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练习题大全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1-06-23
类型: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题数:313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奥数题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 思维逻辑练习题大全及答案
  • 答: 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又是百位数字的3倍,那么,个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9倍,在1~9中,只有9是1的9倍,所以,百位为1,个位为9,十位为3;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15-1-9-3=2,千位就是2。这个同学的准考证号是2139。 查看答案
  • 答: 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即:什锦糖的总价:2×8+3×11+4×17=117 (元),什锦糖的总千克数:2+3+4=9 (千克) 查看答案
  • 答: 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 间=12*6-30=42分钟。 查看答案
  • 答: 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由于100克的海水中含盐3克,根据分数意义可知,盐占盐水的3÷100=3/100解答:3÷100=3/100故答案为:正确 查看答案
  • 答: 考点:百分率应用题.分析:理解成活率,成活率是指成活的树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成活的树的棵数/ 植树总棵数×100%=成活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100/102×100%≈98.0%,答:成活率是98.0%.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解题的时候不要被表面数字困惑. 查看答案
  • 答: 如果一个灯的开关被拉了2下,那么,这个灯原来是什么状态,还应该是什么状态,即原来亮着的还亮着,原来不亮的还是不亮。现在共有7盏灯,每个拉2次的话就是14次。也就是说,每拉14下,每个灯都和原来的情况一样。1990/14=142......2,说明,拉1990次就相当于只拉了2次,那么就应该是A和B各被拉了一下。A原来亮着,现在变灭;B原来不亮,现在变亮。所以,拉1990次后亮着的灯应该有:B、C、D、G。 查看答案
  • 答: 由题意我们知道班级的总人数,和女生的人数,如果要想知道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就要先把男生的人数求出来,算式是:46-21=25(人)。用男生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都得到的就是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算式是:25-21=4(人)答:男生比女生多4人。 查看答案
  • 答: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长度的单位换算.分析:由羚羊奔跑的速度是象的4.2倍少11米可得,羚羊奔跑的速度等于象的奔跑速度每分钟500米乘4.2减去11米,列式计算,然后换算单位即可.解答:500×4.2-11,=2100-11,=2089(米),2089米=2.089千米.答:羚羊每分钟跑2089米,合2.089千米.点评: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象的奔跑速度乘羚羊奔跑的速度是象的速度的倍数,再减去少的,即可得解,进而进行单位换算. 查看答案
  • 答: 原来两数之和:1+2=3;操作一次:1+3+2=6=3+3;操作2次:1+4+3+5+2=15=3+3+9;操作3次:1+5+4+7+3+8+5+7+2=42=3+3+9+27;......规律是,操作n次,和为3+3^1+3^2+3^3+......+3^n,所以,操作8次的和为3+3^1+3^2+3^3+......+3^8=9843。 查看答案
  • 答: 由题目可以知道,90+82+86是2个甲、2个乙和2个丙的和,也就是2个甲、乙、丙的和。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3个数的平均数。?解???(90+82+86)÷2=129?129÷3=43?答: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43。 查看答案
  • 答: 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学习改变命运”这六个字要用6 查看答案
  • 答: 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切的次数总比切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切了4段,实际只切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切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实际上切了4次,这样切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解:切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秒)切5段所用的时间:8×(5-1)=32(秒)答: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要用32秒。 查看答案
  • 答: 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上山、下山路程相等。上(下)山路程=40*18=720(米)下山时间=720/60=12(分钟)所求:平均速度=720*2/(18+12)=48(米/分)甲地到乙地相距30千米,爸爸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爸爸往返的平均速度。答案与解析:求爸爸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须知道总路程和总时间,总路程是两个全程,即30×2=60千米;总时间是去的时间与返回的时间的和,即30÷15+30÷1 查看答案
  • 答: 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即花球原价10元钱20个,白球原价10元钱30个。那么,同样买花球和白球各30个,花球要比白球多花10/2=5元,共需要30/2+30/3=25元。现在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需要(30/5)*2*2=2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能省下25-24=1元。现在共省了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有30*4=120个,共买了120*2=240个。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时,可比原来省下=(30/2+30/3)-(30/5)*2*2=1元,省下4元,花球和 查看答案
  • 答: 要把钢管锯成4段,需要锯4-1=3次,每锯一次要6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就是求3个6分钟是多少。(1)把钢管锯成4段要锯多少次?4-1=3(次)(2)一共要锯多少分钟?3*6=18(分钟)答:一共需要18分钟。 查看答案
  • 答: (1)答案:增加30分析:此题并非很难,只是初学者会认为缺少条件。其实这与两个加数与和的本身值是无关的。因为计算的只是“和的增加或减少量”。详解:如果我们用“A”来代替一个加数,B代表另一个加数,(A+B)代表和(A+50)+(B-20)=(A+B)+30评注:某些题目的某些条件并不是我们所需知的,用字母或符号代表这些不需知的未知数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技巧。(2)答案:增加70分析:与上题一样。其实减数变化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本身值是无关的。详解:我们用&ldq 查看答案
  • 答: 在两座楼中种树,首、尾两头都不种树。(1)一共有多少个间隔?20+1=21(个)(2)两座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21=63(米)答:两座楼之间的距离是63米。 查看答案
  • 答: 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48÷(4-1)=16(级),从1楼到6楼共走:6-1=5(个)楼梯,从1楼到6楼共走:16×5=80(级)台阶。答:从1楼到6楼共走80级台阶。 查看答案
  • 答: 因为2个☆等于3个□,3个□又等于4个△,所以2个☆等于4个△,那么1个☆等于2个△。在☆+□+△+△=80中,2个△可以用1个☆替代,就变为☆+□+☆=80,而2个☆又可以用3个□替代,也就是□+□+□+□=80,所以□=20,☆=20×3÷2=30,△=20×3÷4=15。 查看答案
  • 答: 要求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的棵数,必须知道植树的总棵数和植树的天数,植树的总棵数用前2天植的113棵加上第3天植的55棵:113+55=168棵,植树的天数为3天。所以,平均每天植树:168÷3=56棵。 查看答案
  •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