。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在调查与统计活动中表现最出色!a.先确定位置再描点(追问:在什么位置描点?)b.标数量c.连线(注意在每2点之间连一条线段)大家说的对吗?我们请电脑来帮忙测试测试!教师边归纳边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步骤。(通过动态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师:会画了吗?想不想试试?注意听清要求:1.看清统计图的名称,弄清楚统计的是什么;2.看清楚每小格代表多少吨;3.注意用铅笔画图。听清楚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出示作业纸)请大家找到2号表格,继续完成它。(教师课件展示“威海1998~2002年新水取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参考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师:大家真是心灵手巧,这么快就完成了统计图。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师:我们先来看——同学的作品?谁想评价一下?(谢谢你的评价)师:再看——同学的作品,怎么样?师:哦,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几个问题——点准,线直,写上日期和数据。师:你真像个小老师!小老师说得有道理吗?师:应该注意什么呢?(教师板书:点准、线直、日期和数据。)三、回归生活,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第1题,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1)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n--.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自主练习第2题,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信息窗1:城市保洁(第二课时)独立完成。【课型】:比较分析。练习课谈话:你能说说移动电话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析一下原因【知识点】:吗?1、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反思小结。3、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引导学生体会除明确变化规律外,还要找到发生变化的原因,推【教学目标】:想未来的发展趋势。)1、进一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三、综合练习。2、熟练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自主练习第3题,读图分析。3、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独立观察条形统计图。4、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你能分析一下小彬的锻炼成绩吗?【教学重点】:推测小彬第8周的成绩,并在图中表示出来。在推测第8周成绩时,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师要适当引导,提示学生在可能的取值范围内进行推测。【教学难点】练习时,可让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对锻炼成绩:熟练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做出合理分析。【教学方法】:自主练习第4题,综合巩固折线统计图。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质疑问难法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教具准备】通过折线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统计图、课件调查本校近四年学生人数情况,完成下面折线统计图。【学具准备】: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第(2)小题。一方面要组织好调查活动,通统计图过合理渠道获得可靠的数据;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分析交流活动,使学生【教学过程】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一、基本练习四、课堂总结。补充练习,巩固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下面是某市一年各月份日照时数统计表,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全年的日照情况。单位:小时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十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一二月月日照161723252721201717182218时间703586668754独立绘制。班内展示。(引导学生交流绘制方法。)对比分析:某市一年各月份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二、变式练习:--------\n--.---\n--.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况。)信息窗2:城市绿化(第三课时)谈话:比较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课型】: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新授课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知识点】:1、独立思考,尝试选择。1、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谈话: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2、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先自己想一想,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准备班内交流。【教学目标】:2、班内交流,了解特征。1、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谈话:分别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引导学生了解,比较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数量变化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2、在统计的过程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3、尝试作图,加深体验。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统计图,再比较两种统计图【教学重点】:的特点,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学难点】: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课本121页自主练习第1题:调查本组(4人)同学每日睡眠【教学方法】:时间,并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组内调查统计同学每日睡眠时间,填写好统计表。【教具准备】:独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绘制。课件班级展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你选用哪种统计图?为什【学具准备】: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由于突出的是睡眠时间的多少,所必要的文具以应选用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2、课本122页自主练习第2题: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统计图。1、谈话引入。学生独立解答。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威海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荣誉。其实,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网站一周访威海还是著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呢!那里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楼在问人次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林中、人在绿中。让我们一起看看威海的绿化情况,好吗?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2、观察统计表,搜集信息,提出问题。1、教师谈话: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通过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谈话:(出示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收获?请同学们观察威海市与其它城市统计表,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学生班级交流。导学生明确表1提供的信息是: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各是多五、布置作业: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青少年每日睡眠时间为几个小时比较合适,谈话:(出示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并向同学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表)请同学们观察表2,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明确表2提供的信息是:威海市1992——200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情-----.---\n--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信息窗2:城市绿化(第四课时)【课型】:练习课【本课知识点】:1、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2、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3、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方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必要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2、选出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话题,在()里打对号。(1)小明从4岁到10岁的身高()(2)一天的温度变化()(3)班级中同学喜欢吃香蕉、橘子、苹果、荔枝的人数()(结合学生的举例,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适合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统计;而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不同事物,同一时间的统计。)二、变式练习:1、我国“五岳”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合适完.的统计图。泰华衡山恒嵩山山山山海拔高度(米)15211292011443260070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班级展示交流: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班级交流:通过以上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三、综合练习1、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3题。集体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每人只能选一种)独立思考并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清为什么要选用这种统计图?选用这种统计图的优越性是什么?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4题。(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统计图。(2)小组交流。班级交流。(通过分析数据,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个统计图,能说明什么问题?)课本129页自主练习第5题。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王大鹏家苹果收入的变化,你知道了?)四、课堂总结教师谈话: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n--.课题第七单元单元复习个性化修改【课型】:复习课【知识点】:1、折线统计图。2、统计图的选择与分析。【教学目标】:1、熟练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2、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或预测。【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教学方法】:复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归纳整理法、小组学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常用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回顾归纳现在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大家能说一说我们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吗?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2、小组内讨论交流。3、小组汇报。二、巩固练习1、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某路口5分钟里各种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如下:小汽车:65辆;大客车:44辆;载重车:25辆;摩托车:13辆。(1)请根据上述信息,制作统计表:(2)完成统计图:0(大客车小汽车载重车摩托车3)看图回答问题:A、图中每格代表()辆车;B、小汽车辆数是摩托车辆数的()倍;C、从上面的表格和统计图你发现:D、计算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机动车?(得数保留整数)2、某班学生的体重如下表:学号体重(千学体重(千学体重(千学体重(千克)号克)号克)号克)12592812923675227122135227086334133127234197429128231232208530130229225319641126224330420726128228334531834130230327642-----.---\n--(1)最重是()千克,最轻是()千克;(2)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先把数据分成四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制统计表,并完成统计图。体重(千克)人数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题第八单元回顾与整理个性化——总复习修改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教学五年级上册126--132页。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全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主要复习内容有: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等知识。教材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并以回顾、分类,整理等活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第二部分是涵盖全册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第三部分是“丰收园”和“我想对爸爸、妈妈、同学和自己说”,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生活作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2.经历知识回顾整理的全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三、课时安排小数乘、除法1课时简易方程1课时因数与倍数1课时多边形的面积1课时对称平移旋转1课时统计1课时-----.---\n--小数乘、除法(第一课时)【课型】:复习课【知识点】: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2、小数除法计算方法。3、小数的混合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进行一些小数的混合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具准备】:常用文具【教学过程】: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师:在前面,我们通过解决三类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了小数乘、除法有关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这个星期天,老师去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信息。(出示如下统计表)商品名单位单价(元)称鸡蛋千克6.44带鱼千克10.60话梅袋2.40椰汁听3.20奶糖千克16.80.优酸乳盒2.50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有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学生从中自选一个问题解答。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订正,在交流算法的同时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卖2.6千克鸡蛋需要多少钱?6.44×2.6≈16.74(元)2.25元能买几千克带鱼?25÷10.6≈2.36(元)⋯⋯师:我们刚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小数乘、除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1.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想到了有关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学生可能会想到:(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2)求积、商的近似值;(3)小数乘、除法的简便算法;(4)循环小数的知识;(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合作整理、形成网络(1)学生根据上面的复习,与小组的同学相互合作,整理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把整理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时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3)关于本单元的知识,根据你的经验,你有哪些温馨的提示?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一)争当小法官。1..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2.4.74×1.5的积是三位小数。()3.8.763763是循环小数。()4.1-0.2÷1-0.2=1。()-----.---\n--5.2.5×(40+4)=2.5×40+4。()(二)认真想一想,不用计算,你能填上“﹥”“﹤“=”吗?0.68×0.5○0.6848.5÷16○48.50.25×3.6○3.632.4÷0.45○32.40.99×1○0.990.32÷0.8○0.32师生共同完成前两道题,让学生回想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说出理由。(三)仔细观察下面各式,你能巧算吗?12.5×5.7×0.89.32-3.1×0.1-4.322.5×[1÷(2.1-2.08)]3.6×2.3+3.6×7.7(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某班为庆祝“元旦”举行文艺会演,买了80个汽球装饰教室,共用去11.84远。平均每个汽球多少元?2.在庆祝“元旦”文艺会演中,某校还做了12套舞蹈服,如果平均每套用布1.9米,一共需布料多少米?(保留整数)3..根据开始的商品信息表,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提出一些有关小数乘除法的问题并解决。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卖3盒千克奶糖和3盒优酸乳一共花多少钱?(2)用10元钱买2听椰汁,还剩多少钱?四、全课总结、知情共融。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想说什么话?个性化课题简易方程(第二课时)修改.【课型】:复习课【知识点】:1、方程的意义,2、等式的性质,3、解简单方程4、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简易方程。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解简易方程。【教学难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必要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1.情境引入:①谈话:星期天,小明到姑妈的商店里去帮忙,可是粗心的他却把一些商品放乱了,你能帮他重新分开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吗?课题出示:1、4×2=82、4x-1=73、x+3=185、m÷9=34、8-2×3=26、2x-1.5x=7(生可能会说分成两类:1、4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2、3、5、6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②谈话:关于等式和方程你都了解那些知识?学生可能会回答:等式,方程的含义,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解,解方程,方程和等式的联系等。③同位互相说说这些概念的意义。师引导学生重点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n--.师:你都学会了解哪些类型的方程?引导学生说出:(生可能会说解方程不要忘记写解,解应用题要先写解设等⋯⋯)X+a=b、x-a=b、ax+b=c、ax-b=c、ax=b、ax+bx=c、ax-bx=c几三师生总结,畅谈收获种类型。学生谈收获后,师要根据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恰当点评,重点渗透对师:这些方程你都会解吗?怎样解?顺势复习等式的性质。再让学学生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生解情境中的方程。四综合应用,全面提高2.情境继续引入回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有关知识课件出示:师:商品经过同学们的分类已经整理好了,但是小明不小心把牙刷1.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并说明理由的单价弄污了,他想起早上李阿姨来买了一些东西。(1)4+x(2)3+15=18(3)x÷5.2>17(4)10÷m=2课件出示:(5)8y+5y=110(6)3x=12李阿姨买了两条4.50元一条的毛巾,还买了三把相同的牙刷,2.看图列方程(略)买这些东西一共花了19.50元。你能帮小明算出每把牙刷多少钱吗?3.解方程交流订正,如果学生是用方程算的,教师要适时请一个同学说说是5x-7=28x-117=1396x-x=41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在找等量关系式上有什么小窍门吗?1.5+x=12.93x+7=28引导学生说出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谈话:本单元还学过了哪些类型的应用题?哪些用方程解方便?(1)教材P128至12910到13题学生自由说。(2)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用方程解决比较方便的问题,以小组为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单位找一找算一算1.谈话: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同学们想不想对它们进行整理呀?(稍停)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回顾的知识,想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整理一下,好吗?2.小组合作整理,教师参与其中并适时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要求展示的小组说明整理的理由。(估计有的用树形网络图,有的用表格等等)谈话: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4.教师选几份形式新颖,重点突出的网络图,引导学生观察:从网络图上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形象的语言说说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吗?老师引导完成下表方等式课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个性化程题修改5.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醒大家?--------\n--.---\n--【课型】:复习课【本课知识点】:1、235倍数的特征,2、奇数与偶数,3、质数与合数,4、分解质因数。【教学目标】:1、了解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教学难点】:理解奇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教学方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必要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谈话: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自然数朋友,今天还请到了其中的几位。多媒体出示:1、5、2、3、6师:看到这些你能想到本单元的哪些知识?(生可能会说我看到2就想到质数、偶数、倍数、因数;看到6就想到合数、分解质因数、质因数⋯⋯)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概念卡。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概念的意义,同位互相举例说一说。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1.谈话:这么多知识杂乱无序的放在一起,让人看着真不舒服,同学们说该怎么办呀?引导学生说出分类整理的方法。.2.师:这个建议好,请大家同位讨论一下这些概念间的联系,然后独立地分类整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好吗?学生独立整理,教师巡视,参与其中,个别指导。3.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出本组的最佳整理成果。4.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引导形成知识网。师:这组同学找到了这么多的联系,我们看看还有没有没找到的呀?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其他小组交流)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出这么清楚便捷的网络图,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把黑板上的这些概念也连成一个网络图啊?找学生边摆边说。偶数奇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质数合数倍数因数师:经过梳理,我们把这些知识整理成一棵知识树,看着这棵知整数乘法算式识树你能想到什么?再一次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内化,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师:对,只有牢固掌握乘法算式、因数、倍数等知识,才能使这棵知识树根深叶茂。5.谈话三.评价鼓励,总结深化这节课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大家的合作交流和自己的主动探索整理出了有个性的知识网络,获得了许多知识,真了不起,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跟大家交流一下?还有什么疑惑吗?四综合运用全面提高1.在1-20这些数中,奇数有()偶数有()师:20个数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再多写一些数试试,你发现了-----.---\n--.什么?【课型】:在1-20这些数中,质数有(),合数有(),20个数都找到复习课自己的家了吗?还有几?你发现了什么?师完善板书内容。【本课知识点】:2.判断;1、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3)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教学目标】:(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的因数大1、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5)12分解质因数是:12=1×2×2×3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下面各数哪些是与众不同的?2、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3、2、5、1、9、7、4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如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2是最小的质数⋯⋯)的乐趣。4.拓展题:【教学重点】:一个自然数47□,如果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面积计算公式。如果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教学难点】:如果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方法】: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必要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1.典型引路师(出示学校花坛图):同学们,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学校准备在花坛里栽种上不同品种的花,你能分别计算出各种花的栽种面积吗?(单位:米)20102020205655下底185高16课多边形的面积(第四课时)个性化上底12题修改学生集体交流,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知识,--------\n--.---\n--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2.回顾旧知师(课件出示三种图形):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怎样用字母表示?学生抢答公式。师: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请同学们小组内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演示一下推导过程,好吗?学生分6人小组进行演示推导,回顾整理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师巡回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推导出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师:刚才大家分小组演示了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你们小组能根据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选用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吗?学生小组内先交流自己的收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展示设想。师: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好吗?小组汇报,小组长结合图形关系图进行讲解演示,进行知识梳理,从不同的角度交流汇报所得的收获。汇报后选取几份较好的图形关系图贴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形关系图,回想一下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结合图形关系图,分析比较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交流各自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转化的方法)师小结:通常情况下我们要探究一个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利用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这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说,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希望同学们能逐渐掌握这种方法。.图形面积公式字母公式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梯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s=(a+b)×h÷×高÷22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大家整理过的这些知识来做一些练习。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7652.220503.86020202.那种说法正确?(单位:分米)441065A.三角形的面积最大B.梯形的面积最大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D.三种图形的面积一样大-----(课件演示)3.右图示一块樱桃地,25米21米-----平均每棵樱桃树占地9平方米。这块地大约可种多少棵樱桃数?35米4.出示学校花坛图: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分小组计算出各种花的栽种面积好吗?如果每栽1平方米花大约需要30元钱,那么栽满花--------\n--.---\n--.坛这些花共需多少元钱?对称平移旋转(第五课时)(小组合作分工计算,教师关注学生能否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课型】: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课小组交流汇报大约要花16500元。师:16500元!这一笔钱足够【本课知识点】:一个同学上完小学,面对这一笔钱,同学们有什么感想?1、轴对称图形。学生谈感想,借机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珍惜校园的各种文化2、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环境建设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目标】:5.拓展延伸,课本第131页第一题。学生交流思路解法。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四、谈收获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学生交流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对转化思想的理解,谈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一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运用转化思想整理复习了平面图形【教学重点】:的知识,理清了知识的脉络,加深了对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希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望同学们能够将转化的思想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教学难点】: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简单图案,发展学生五、作业设计的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操场设计一套最佳的美化【教学方法】:方案,画出平面设计图,并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各部分的面引导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积及招标底价,准备下一节课的模拟招标活动。【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必要的文具【教学过程】: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谈话:同学们,有个魔术师正在表演图形魔术,想看吗?(课件出示五环旗、莲荷旗标志等)。请同学们边看表演边观察:这些图形是通过什么方法变出漂亮图案的?哪些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交流回答。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谈话:前面我们学了许多有关平移、旋转和对称的知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顾,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师引导学生补充、充实、梳理成二大板块。(一)板块一:平面图形对称,包括哪些部分?1.轴对称图形(1)学生交流判断方法,重点强调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两边完全重合。--------\n--.---\n--.(2)学生交流画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收获吗?重点强调:找线段端点,画相应的对称点。教师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运用转化思想整理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3)常见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条数。理清了知识的脉络,加深了对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生独立完成师设计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师组织全班交流。转化的思想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图形长方正方圆半圆等腰三靠边三角等腰形形角形形梯形对称轴课题统计单元复习(第六课时)个性化条数修改2.镜面对称【课型】:重点强调:物像左右相反复习课(二)板块二:图形移动,包括平移和旋转。【本课知识点】:谈话:你认为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形有什么联系?1、折线统计图。重点是位置变,方向不变。2、统计图的合理选择。谈话:谁想交流一下平移图形的方法?【教学目标】:重点强调:找端点,先将端点移动。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谈话:你认为图形旋转后有什么变化?方法是什么?述数据。重点指出:旋转后方向变,位置不变。方法是先确定点,再确定方向、2、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角度和基准边。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或预测。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谈话:同学们,我们头脑中已经对本单元知识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光说【教学重点】:不练非好汉,老师想考考你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敢接受挑战吗?折线统计图。1.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教学难点】:统计图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复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归纳整理法、小组学习法、质疑学生交流时重点说明判断理由。问难法2.火眼金睛辨对错。【教具准备】:(1)圆只有一条对称轴。()课件(2)长方形有4条对称轴()【学具准备】:(3)只要图形两边一样,图形都改变方向。()常用文具(4)平移和旋转一样,图形都改变方向。()【教学过程】:(5)半圆不是轴对称图形。()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3.做综合练习130页第16题。谈话:同学们休息日你们都喜欢干什么?学生交流时重点说方法。(课件出示:四年级二班课余爱好统计表)四、课堂小结:项目体育运跳舞看书看电视学乐器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谈谈自己、老师或同学本节课的表现及动--------\n--.---\n--.人数2056303请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并说明理由学生交流,重点说明选用的理由。二、合作整理,知识构建。谈话:在这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完成手中表格。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补充、充实、梳理成如下知识体系。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选用依据。类型特点选用依据条形统计图只反映数量多少主要反映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①反映数量多少②反映数量增平方根反映数量增减减变化变化2.折线统计图画法?先描点再连线。3.分析统计图,获取信息,推测变化趋势。关键是分析方法。三、综合应用,全面提高。1.火眼金睛辨对错。(1)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主要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但看不出多少。()(3)条形统计图也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学生交流时重点说明理由。2.完成教科书130页17题。3.完成教科书132页4题。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理由,分析统计图获得信息。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n--专业资料可修改可编辑范文范例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导范文---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